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寶寶臍疝,聽醫生的,用護臍帶把硬幣縫在上面,在壓在寶寶的肚臍上,但很容易跑開,起不到保護作用,后又用寬松緊加硬幣但效果也不是很好,誰有好辦法讓護臍疝的東東不易跑開

熱心網友

我寶寶也得過,就是用硬幣縫在松緊帶上的方法,一個多星期就全好了,只是要注意調整松緊,不要太緊影響寶寶的發育,最最重要的是----一個硬幣的厚度不夠,我是用了3枚硬幣才達到效果的!這可是獨家秘籍哦!哈哈!

熱心網友

臍疝是小兒腸管自臍部凸出至皮下形成球形軟囊,易于壓回,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缺陷病,較常見。女孩得病比男孩多。得了臍疵的病兒在臍部可見一球形、可復位腫物,病兒安靜臥位時腫塊消失。哭鬧、咳嗽、直立等腹壓增大時腫物出現。新生兒及小嬰兒平時不消失,但用輕壓可使疵內容物還納腹腔,并可聽到咕嗜聲和滑動感覺,用手壓腫塊時病兒無任何表現,如用手指端探入臍孔內,可以清楚地觸及臍環及邊緣,并可以估計出臍環的直徑,直徑多為:厘米左右,2~3厘米者罕見。臍疵多無癥狀,個別可有局部膨脹及不適感。 2歲以內病兒絕大多數可自愈,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逐漸發達,臍孔常能逐漸狹窄縮小而閉合。2歲以內未閉合的臍疝,可采用膠布粘貼法。即取兩塊膠布寬約3厘米,長10厘米。將皮膚清潔干凈后涂以安息香酸叮,將臍疝內容物推人腹腔復位后,用膠布在腹部兩側拉緊固定,使臍門緊縮。固定后的皮膚呈縱形皺榴表示敷貼正確。應每1~2周更換一次膠布。也可用束帶或硬幣緊壓瘡環的方法治療。4歲以上臍疤直徑在2~3厘米以上則應手術治療。 家庭護理要點 1.病兒使用膠布固定臍部時,如果臍周圍有濕疹或對膠布過敏者慎用。 2.新生兒及小嬰兒最好不用硬幣緊壓疤環的方法,若使用不當可引起臍部發炎,腫脹以致穿破。 3.尿布應兜在臍部敷料的下方,避免大小便污染,敷料被污染后應及時更換。4.每次更換膠布時,應將膠布痕跡擦去,觀察皮膚有無紅腫現象。5.病幾手術后防止哭鬧,以免傷口裂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