大家好:我家有2個啞鈴,都是25斤的,因為工作關系去不了健身房鍛煉,我想咨詢下大家 我在家怎樣練能練出胸肌(比較明顯的那種)如每天做多少啞鈴鍛煉,做多少俯臥撐與仰臥起坐 和多少米的跑步?才能有效果?望大家給予回答 謝謝

熱心網友

雕琢完美胸部肌肉(上) 胸部是體型輪廓中最突出的部分。對男性而言,輪廓分明而強健的胸部是剛毅、力量、信心的展示,能充分體現男性的陽剛之美;對于女性,完美發展的胸部曲線則能充分展示女性的陰柔之美。   喜歡健美運動的人只要用很少的專業技巧就能改進胸部的肌肉和線條。比如,大家都懂得如何做俯臥撐,許多人能通過模仿的方法做平臥推舉等等。但真正要把這些動作做正確,深入有效地發展輪廓分明的胸部,那還得跟隨我們所設計的計劃去做。   一、杠鈴平臥推舉   切莫忽視這個練習。要使它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需對下列幾個方面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預備姿勢:仰臥在平板上,兩腳平放地上,兩腳間距略窄于肩。挺胸,背稍弓,臀部始終接觸平板。最好有同伴幫助拿起杠鈴并進行控制。適當的寬握距是最大程度刺激胸肌的重要環節,窄握會更多地使用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太寬的握法會縮短運動范圍,可能導致對手腕和肩袖過大的壓力。   練習:做1次深呼吸,保持身體蓄勢待發的狀態。杠鈴離架,在頂點用力收縮胸肌并精確地用背闊肌把杠鈴拉向胸骨。保持胸部上挺,想象胸部與杠鈴在半道會合。杠鈴下落至最低點時胸肌應感到充分的伸展,胸肌的收縮和伸展就像是在用杠鈴時斷時續地擠壓一個橡皮圈。   在杠鈴下降過程中要控制呼吸。當杠桿接觸胸部時要做短暫停留,保持緊張,不要放松,并為發力推起杠鈴做準備。杠鈴離開胸部時,如同做下斜推舉那樣將杠鈴向兩腳方向上推。這種技術能避免胸肌和肩部肌群拉傷。可想像把杠鈴和自己推向遠處,正確的動作是后背上部會感覺到壓力。接近力竭時,你會發現杠鈴是在持續和穩定地緩緩運動。   組數:采用合適的重量試做3~4組,第1組不需用完美形式,努力做15次。后2組試著至少做10次,最后1組盡量做至力竭。采用“3-0-2”的節奏:3秒鐘下落杠鈴,在最低點不停留(0秒鐘),2秒鐘內舉起重量。組間休息1~2分鐘。   技巧:   1。不要僅用雙臂推舉杠鈴,想象用整個胸肌的力量將身體和杠鈴推離平板。   2。確保臀部貼靠在平板上。練習時不要上抬臀部,否則會造成受傷機會,并會減少胸肌的運動量。   3。上推杠鈴瞬間用力抓握杠鈴、收縮臀肌、腹肌和呼吸肌,想象從腹部傳送能量進入抓握的雙手。   提示:用很重的杠鈴時反彈離胸是不可取的舉動,它不但易損傷胸骨和胸肌,而且會減少對胸肌的刺激量,抑制肌肉增長。 