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板去醫院看病,查血脂,可化驗單上的數字搞不明白。看哪項呢?請知道的朋友告訴我。
熱心網友
如何看懂血脂檢查報告單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心臟內科教授 謝玉才 陸國平《家庭醫藥》2002年11月號 不少血脂增高的患者沒有感覺或僅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現,所以,高脂血癥的診斷大多數依賴血脂的化驗檢查。多數醫院的血脂檢查報告單常包括四項內容: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在部分醫院的檢查報告單上,附有正常參...
熱心網友
如何看懂血脂檢查報告單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心臟內科教授 謝玉才 陸國平《家庭醫藥》2002年11月號 不少血脂增高的患者沒有感覺或僅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現,所以,高脂血癥的診斷大多數依賴血脂的化驗檢查。多數醫院的血脂檢查報告單常包括四項內容: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在部分醫院的檢查報告單上,附有正常參考值,但多數是老的標準而且過于簡單化。根據最新發表的美國成人膽固醇教育計劃第三號報告,血脂的參考標準見下表: (表格略,詳見2002年11月號《家庭醫藥》雜志) 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增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低,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中風、腎功能不全等。所以,一旦發現血脂異常,應盡早進行正規治療,但不同人群開始治療的起點和方法有所不同。 如果您已經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或其他部位動脈粥樣硬化(如下肢動脈硬化、腹主動脈瘤和頸動脈硬化),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2.6 mmol/L),就應該進行運動、飲食控制等非藥物治療,并將其控制在合適水平以下;如非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mg/dL(3.4 mmol/L),應該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您未合并以上疾病但有以下危險因子:(1)吸煙,(2)高血壓(血壓≥140/90mmHg或正在接受抗高血壓治療),(3)低HDL血癥(HDL<40mg/dL),(4)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即直系家屬男性<55歲,女性<65歲出現冠心病),(5)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如果有2種以上危險因子,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mg/dL(3.4 mmol/L),就應該進行運動、飲食控制等非藥物治療;如非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60mg/dL(4.1 mmol/L),應該進行藥物治療。如果有1種以上危險因子,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60mg/dL(4.1 mmol/L),就應該進行非藥物治療;如非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90mg/dL(5.0 mmol/L),應該進行藥物治療。如果您的血脂增高是由其他原因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腎臟病、肝臟病等引起,應該治療原發病。學會看懂糖尿病檢驗報告廣西自治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廖志云《家庭醫藥》2002年5月號 醫院經常應用的有關糖尿病的檢驗項目甚多,有的是糖尿病的必查項目,有些是與糖尿病的控制、治療和預后評價密切相關的項目,正確了解這些相關檢查結果的評價和意義,對于糖尿病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你知己知彼,心明眼亮,及時采取必要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以達到控制疾病、早期康復的目的。一、空腹血糖(英文縮寫FBG)和餐后2小時血糖(PBG)。FBG的正常值(以血漿為準)應<6.1mmol/L(110mg/l),≥7.0mmol/L(126mg/dl)為糖尿病,PBG<7.8mmol/L(140mg/dl)為正常,≥11.1mmol/L(200mg/dl)為糖尿病。FBG值在110~125mg/dl之間,PBG值在140~199mg/dl之間即為血糖增高。二、葡萄糖耐量試驗(口服法,英文縮寫OGTT)。主要用于妊娠或流行病學研究中當血糖水平可疑時的診斷。具體方法是:于抽取空腹血標本后,用75克無水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于5分鐘內喝下,從飲第一口糖水時開始計時,2小時后取血檢查。當服糖后2小時血糖≥200mg/dl(11.1mmold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服糖后血糖明顯升高(140~199mg/dl)但未達到上述臨床診斷標準者即為糖耐量減損(英文縮寫IGT)。三、胰島B細胞功能測定試驗。有以下兩種常用方法:⒈胰島素釋放試驗 口服75克葡萄糖或饅頭二兩,測定餐前及進餐后血漿胰島素水平。