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商業保險有什么區別,應該如何制定壽險及疾病保險計劃.

熱心網友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了維護勞動者權益,由國家強制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保障。交費檔次根據自己能力選擇。醫療、失業在一段時間內是固定的,養老金只有在領取時才知道確切金額。社會保險只是一個最基本的保障,且門診、住院都有起付標準,在此標準之上還要按比例報銷。交費年限短則15年,多則到退休。不過不到退休可千萬不能間斷,因為醫療保障是交一年保一年,且不承擔身故責任,一旦身故交了白交。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補充,是由投保人、被保險人自愿購買的人生保障。有繳費能力的可以購買些商業保險作為補充,即對自己負責又對家人負責,商業保險交費年限從5年10年 20年 30年不等,可自己選擇保險責任和保險金額,且大都帶有較高的身故責任,在醫療方面起付標準較低。養老險可明確知道那個年限自己能拿多少錢。如果需要購買保險,我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向你推薦現今市場上適合你的各家保險產品組合。可用電郵與我聯系。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目前我國保險市場上主要有這樣幾種類型的醫療保險: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手術醫療保險、女性醫療保險、各種津貼保險和重大疾病醫療保險等。重大疾病保險保障的疾病一般有10種,涵蓋了癌癥、癱瘓、腦中風、尿毒癥等一些常見的重大疾病。津貼保險又分為一般住院醫療津貼、癌癥住院醫療津貼和住院手術醫療津貼三種。住院醫療保險是指住院時以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按百分比給付住院醫療保險金的險種。女性醫療保險是針對女性的生理特點而設計的婦科疾病醫療保險。綜合醫療保險多涵蓋了按日定額支付住院津貼和一些特殊疾病或手術等類補償。買人身險的三個原則 量入為出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與年齡由一定的關系。一般說,年輕時和年老時收入較低。20多歲的年輕人收入不穩定,如果投保高額保險,一旦收入情況變差,就很難繼續繳納高額的保險費,到時如果退保就會造成損失,不退保又實在難以維持。而老年人的經濟收入基本穩定,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但由于疾病和意外等原因,可能導致平時開支出現劇增,如果投保了繳費比較高的保險,可能出現負擔不起高額保險費的情況。所以,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應該根據自身的年齡、職業、收入等實際情況,量入為出地適當購買人身保險,既要使經濟能長時間負擔,又能得到該有的保障。合理擬訂保險需要購買適合自己或家人的人身保險,投保人有三個因素要考慮:  1、針對性。自己或家人買人身險要根據需要保障的范圍來考慮。例如,沒有醫療保障的從業人員,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那么因重大疾病住院而使用的費用就由保險公司賠付,適應性就很明確。  2、經濟能力。買壽險每年需要繳存一定的保費,每年的保費開支必須控制在自己的收入范圍內,一般是取家庭年儲蓄或結余的10%─20%。  3、側重點。投保人不可能投保保險公司開辦的所有險種,只能根據家庭的經濟能力選擇一些險種。這就應該有個側重點。一般來講,為成人投保比為兒女投保更實際,特別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險種組合投保人身保險可以在保險項目上搞個組合,如購買一個至二個主險附加意外傷害、重大疾病保險,使人得到全面保障。但是在全面考慮所有需要投保的項目時,還需要進行綜合安排,應避免重復投保,使用于投保的資金得到最有效的運用。例如您的工作需要經常外出旅行,那么就應該買一項專門的人身意外保險,而不要每次購買乘客人身意外保險,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保費,二來在任何其他時候和其他情況下所出現的人身意外,也會得到賠償。這就是說,如果您準備購買多項保險,那么您應當盡量以綜合的方式投保。因為,它可以避免各個單獨保單之間可能出現的重復,從而節省保險費。得到較大的費率優惠。如果需要購買保險,我可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向你推薦現今市場上適合你的各家保險產品組合。可用電郵與我聯系。---回答者:fm6036  我的郵箱地址:fm6036@ 。

熱心網友

我買保險(中國人壽)就買來危險,當初在保險單上注明要負責的現在不負責了,保險公司把我的保險單偽造了,名字也偽簽了。我跑了7年沒也沒把自己交的保險費要回來一分錢。他們半夜還打威脅電話威脅我,說他們和黑社會差不多。所以我的小孩在外面躲里2年。我買的是小孩的66鴻運B和我自己的重大疾病 現在是白紙了。。。20年以后是找不到人的。。。他們威脅我們這些保險人,已向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舉報過。還發了傳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接到舉報后就問了一下,就沒結果了 。。。。他們現在也不管了,當初 我老婆叫我不要買,可是我買了。現在我們為這事不和。我看,到時候他們還沒動手害我,我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了。 13870623468 dbg0919@