雕琢完美胸部肌肉(下) 二、啞鈴飛鳥   這是一個構建完滿胸肌的理想練習。它不但能充分刺激胸肌,而且能伸展相連的肌肉組織。能使人體會到一種強烈的伸展和收縮運動。正確遵循下面的練法會塑造出更強壯有型的胸肌。  預備姿勢:仰臥,臀肩背貼凳,雙腳平放地上。掌心相對持啞鈴近胸部,然后向上舉起啞鈴,兩臂基本伸直。  練習:肘部稍屈慢慢向兩側下放啞鈴,到最低點時上臂與長凳基本處于同一水平面,肘部彎曲約90度,充分伸展胸肌。啞鈴要緩慢下放,同時吸氣,不要急于求成。抬高肋骨下沿盡量伸展胸肌,到達底部時稍停頓,然后慢慢帶動啞鈴向后上方做“飛鳥”動作,回到開始位置。  組數:采用相對較輕的重量做3組,每組10~15次,堅持 用“3-0-2”秒的節奏。   技巧:啞鈴不要靠近肩部,因為不是“推舉”。向后上方舉起啞鈴時要想象去“環抱”一個人,且自始至終不要推開他。  提示:不要嘗試使用太大的重量,以免拉傷雙肩,合適的重量是能保持動作規范。   三、啞鈴上斜臥推   可使用不同傾斜度的斜板。例如,開始時傾斜角度很大,在訓練過程中逐步降低角度,直至與地面平行,使用相同重量并做短暫間歇,此法有利減輕肌肉的疲勞程度。   預備姿勢:仰臥斜板上,兩手握啞鈴置于肩的正上方,雙腳平放地面,脊背挺直貼靠斜板,腹肌收緊,頸部伸直。   練習:上舉時應遵循三角形的運動軌跡,啞鈴應在胸肩上方身體中線處相遇。動作要平緩流暢,特別關注對胸肌的擠壓,還原時動作要慢。  組數:使用合適重量的啞鈴,做3~4組,每組10次。動作節奏是“3-0-2”秒。盡量不要停頓(如需稍做停頓,只能在頂點或底部)。   技巧:  1。向上推舉啞鈴時,要試著讓啞鈴輕輕地“漂上去”,好像不受意識的支配。這樣胸肌必須立即開始工作,以防啞鈴墜落。   2。上舉啞鈴時雙手內轉,并在最高點轉成掌心相對。下落時雙手外旋,到最低點時掌心向雙腳。避免啞鈴降得太低,降至啞鈴幾乎接觸胸肌外側為宜。   四、杠鈴上斜臥推   它和啞鈴上斜臥推二者可擇其一。  預備姿勢:仰臥斜板上,后背靠牢。雙腳平放地面,間距稍寬于肩。兩手比肩稍寬正握杠,兩臂基本伸直,鎖住肘關節。在胸部上方用力將杠鈴推離杠鈴架并控制住。   練習:慢慢降低杠鈴,直到胸肌充分伸展,然后推起到開始位置,胸肌完全收緊。   組數:做3組,每組10次,動作節奏是“3-0-2”秒,以充分錘煉胸肌。   提示:不要指望進行70%的努力獲得100%的收獲,那不是科學訓練!記住,意志不應在肌肉工作中被消耗殆盡,要動腦筋去分析體驗,并通過艱苦的努力度過最初的“疲勞假象”。經驗證明: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訓練,通過充分伸展和完全收縮相結合的練習,雕刻強壯而輪廓分明的胸部則指日可待。 。

