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統(tǒng)一體,五十六個民族都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民族服飾文化。由于每個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風(fēng)俗習(xí)慣、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文化。按民族名稱拼音順序排列阿昌族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對襟上衣,黑色長褲,未婚男子纏白色包頭,已婚青壯年男子纏藏青色包頭。婦女穿窄長袖對襟衫,下著裙。未婚女子梳辨盤于頭頂,已婚婦女束髻,纏高聳的包頭。婦女喜戴各種銀飾。 白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蒼山洱海風(fēng)景秀麗,民族文化較為發(fā)達。白族男女均上著衣、外套領(lǐng)褂,下著褲。服裝顏色的搭配簡單鮮明,對比協(xié)調(diào)。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頭、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褲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淺綠、淺藍等色。保安族保安族居住在甘肅省內(nèi)大河家地區(qū)。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長褲,頭戴白或黑色圓頂帽,在節(jié)日里穿長袍。女子穿色彩艷麗的衣褲,上衣為剛過雙膝的有花邊的大襟襖,外套坎肩,戴頭蓋,也戴禮帽。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圓領(lǐng)長袖對襟或大襟衣,下著寬腳褲。婦女上著緊身短衫,下著筒裙,也有著長褲的。名地婦女均喜歡戴銀飾。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盤江、紅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長褲,盛裝時著長衫,戴瓜皮帽。婦女則上著短衣,下著百褶裙或長褲,戴銀飾。朝鮮族中國的朝鮮族是明末清初從朝鮮半島移居?xùn)|北形成的。其文化與朝鮮半島有著深厚的淵源關(guān)系。朝鮮族男子的上衣為斜襟、寬袖,前襟有飄帶,他們還喜歡穿“背褂”(坎肩)和燈籠褲,這種褲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盤腿而坐。婦女多穿短衣長裙,上衣與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 朝鮮族婦女的結(jié)婚禮服朝鮮族兒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斕,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鴨舌帽,中撈年人則戴氈帽,婦女普遍戴花色頭巾。朝鮮族男子常穿寬大的長方形膠鞋,婦女多穿鞋頭尖而蹺起的船形膠鞋。 達干爾族達干爾族主要聚居在嫩江兩岸,在東北諸民族中,是社會發(fā)展水平較高、與外界經(jīng)濟文化接觸和交流較多的民族之一。達干爾族的服裝式樣以袍式為主,為便于騎馬,袍前后兩面開衩。男裝以皮質(zhì)為主,女裝以棉布居多。 達干爾族婦女的發(fā)式和裝飾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頭,有的戴頭飾傣族傣族多居住在我為云南的亞熱帶地區(qū),擅長農(nóng)耕和水稻種植。傣族人在生活習(xí)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島諸國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圓領(lǐng)大襟或?qū)笮∩溃轮L褲,白布或藍布包頭。婦女穿長筒裙和短衫,梳各種發(fā)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將孔雀和大象的圖案編織在衣物上。德昂族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藍、黑色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青年男子戴銀項圈等飾物。婦女上著藍、黑色上衣,下著筒裙,在腰部佩戴數(shù)個腰箍。東鄉(xiāng)族東鄉(xiāng)族居住于甘肅省臨夏東北部。東鄉(xiāng)族服飾與當(dāng)?shù)氐臐h族和回族相近,婦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藍色布衣,外加一件齊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褲和坎肩,也有穿長袍的。