熱心網友

社保是國家辦的保險,應該是具有強制性的作用,費用應由單位與個人工負,單位出大頭,個人出小頭,但由于現在多種所有制形式,實際這種強制只對國營單位有效。所以不少個人就上了商業險。商業險,顧名思義是商業運作,無利不干的,所以要提防陷阱。

熱心網友

社保是國家給公民的一種保障,這種保障的高低和你所交納的交費基數有關,你交費基數越高,退休時所得的就越高.但和你的壽命有關,活的越長,就拿的越多.商業保險也和你交的有關,但它的領取比較靈活,至少可以保證你所交納的金額可以全部領回.

熱心網友

簡單的做個比喻:社保好比是內衣,可以提供基本的保護作用。社保提供的保障對于收入1000或收入10000的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他們得到的補貼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來定的。但是人民的物質需求是不斷增長的,當你有1000收入的時候,你就想為自己添件外套;當你有2000的時候,你想買條材質好的褲子;當你月收入過萬的時候,你就會想去買件名牌的服裝。衣服也許可以忍一忍不買,但是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1000元的治療與1W元的治療相差就會非常的明顯。誰都想在一個窗明幾凈的VIP病房里療養,但這是社保絕對無法保障到的。另外,社保不是什么都保,單單從醫療保障范圍就可以看出,醫保并非“面面俱保”:1、不保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2、不保醫療事故造成的傷害;3、不保因他人侵害行為造成的傷害;4、不保除腎、骨髓、角膜等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組織移植;5、不保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配藥或在非定點零售藥店配藥所發生的費用;6、不保住院所致收入損失。34歲以下的職工,單位為你繳納的10%的費用里,只有0。5%計入個人帳戶。對于2001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門診總費用=帳戶段+自負段;所以對于年輕人來講,醫療方面幾乎全靠自己支付。社保的知識還有很多,不一一例舉了,有興趣線下再交流。上海友邦——“財務穩健,信守一生”。

熱心網友

您好!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的主要區別在于: (1)商業保險是一種經營行為,保險業經營者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社會保險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目的是為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國家財政支持為后盾。 (2)商業保險依照平等自愿的原則,是否建立保險關系完全由投保人自主決定:而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凡是符合法定條件的公民或勞動者,其繳納保險費用,接受保障,都是由國家立法直接規定的。 (3)商業保險的保障范圍由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不同的保險合同項下,不同的險種,被保險人所受的保障范圍和水平是不同的,而社會保險的保障范圍一般由國家事先規定,風險保障范圍比較窄,保障的水平也比較低。這是由它的社會保障性質所決定。 不同年齡段的人各適合購買哪種保險 投保階段階段說明投保重點原因說明單身階段剛踏入社會,不穩定,收入不高意外保障健康保障繳費低,保障高出險后讓你父母老有所養 成家(無子女)肩負教廷和社會雙重責任,收入有所增加意外保障健康保障該階段保障額和保障范圍多要擴大,準備子女的教育基金的同時也適當考慮個人養老問題。 (有子女)事業趨于穩定,子女的教育問題是家庭的主要問題子女教育健康保障退休后即將步入晚年養老保障健康保障逐步喪失勞動能力;各種疾病發病率增加。歡迎交流。e-maiI:shihua0176@ 。

熱心網友

社保是政府給每位公民(目前絕大多數是城鎮居民才享有)提供的基本保障,具有強制性、廣覆蓋、低保障的特點。而商業保險是社保的必要的補充,具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特點。為什么說是補充呢?這跟社保的低保障有關。在醫療上,社保有報銷比例和最高限額,不能報銷的部分則由商業保險來解決。在養老上,退休后所能領到的退休金若僅靠社保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強制儲蓄甚至追求高收益來達到存養老金的目的。在意外傷害上,社保只有工傷,非工作時間的意外傷害則需要購買商業意外險去分擔風險來臨時的經濟負擔。因此制定適合的保險方案必須考慮現有社保情況及其他保障情況下制定才是最科學的。欲知更多社保及商業保險知識,請到: ,或 平安深圳 楊哲13794457999

熱心網友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的一種保險計劃,各個單位都應無條件的為本單位員工上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各保險公司為您提供保障,您可以自由購買商業保險.如果您沒有單位,或單位給您上社保的基數較小,那您將來可能得不到足夠的保障,那建議購買商業保險中醫療保險與意外傷害保險,這購買了這兩個保險的前下如您還有多余的錢可以再購買養老方面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