熱心網友

史瓦辛格的胸肌訓練方法  對優秀健美運動員來說,胸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應十分完美。在賽臺上。無論是自由站立,還是側展胸部,正展背闊肌,甚至是正展雙二頭肌時,都要注意胸部的肌肉線條。   阿諾德。史瓦辛格是全球公認的劃時代的偉大運動員,他那完美的體格早已成為眾多健美愛好者所追求的榜樣,他的訓練方法也為其后的眾多冠軍使用和借鑒,下面我們將向大家介紹這位偉大冠軍經典的胸肌訓練法:   在德國和奧地利時的早期訓練計劃,包括:臥推、斜板臥推、仰臥飛鳥、雙臂支撐和仰臥屈臂上拉。每個動作練五組,每組做6-8次。   特別注意:做臥推時我經常變換手的握距,以使胸肌的內、外側都能獲得鍛煉。   動作體會:斜板臥推是練胸肌上部。仰臥飛鳥是練胸肌外側(動作快完成時也刺激胸肌內側)。雙臂支撐是練胸肌下緣,胸肌外側也受刺激。仰臥屈臂上拉是為了擴大胸廓,也是胸肌練習的結束動作。   動作要領:仰臥屈臂上拉 動作是仰臥凳上,上背貼凳,腰、頭部懸空,雙腳著地支撐,雙手握啞鈴(或杠鈴),從頭上向后放下去,直至上臂與地面平行。然后用胸肌的力量將其拉起至雙臂和上身垂直。反復做。注意,練習時雙臂要微屈。做時可請別人坐在我腿上,以防一用力把自己拉翻過去。   臥推 是發達胸肌的重要動作,但在練習時必須注意將兩肘展開,同時要努力挺起胸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即用直覺去尋找最適合你的練習動作。也許你單練臥推就行,也許仰臥飛鳥和十字下拉最適合你。   史瓦辛格的臥推一般練五組,每組6 10次。如果參加力量舉比賽,那就練8 12組,而且用極重的重量。有時也用漸次減重原則,從很重的重量推起,到最后只推一根空桿。他曾推起過500磅(227公斤)的杠鈴,是最高記錄。重復次數的最高記錄是405磅(184公斤),推8次。315磅(143公斤)推25次。225磅(102公斤)推60次。   1975年奧林匹亞先生大賽時阿諾的胸肌鍛煉計劃。阿諾的訓練計劃有一個基本框架,在此基礎上經常進行變換。他喜歡變換訓練手法來刺激肌肉生長,以防肌肉對某種訓練適應后停滯不前了。如果每次訓練課都變換動作、變換強度,則不僅自己有新鮮感,練得起勁,而且肌肉會不斷增長,不會停滯。賽前,他用韋德的雙分化法訓練,星期一三五上午練胸和背,先練斜板臥推,再練平板臥推,以便優先發展上胸部。其計劃是這樣的:   1.斜板臥推 5組 8 10次   2.平板臥推 5組 8 10次   3.仰臥飛鳥 5組 8 10次   4·滑輪十字下拉5組10 15次   采用逐漸加重量減次數的方法,例如,斜板臥推,開始做20次,然后減成15次、12次、10次、8次,重量則增加到 315磅(143公斤)。每組的重復次數有時會更高或更低,目的都是為了取得特殊的訓練效果。   部分肌肉訓練后,進行動作造型訓練。史瓦辛格常常花不少時間從各個角度繃緊已完全充血的胸部肌肉。這樣做可學會控制肌肉,使肌肉線條更清晰,還能加強耐力,從而為比賽做準備。   史瓦辛格胸肌訓練的特點:   做動作是比較嚴格的。在大重量訓練時,為了完成最后一兩個動作,他才用"欺騙"法則或強行借力法則。健美訓練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超負荷,訣竅是要把更重的負荷單獨加在所要練的肌肉上。所以,嚴格的動作規范是基本要求。   早期訓練注重胸部全面發達,每次訓練都要把上胸部、下胸部、中縫、胸肌內側和外側、胸廓等練個遍。訓練中始終保持肌肉處于緊張狀態,尤其是當杠鈴或啞鈴被舉到最高點時。完全伸展胸肌。阿諾曾用啞鈴代替杠鈴做斜板臥推,目的就是為了更有效地伸展胸肌上部。因為啞鈴能比杠鈴放得更低一點,不會阻擋胸肌伸展。   最后一點關鍵:直覺+科學,探索自己的健身之路。 。

熱心網友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松、多練大肌群、訓練后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胸:臥推,斜板臥推,啞鈴擴胸。背:引體向上,劃船練習。肩:推舉,頸后推舉,飛鳥。胳膊:杠鈴、啞鈴彎舉,胸前下推,雙臂屈伸(負重)。腿、臀部:深蹲,伸小腿,屈小腿(聯合器械)。俯臥撐:20次/5組(天)仰臥起坐:30次/6組(天) 跑步:40分鐘/天(中需短暫沖刺數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