婦女一般戴絲綢制成的蓋頭,頭蓋分綠、黑、白三色。侗族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臨地區(qū)。侗族服飾分為南北兩種類型。生活在北部地區(qū)的侗族男子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婦女上著無領(lǐng)衣,銀珠大扣,下著褲。南部的男子多穿對襟衣,裹綁腿, 頭纏亮布;女子上著緊身衣,下著百褶裙,或上著短衣,下著長褲,盛裝時著雞毛裙。侗族婦女喜愛銀飾,以多為美,以重為貴。 獨龍族獨龍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獨龍河兩岸。獨龍族喜歡在衣外披覆條紋線毯,既有古樸的山林風(fēng)韻,又有現(xiàn)代時裝魅力。獨龍族男女均喜歡用染色紅藤作為手鐲和腰環(huán)飾物,婦女頭披大花毛巾。 俄羅斯族我國的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的移民和蘇聯(lián)歸國華僑的后裔,其服飾較多地保留著俄羅斯人的傳統(tǒng)特色。男子多穿長及膝蓋的套頭襯衫和細腿褲,頭戴呢帽或皮帽。婦女上穿粗布襯衣,外罩一件無袖、高腰身的對襟長袍,下著長裙。鄂倫春族鄂倫春人世世代代游獵于大小興安嶺的茫茫林海之中,創(chuàng)造了適合森林游獵的狍皮服飾文化。鄂倫春族服裝以袍式為主,有皮袍、皮褲、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開衩的長袍,婦女也穿長袍,但女袍比男袍長,不是前后開衩,而是兩側(cè)開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襖和皮褲。鄂溫克族鄂溫克族世居于額爾古納河以南的廣闊地區(qū),由于各地生存環(huán)境的差異,各地鄂溫克人有著不同的服飾文化特點。鄂溫克人對服飾的制作和穿著比較講究,無論男女衣服,其衣邊、衣領(lǐng)等處都用布或羔皮等鑲邊裝飾。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帶,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行為;婦女平時可以不束腰帶,但勞動時也要束上。鄂溫克人喜愛藍色的衣服。鄂溫克族的皮靴上飾有精美的圖案。高山族高山族生活在中國的臺灣、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飾色彩絢麗,華麗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婦女上著短衣,下穿長裙或短褲。仡佬族仡佬族多數(shù)居住在貴州西部,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仡佬族男子多穿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大襟短衣、長褲,青年婦女喜穿褶裙,襯衣外套坎肩,頭頂一方塊頭巾,額頂用一綢帶束住。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對襟衣、下著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服飾主要為棉布的衣裙和長、短褲。哈尼族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藍靛將衣服再染一次。哈薩克族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是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薩克族男子穿套頭式襯衣,喜歡在襯衣外套穿坎肩,冬季穿不帶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襖,下穿皮褲。婦女著名色連衣裙,夏季,外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則罩棉衣。哈薩克人的帽子、頭巾頗為講究,種類、式樣很多。漢族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縱觀幾千年的歷史,漢族的服裝式樣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袍服。赫哲族赫哲族世居?xùn)|北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下游沿岸。三江流域的豐富野生動物資源造就了赫哲人獨特的漁獵文化,其眾多的魚皮服飾構(gòu)成了鮮明的民族色。赫哲族人將魚皮熟制后,用來縫制上衣、套褲、革兀 革拉(一種鞋)、 腰帶等,上衣較長,式樣類似旗袍,主要是婦女穿用。赫哲族婦女的魚皮服裝赫哲族婦女比較注重發(fā)型和首飾,喜歡戴金、銀、銅、玉的耳環(huán)和手鐲等。回族回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人口較多,分布在全國幾乎三分之二的縣。