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唱空 悄悄做多 QFII到底有何陰謀? 2005年07月29日  自從2002年11月正式獲批進入A股市場以來,QFII就一直是市場中一股重要的影響力量,因為他們代表著境外資本巨鱷對中國股市的看法。這三年以來,A股一直在下降通道中運行,但QFII卻不斷地要求證監會、外管局提高其投資額度。目前QFII機構的數量已經達到27家,投資總額度也達到了40億美元額度,而且證監會還提出,將在現有額度的基礎上增加60億美元的QFII額度。總額達到100億美元(811億人民幣)的投資金額,在A股市場絕非一股小力量。    而就在QFII不斷增加投資額度的同時,國內的基金、券商卻對A股抱著謹慎的態度,甚至在今年5月份有重量級的券商發布投資報告預測上證指數將下探到700-800點。為什么QFII的態度會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呢?它們真的可以比國內的同行看遠一步,堅信中國股市具有無窮的升值潛力嗎?又或者,其背后有著不為人知的陰謀呢?    就在已經公布的上市公司中期報表中,發現數家上市公司的報表中均出現了QFII的身影。例如瑞銀集團、渣打銀行、匯豐銀行、美林證券等外資機構扎堆長春燃氣,持股量遠大于國內基金和券商;雷曼兄弟公司成為股改試點--凱諾科技、亨通光電的前10大流通股東。而在7月5日長江電力復牌當天,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數據顯示,瑞銀集團、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等數家外資QFII機構,就在國內投資者大力拋售的同時卻在大手買進。另外,就在國內基金看淡中集集團業績而大幅減持的同時,花旗環球金融和摩根士丹利國際卻在增加持股量。    有人認為QFII是在押人民幣升值;有人認為QFII是在先建倉再大肆打壓A股指數在境外指數期貨市場獲利;也有人認為QFII是在抄底。網易財經認為第三種可能性較大。首先,對于人民幣升值,QFII確實能夠從中獲利,但其中的收益率對其投資決策難以形成較大的影響,就以現在人民幣升值2%計算,QFII進入中國3年才獲取了2%的收益率,由于QFII不可能放大手中的投資額度,60億美元的收益也只是1.2億美元,顯然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不可能因此而撤出A股市場,對于日后人民幣是否會持續升值就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如果QFII為了蠅頭小利而不考慮風險重倉A股,顯然不是專業投資者的風格。    另外,通過打壓A股指數在境外指數期貨市場獲利,這種手法已經進行了2、3年,現在還明目張膽地看空、做空A股指數,似乎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今年1月,有報道指出部分國際投機資金通過境外類期指產品,在國內"融券"后在境外操作打壓上證指數,做空套利,炒家的目標是上證指數跌到1000點。現在又有報道稱,2004年港交所設立恒生A股指數期貨,目前在1100點上方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空頭部位,當前外資大投行普遍把上證指數的目標位鎖定在700點左右。    上證指數確實跌穿過1000點,國際炒家已經獲利豐厚,如果現在又把目標定在700點,這就有點"喊空做多"的潛在動機了。國際炒家做空A股指數通常要在國內"融券"再拋出來打壓指數,但這些"空單"始終都要買回來然后還給原來的持有者,即在賣出之后自然有一個買入的動機。所以,網易財經認為國際炒家再次唱空A股極有可能是趁機在底部回補倉位。而且,現在中國管理層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就是穩定A股市場,確保股權分置改革順利進行,甚至出動官方資金維護市場,其舉動與97年港府救市有相似之處。國際炒家是否會再次"頂風作案"確實有很大的疑問。再者,QFII的資金通常是受不同的客戶委托買賣,27家QFII都齊心協力打壓指數明顯有很大難度。所以網易認為QFII先建倉再打壓指數的可能性比較小。    對于第三種可能性,網易財經認為可信度比較大。目前股市可以說有管理層撐腰,繼續大幅下探的可能性比較小了。從宏觀經濟來看,雖然經濟增長減速將減少股市中的投資機會,但股權分置改革以及部分行業景氣度持續上升的公司依然讓市場存在著投資機會。不能排除QFII在1000點附近進行戰略性建倉的可能性,甚至QFII會參與股權分置改革的"尋寶游戲"。之前,網易證券也推出了10大投資機構的2005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在里面也提到,A股市場在管理層的眾多利好政策扶持下,部分行業確實具備投資價值。所以,投資者不要被熊市思維所困擾,QFII增倉的股票也許確實是有升值潛力的。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 陳昌華:    QFII扮演經紀人的角色,最終買賣是由客戶決定的。QFII的選股思路不會有太大變化,既不看重指數情況,也不評論指數,看重的是公司本身是不是有投資價值,前景不錯的、價格比較低的將成為首選。他強調,基本面仍是選股主要考慮因素。    目前中國有很多新興的行業,在A股市場還是有不少值得投資的公司。現在里昂還是以個體公司的價值發現為主,里昂有一套嚴格的篩選程序。里昂證券的選股標準有很多細的東西,總體上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上市公司營運模式的可持續性和抗風險性,其中包括資金回籠速度、所占用的資金和資產回報率等,如果上市公司的營運模式本身就制約了公司的發展,里昂不會選這樣的股票。第二,行業的可預見性,一個行業進入成熟,大家的增長率是相近的,這里面要進一步細挑;也有一些新興行業,頭幾年屬于高增長期,它們一般是市場值比較小的企業,選股時又要考慮到其他的因素。第三,公司管理層的質量,即便在一般的行業里也有做得好的公司,公司的管理質量是比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