空腹正常胰島素值為5~25μIu/ml,服糖后1小時上升為空腹的5~10倍,至3小時降至空腹水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可正常或偏高,服糖后其高峰多延遲在2~3小時出現,這是Ⅱ型糖尿病患者B細胞功能損害的特點。⒉C肽釋放試驗 由于糖尿病患者多需要注射胰島素,而目前測定胰島素的方法又不能區分外源胰島素和機體自身分泌的胰島素,而血漿C肽的測定則彌補了這一不足,能夠準確地反映B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水平,用以指導臨床治療。正常人血漿C肽值為0.8~4μg/l,24小時尿中排出的C肽為36±4μg。四、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由于血糖受飲食、活動、藥物的影響而波動,因此,測定一次血糖只能反映取血瞬間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時間血糖情況的全貌。而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在紅細胞整個生命期間緩慢地、持續地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可以反映采血前1~2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這有利于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和制定治療方案。糖化血紅蛋白包括HbAla、HbAlb、HBAlc,統稱HbAl。HbAlc是糖化血紅蛋白(HbAl)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常用的測定指標,也是反映血糖的最佳指標。HbAlc的正常值是<6.2%。一般認為糖化血紅蛋白升高1%,大致反映過去1~2月平均血糖值升高30mg/dl。五、糖尿病人的控制目標 下表是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Ⅱ型糖尿病政策組制訂的控制目標,供參考。應注意的是,老年人往往有多種慢性病,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其治療目標應該是控制高血糖,避免低血糖。專家建議,老年人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8mmol/L(<140mg/dl)。餐后2小時10.0 糖化血紅蛋白(%) 8.0 血壓(mm/Hg) 130/80~160/95 體重指數(kg/m2) 男<25 男<27 男≥27 女<24 女<26 女≥26 總膽固醇(mmol/L) 1.1 1.1-0.9 <0.9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 4.5 甘油三脂(mmol/L) <1.5 <2.2 ≥2.2-------------------------------------------------------------------------------其他(血粘、尿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眼底均保持正常)-------------------------------------------------------------------------------幫您讀懂臨床生化檢驗單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龐永清 廣羽三《家庭醫藥》2002年創刊號 桂林的林勁松、白中銘先生來信說,由于多病而經常與生化檢驗打交道,但因看不懂外語符號和有關項目含義而感到苦惱,想了解一下肝、腎功能,血脂、血糖檢查等的意義。另外,白先生的兒子長期出現單項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究竟是不是肝炎也說法不一,想聽聽專家的意見。 近年來,相關醫院所使用的檢驗儀器設備多由國外引進,發出的檢驗報告全部由英語略縮語及數字所組成,不僅不懂外語的人看了直搖頭,就是懂得外語甚至精通外語、而非醫學專業的人士恐怕看后也是諱莫如深。因此,要想讀懂生化檢驗報告的含義,就必須了解:1、略、縮語所代表檢驗項目的英語原詞詞義;2、相關檢驗項目的正常值范圍及生化與臨床意義。鑒于正常值范圍一般均附于報告值后,在此不再重復。應指出的是,第一、生化檢查是通過血液的檢測實現的,所包含的項目十分廣泛,本文所涉及的僅限于常見的肝、腎功能,心肌酶譜,血脂,血糖等內容。第二、生化檢驗所獲得的結果,對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一項生化指標的改變,往往可涉及多種疾病和多種影響因素,醫生在確定診斷時,還必須密切結合臨床情況、排除其他疾病以及可能的干擾和影響因素。因此,您在閱讀檢驗單的時候,也應冷靜、全面地思考,力戒武斷和片面。一、有關肝功能的檢驗項目: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化工廠,是機體物質代謝的基地和中心,肝的功能復雜而紛繁,檢查方法也在不斷的進步中,僅就常用項目作簡要介紹:1、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總膽紅素(英文縮寫為Tbil),直接膽紅素(英文縮寫為Dbil),間接膽紅素(英文縮寫為Ibil)。這三項膽紅素測定主要用于黃疸的病因鑒別。總膽紅素增高見于各種黃疸,直接膽紅素增高則見于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間接膽紅素增高見于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2、血清蛋白質測定,包括血清總蛋白(英文縮寫為Tp)、血清白蛋白(英文縮寫為Alb)、血清球蛋白(英文縮寫為Glo)、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總蛋白的增高比較少,可見于脫水、血液濃縮及蛋白質合成增加(如多發性骨髓瘤),降低的情況是醫生比較關心的,見于血液稀釋、營養或吸收不良、消耗增加(如結核、腫瘤)或合成障礙(肝壞死、肝硬化所致的肝功嚴重障礙)。