回族衣飾簡單,老年男性一般穿黑色或灰色長衫,或低領(lǐng)對襟襯衫;中年人穿對襟白襯衫,外套黑色坎肩,著白褲子;婦女穿大襟右衽衣服;年青人除參加宗教儀式外,大都穿與漢族相同的服裝。回族男子普遍戴白色或黑色的小圓帽,稱禮拜帽,或用白毛巾和白布裹頭。婦女一般戴白色圓撮口帽,或戴蓋頭。蓋頭的顏色依年齡而有別,老年用白色,中年用黑色,少女用綠色。 在服飾的顏色上,回族人崇尚白色,視白色為潔凈之色。由于回族分布廣泛,受當(dāng)?shù)丨h(huán)境和文化的影響,在服飾上表現(xiàn)出不同特點。基諾族基諾族聚居于云南的基諾山一帶。基諾族男子一般穿白色圓領(lǐng)無扣對襟衣,下著及膝寬腿褲,裹綁腿,喜用長布包頭,戴耳環(huán)。 婦女穿圓領(lǐng)無扣、鑲七色紋飾的短上衣,內(nèi)襯緊身衣或盤三角形刺繡胸兜,下穿前開合短裙,頭戴披風(fēng)式尖頂帽。京族京族主要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以從事漁業(yè)為主。京族的傳統(tǒng)服飾以衣褲型短裝為主,即簡潔美觀,又適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婦女上身內(nèi)掛一塊菱形遮胸布,外穿緊身、窄袖短上衣,下穿肥大的黑色或褐色長褲,節(jié)日時喜穿旗袍式淡色長外衣。景頗族景頗族居住在云南境內(nèi)的亞熱帶山區(qū)。景頗族男子大都穿對襟衣和制服褲,頭纏兩端綴有紅絨線球的白色頭巾。 婦女都穿黑色圓領(lǐng)大襟或?qū)蠖躺弦拢骂I(lǐng)周圍和前胸處綴滿銀泡銀鏈,下圍右側(cè)開合的紅色筒裙,束腰帶。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聚居于新疆西部,是個傳統(tǒng)的畜牧民族。柯爾克孜族男子的典型衣著,是上穿白色套頭襯衫,外穿交領(lǐng)長衣(“袷袢”),下穿長褲。女子著連衣裙,外套緊身坎肩,下著燈籠褲,外出時穿“袷袢”。柯爾克孜族男子戴各種顏色的圓頂小帽,女子戴紅色圓頂花小帽或扎頭巾。拉祜族拉祜族聚居于云南。拉祜族男子多穿圓領(lǐng)對襟短衣,寬腿長褲,包頭或戴青布便帽。婦女服裝有兩種類型:一是黑布長衫,兩 邊開衩齊腰部,衣襟上嵌有銀泡或銀牌,下著長褲;另一種是小開襟、圓領(lǐng)、齊腰短上衣,下著筒裙。拉祜族喜歡黑色,服裝大都以黑布為底,用彩線和色布綴上各種花邊圖案。拉祜族男女均喜戴銀飾。黎族黎族生活在中國的海南島。由于地處亞熱帶和熱帶,長夏無冬,黎族服裝亦無季節(jié)之分。男子多穿無領(lǐng)對襟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圓領(lǐng)對襟的上衣,下著筒裙。傈僳族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山區(qū),多居于半山以上。傈僳族男子穿大襟麻布長衫,長過膝,后開衩,無扣,袖加黑邊,下著褲。傈僳族女子穿右衽麻布上衣,外罩黑絨褂,下身為多褶麻布長裙。有的地區(qū)的婦女,頭戴綴滿珠飾的布套頭,項垂珠鏈。珞巴族珞巴族居住在西藏東南部。在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少與外部接觸,社會處于封閉狀態(tài)。門巴族男子穿藏式氆氌長袍,外穿長及腹部的黑色貫頭坎肩,背一塊野牛皮。婦女穿麻布圓領(lǐng)對襟窄袖上衣,外披一長方形披肩。珞巴族男女都蓄長發(fā),前額頭發(fā)剪齊至眉,余發(fā)披于兩肩和頭后。婦女們喜戴多串五顏六色的項鏈。滿族滿族服飾高雅華麗,歷史上曾對我國的服飾發(fā)展有過很大影響。滿族服飾的基本式樣為袍式、立領(lǐng)、窄袖、右開大襟、釘扣袢、兩側(cè)開叉。男子服裝以長袍馬褂為主,婦女衣裝也以袍褂為主,褂有別于男裝的短馬褂,是與袍齊長的長褂。努爾哈赤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滿族人均在旗,故滿族人所穿的袍服被稱為“旗袍”。 清代宮廷滿族婦女的服裝除了旗袍和馬褂外,滿足人還有獨具特色的坎肩,滿族的坎肩鑲有花邊,繡有花卉圖案,做工精致。滿族婦女的頭飾很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種黑色扇狀頭冠,上面以絹花或珠寶裝飾,稱為旗人的禮冠。滿族婦女的鞋為木質(zhì)底,底高達15至20厘米,其底上寬下圓,形似化盆,俗稱“花盆鞋”。毛南族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山區(qū),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民族。毛南族服飾簡潔樸素,男女都喜歡青色和藍色的右襟上衣和寬管長褲,女裝有花邊裝飾,成年婦女還喜戴圍裙。門巴族門巴族居住在西藏的門隅地區(qū)和墨脫縣,由于山河阻隔,外人難涉,歷史上曾將門巴族的居住地稱為“隱藏地”,至今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門巴族男女都穿赭色氆氌長袍,束腰帶,頭戴褐色圓頂小帽,足穿氆氌制成的皮靴。婦女在袍外加一條白色圓筒圍裙、背披一塊小牛皮或山羊皮。婦女們盛裝時均戴各種首飾。蒙古族蒙古族游牧在南起長城、北抵大漠、東達興安嶺、西越賀蘭山的廣袤大地上,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其服飾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蒙古袍的特點是袖長而寬大,高領(lǐng)、右衽,多數(shù)地區(qū)下擺不開衩。袍子的邊緣、袖口、領(lǐng)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云卷” 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蒙古族男子多喜歡穿蘭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蒙古人認為,象乳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圣潔的,多在盛典、年節(jié)吉日時穿用。佩掛首飾和戴帽是蒙古族人的普遍習(xí)慣。男子多戴各色扁帽,已婚婦女多戴“顧姑帽”,另外還有袱頭,即包頭。腰帶是蒙古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用棉布、綢緞制成,長三四米不等。扎腰帶既能防風(fēng)抗寒,騎馬時又能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蒙古靴分為布靴和皮靴,布靴柔軟輕便,皮靴防水抗寒,是蒙古人民的杰出創(chuàng)造。苗族苗族生活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苗族男子著對襟或大襟上衣,下著大襠褲,盛裝時則穿繡大花彩色“百鳥衣”。苗族婦女多穿短上衣、百褶裙或?qū)捘_褲,衣料多為蠟染。苗族的銀飾在各民族的首飾中首屈一指,婦女盛裝時必佩銀飾,昂貴且繁多。仫佬族仫佬族族生活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仫佬族服飾簡樸,尚青色。男子多穿對襟上衣、長褲,頭戴六片三角形合成的碗形青布帽;婦女穿大襟上衣、長褲,姑娘梳辨,婚后結(jié)髻。納西族納西族居住于云南。納西族男子服裝與漢族基本相同,而女子服飾則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有些地區(qū)女子上穿彩色布鑲邊的上衣,下著雙層百褶裙,用牦牛尾毛摻在頭發(fā)內(nèi),梳成粗大的假發(fā)辨;有些地區(qū)的婦女則上穿大褂,外套坎肩,下著長褲,梳發(fā)髻戴帽或包頭。維西納西族婦女的服飾,有披羊皮的習(xí)俗怒族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兩岸。怒族男子穿麻布長衫,束腰帶,下著及膝長褲,裹綁腿,蓄發(fā)包頭。 怒族婦女穿右開襟上衣,外加黑色或紅色坎肩,下著長裙,梳辨,以青布或花布包頭。普米族普米族居住于云南西北和四川部分地區(qū)。普米族男子穿麻布短衣和寬褲,披白羊皮坎肩。婦女著白色短衣,套黑褐色繡花坎肩,穿長褲或百褶裙,包頭。男女均喜戴各種飾物。羌族羌族居住于岷江上游,務(wù)農(nóng)兼事畜牧。羌族男女皆穿麻布長衫,外套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男衫長過膝蓋,女衫更長一些。羊皮坎肩,晴天毛向內(nèi),兩天毛向外,可以防寒、遮雨。女服的領(lǐng)邊、襟邊、袖口、腰帶常繡有各種花紋圖案。羌族尚白,以白為吉,以白為善。撒拉族撒拉族居住在青海循化地區(qū)。 撒拉族男子頭戴白色或黑色圓頂帽,上穿白色襯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帶,下穿黑色或藍色長褲,冬季穿皮襖。婦女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長褲,戴頭蓋。畬族畬族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畬族男子一般穿大襟、圓領(lǐng)青色短衣及長褲;婦女上穿黑衣或花衣,下著黑褲,衣服上有刺繡花紋。畬族人對藍、綠色具有特殊的愛好。 水族水族主要居住在云貴高原的東南部。水族男子穿大襟長衫,下著褲,青布包頭,婦女穿藍色大襟圓領(lǐng)半長衫,衣寬袖肥,下著青布長褲,袖口及褲腳鑲有花邊,綰發(fā),纏青布或白布帕,盛裝時戴各種銀飾。塔塔爾族塔塔爾族居住在新疆地區(qū)。塔塔爾族男子穿寬袖白襯衣,外加黑色齊腰坎肩或黑色長衣,下穿窄腿長褲,頭戴繡花小帽。婦女多穿有寬大荷葉邊的連衣裙,外套深色坎肩。肩或西服上衣,頭戴小花帽,喜歡戴首飾。塔吉克族塔吉克族大多居住在帕米爾高原上,以畜牧為主,兼營農(nóng)業(yè)。塔吉克族男子多穿套頭的襯衣,外穿長外套(“袷袢”),束腰帶。婦女穿連身裙,上套布肩,下著長褲。 塔吉克族男帽呈高筒圓形,婦女戴圓頂繡花帽。塔吉克婦女喜歡佩戴各種首飾。土家族土家族世居于湘鄂川黔邊沿地區(qū)。土家族男子穿短衣和寬大的褲子;婦女穿筒裙或百褶裙,戴各種首飾。