白蛋白增高的情況少,可見于嚴重脫水(腹瀉、嘔吐)導致血液濃縮時。降低的病態是臨床所關心的,如慢性胃腸道疾病所致營養不良,攝入過少、消化吸收障礙;肝硬化、惡性貧血等疾病導致的蛋白質合成減少;糖尿病、甲亢、慢性肝腎疾病等導致的蛋白質消耗、破壞和丟失過多均屬常見。球蛋白增高與機體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因此深受臨床醫生的關注。引起增高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導致的機體免疫反應增強,如慢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血吸蟲病、黑熱病等。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時,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亢進也會促使球蛋白的增高,如紅斑狼瘡、硬皮病、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減少的情況見于應用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時,也見于γ球蛋白缺乏癥及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癥。A/G是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的縮寫,正常參考值是1.5-2.5,當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這一比值就會出現逆轉,其意義已見上述。出現A/G1時,其診斷價值的特異性較總LDH更高。在急性心梗時,不同的酶升高和達到峰值及回到正常的時間都有各自的規律,因此,按不同病期正確的選測有助于獲得陽性結果。三、腎功能。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檢查是常用的項目。血尿素氮(英文縮寫為BUN),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可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但并不是敏感指標,因為只有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1/2時,BUN才會增高。主要見于各種腎病,尤其是侵犯雙側腎臟者,如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其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脫水、休克以及泌尿道梗阻性疾患。降低的情況較少見。血肌酐(英文縮寫為CR)其血液水平取決于腎小球濾過功能,但也并非敏感指標,只有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至正常的1/3時才明顯增高,見于晚期腎臟病及嚴重腎功能不全。二氧化碳結合力(英文縮寫為CO2CP),這一項目反映的是血漿中碳酸氫鈉的含量,測定的目的是觀察體內的堿儲備及酸堿平衡情況。其降低見于代謝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癥、尿毒癥、休克、嚴重脫水;呼吸性堿中毒(如呼吸增快、換氣過度)。增高的情況多見于代謝性堿中毒(如嚴重嘔吐致胃酸大量喪失、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過多、缺鉀及服堿性藥物過多等)及呼吸性酸中毒(如重癥肺氣腫、肺實變、肺性腦病、肺纖維化等。血尿酸(英文縮寫為UA)。時下,高尿酸血癥已為人們所熟知,它屬于新陳代謝性疾病的一種,與痛風性關節炎密切相關。美國學者新近的研究發現,它的危害并不止于此。它與肥胖、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等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被認為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它的增高并與經常攝食高嘌呤食物、腎臟疾病、肝臟疾病、肝炎等密切相關。四、高脂血癥。常用的檢測項目有:總膽固醇(英文縮寫為TC),其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病、腎病綜合癥等有關。甘油三脂(英文縮寫為TG),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甘油三脂血癥、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相關,近年的研究認為與冠心病也密切相關。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英文縮寫為HDL-C),即通常所稱的“好膽固醇”,其升高可減輕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英文縮寫為LDL-C),即“壞膽固醇”,它的增高與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五、血糖檢測。項目較多,限于篇幅,只介紹最常用的與糖尿病診斷有關的空腹血糖FBG(FBS),餐后血糖PBG(PBS)。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6年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新標準,FBS應≥7.0mmol/L,PBS應≥11.1mmol/L。
熱心網友
主要看高密度脂蛋白是否高于正常。
熱心網友
把化驗單發上來,我來看!
熱心網友
你應該將化驗單上傳。或你問醫生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