土族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東部和甘肅部分地區(qū),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土族男子,春夏秋三季多穿小領(lǐng)、斜襟長袍或高領(lǐng)白色短褂,外套大襟黑色或紫色坎肩,下著長褲,冬穿皮襖。婦女身穿高領(lǐng)或翻領(lǐng)斜襟長衫,兩袖用五彩布或彩綢拼制而成,外套坎肩,下穿百褶裙。 土族婦女梳發(fā)辨,以珊瑚、松石裝飾,然后再戴上織錦氈帽,美觀漂亮。土族婦女的耳環(huán)下垂五色珠,并在珠上結(jié)穗子。佤族佤族分布于云南西南邊陲。佤族男子上身穿黑、青布無領(lǐng)短上衣,下身穿寬而短的大褲腳褲子。用黑、青、白或紅布包頭。喜戴銀鐲。 女子多穿無袖緊身短衣,下穿紅、黑色橫條紋筒裙,小腿包腿布。多披發(fā),以銀箍或竹藤圈勒額束發(fā),戴各種銀飾。佤族人在頸、臂、腰、腿上戴若干竹圈或藤圈。維吾爾族維吾爾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世代繁衍在西北部新疆。維吾爾族男子通常內(nèi)著襯衣,外穿寬袖對襟、無領(lǐng)無扣的長袍,俗稱“袷袢”,下穿長褲,束腰帶。婦女內(nèi)著長及膝的各色襯衣,外穿寬袖連衣裙。維吾爾族服裝使用的紡織品中最具特色的是“艾得麗絲綢”,這是一種富有浪漫色彩的衣料。維吾爾族男女外出時,尤其在節(jié)日、歌舞時必須戴繡花小帽。這種小帽俗稱“朵帕”,不僅是裝飾品,還是貴重禮物。烏孜別克族烏孜別克族散居在我人新疆地區(qū)。烏孜別克族男子多穿套頭襯衣和長及膝蓋的長衫,下著長褲。婦女多穿寬大多褶的連衣裙,不束腰帶。烏孜別克族男女老幼都戴各式各樣的繡花小帽或素面小帽。烏孜別克婦女還喜歡佩戴各種首飾。錫伯族錫伯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和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錫伯族男子喜穿兩邊開衩的長袍馬褂,戴圓頂帽,束腰帶。婦女多穿開衩繡花長袍,或多褶連衣裙,外套短坎肩。瑤族瑤族生活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瑤族服飾的特點是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男子一般上穿短衣,下著長短不一的褲子。婦女服飾分為三種:一是大襟上衣,束腰著褲;二是圓領(lǐng)短衣,下著長短不一的百褶裙,三為穿長衫下著褲 。瑤族婦女的頭飾多種多樣,頗具特色。彝族彝族所處地域幅員遼闊,支系眾多,其穿戴因地而異。 云南、貴州、廣西等地的彝族,男子穿對襟上衣,著長褲,女子穿大襟上衣,著長褲,戴銀飾。彝族人具有尚黑、敬火、尚武的傳統(tǒng)文化心態(tài),在其服飾中也有反映,彝族人以黑為美,以黑為貴。裕固族裕固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服飾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男女均穿高領(lǐng)、大襟、右衽長袍,著長褲。男子系紅、藍色腰帶。婦女穿的長袍,在衣衩、袖口、衣領(lǐng)、襟邊上繡有花邊和圖案,外罩一件用大紅、桃紅、翠綠緞子縫成的高領(lǐng)坎肩,束腰帶。裕固族婦女頭戴嗽叭形紅纓帽,并戴各種頭飾。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和云南等地。藏族服飾的基本結(jié)構(gòu)為肥腰、長袖、大襟長袍,穿這種肥大的衣服夜間可以和衣而眠,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既防寒又便于起居,白天氣溫上升,便可脫出一條臂膀,方便散熱。久之,脫一袖的裝束便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fēng)度。婦女通常梳發(fā)辨,戴頭飾和發(fā)套。各地男女均穿氆氌或牛皮靴。壯族壯族生活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民族,紡織、印染手工藝歷史悠久。壯族服裝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男子服裝幾乎與漢族服裝相差無幾,只是腰間束帶而已;婦女服裝多用花邊裝飾,腰間束圍裙,裙裝逐漸被褲裝代替。 。
熱心網(wǎng)友
太多了,給個網(wǎng)址你自己看吧。 這是56民族簡介
熱心網(wǎng)友
中國56個民族名稱表 漢 蒙古 回 藏 維吾爾 苗 彝yí 壯 布依 朝鮮 滿 侗dònɡ 瑤 白 土家 哈尼 哈薩克 傣dǎi 黎 僳傈shùlì 佤wǎ 畬shē 高山 拉祜hù 水 東鄉(xiāng) 納西 景頗 柯爾克孜 土 達斡爾 仫佬mùlǎo 羌 布朗 撒拉 毛難 仡佬yìlǎo 錫伯 阿昌 普米 塔吉克 怒 烏孜別克 俄羅斯 鄂溫克 崩龍 保安 裕固 京 塔塔爾 獨龍 鄂倫春 赫哲 門巴 珞巴 基諾 其它的知識實在太多,沒法完全拷貝到這里,請參考相關(guān)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