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感覺太一般了,徐克導演已被西化了,太多人性化的東西,滿足了西文的人文文化,估計又要在國外獲獎了,我只覺得七把劍還不算,別的都一般,還浪費我18元(半價)。下面的摘自北京娛樂信報 《七劍》很可能是今年中國最具話題性的電影,那么多人批評,卻吸引了更多人涌進電影院。究其原因,恐怕不只是市場上很久不見武俠大片這么簡單。雖然電影已經放映了一周,但關于《七劍》的討論,很可能只是剛剛開始…… 導演:徐克 動作導演:劉家良 領銜主演:黎 明 甄子丹 孫紅雷 楊采妮 陸 毅 金素妍 類型:武俠 你當是日元嗎? 在這個電影票房全線枯萎的年代,一部國產片居然要讓人先后排三天隊、最后才買到全場僅剩的最次座位的票,這著實讓我驚訝不已。看著全場密密麻麻的腦袋,不禁讓人感嘆于中國觀眾對于武俠片的由衷熱愛,更對將要看到的這部《七劍》充滿了戰栗的期待。但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電影開始不到半小時,我就實在支持不住打架的上下眼皮了,雖然在半夢半醒間還不斷聽到前后左右青年男女們的議論:“靠!拍得太神了。” 這是一部十足的悶蛋電影,請允許我憤慨地對數周前《七劍》首映式后在本報上大肆吹捧此片的同事們提出強烈抗議,是你們讓我浪費了數十大元和兩個多小時時間。說什么好呢?這居然就是徐克大師蟄伏經年后的心血力作! 請先把故事編圓了好不好?可這部電影甚至比著名的《十面埋伏》還要荒誕。不說那些爭論極大的情節,它的故事從根本上就是不成立的——什么“禁武令”,請問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哪年哪月、哪朝哪代發生過這種無厘頭的事?習武者一律殺無赦,這比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禁刀令”可兇狠多了,這樣一來,請問國家的武科舉考試怎么辦?還怎么選武狀元?還怎么選拔軍事人才?軍人還怎么退役(退役后變成普通百姓身份就要被殺)?咱們退一步說,就算“禁武令”是成立的,風火連城那幫人本身就是地方土匪武裝,是“禁武令”直接針對的對象,他們卻還要靠誅殺其他武人來領賞,好像都沒想到自己其實也是要掉腦袋的。再退一步說,就算風火連城有辦法躲過“禁武令”,但朝廷是弱智嗎?居然會以300兩白銀的代價去買練武老百姓的一個人頭,300兩白銀呀!你當是日元嗎? 雖然我從沒覺得《七劍下天山》這部小說寫得有什么好的,也并不認為影片非要忠實于原著不可,但看到歷史上確有其人的著名婦科老中醫傅青主同志被編劇糟踏成那樣,還是哭笑不得。在梁羽生原著里,有“前五劍”跟“后七劍”之分,可徐克大師為了湊夠人數兼準備續集,不惜打亂人物的時間順序,將與“后七劍”同時代的韓志邦、劉郁芳這一對怨侶搬到了楚昭南、楊云聰、辛龍子等人中間,再加上根本不屬于七劍隊伍的傅青主以及根本不知從哪塊石頭里蹦出來的什么穆郎,就湊成了這個無比詭異的“七劍”新陣容,并將原著《牛蟲亡》式的復仇套路以及狹隘的國仇家恨全都拋到了九霄云外。 當然精彩之處也還是有的,至少有三處臺詞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好印象。其一,土匪頭子風火連城在山寨遭七劍突襲后居然氣得大罵:“土匪!連女人都搶!”其二,韓志邦發現劉郁芳喜歡上了別人,大叫:“他是誰?我找他算賬!”劉郁芳誠懇地回答:“你打不過他……”其三,風火連城死之前對楚昭南說:“其實咱們是一種人……”楚昭南的回答實在是酷斃了:“……廢話!”丁寧 仍被寵愛著的徐克 《七劍》本身能說的不多,這是一部長處和短處都如此明顯的電影,讓我覺得有趣的是,這部片子引起的媒體和評論反應與導演間的關系。 毋庸置疑,一個導演的藝術創造力的旺年并不長,其他的時候他要面對漫長的低潮期。這就像在銀行里存錢,一個導演以他那些經典之作為自己在觀眾心里存了一筆好感和信任,之后每拍一部爛片,就是一次向銀行取錢的過程。這樣算下來,徐克以他的《新龍門客棧》、《青蛇》、《笑傲江湖》給自己奠定了大師的地位,雖然這個大師是以劍走偏鋒著稱的。但是這些年來,《順流逆流》、《新蜀山奇俠》已經慢慢地快把這筆存款取完了——我走出電影院,發現《七劍》竟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爛,于是如釋重負。很多觀眾都和我一樣,對于徐克的期待從拍出另一部經典的風格化電影,變成了千萬不要和《十面埋伏》一樣爛。 這是另一種好玩的心理。我們都不太愿意看見徐克拍出栽跟斗的影片,但我們多么惡毒地希望張藝謀的電影越拍越沒法看。《七劍》的好處每個人都愿意看到,中國化的武俠,徐克一如既往地在影片里放入對政治的思考,我們愿意這樣去徐克的電影里找各種暗喻,可見徐克仍然是被影迷所寵愛的。不同于對張藝謀的態度,每次張藝謀的新電影上映,網絡上的影迷就陷入另一種狂熱——去張藝謀的電影里尋找各種bug。同樣是曾經的大師,同樣是如今陷入創作低谷,影迷和評論對兩人的態度卻是如此迥異。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徐克在大家眼里是一個真誠的導演,而張藝謀卻成了投機主義者的代表。 不同的導演在影迷中有著不同的地位,雖然大家都處在下坡期,但如今的張藝謀被眾志成城地幸災樂禍著,王家衛的掌聲共罵聲齊飛,徐克的退步則讓大家都很遺憾。怎樣才能不招人討厭地平緩下坡,每個立志要拍一輩子電影的導演或許都應該去想想。葉清漪 劍比人好看 第一次聽到《七劍》這個名字,想到的不是徐克的《笑傲江湖》,不是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而是馬榮成的《風云》。因為《七劍》的最大看點是若干把“絕世神兵”,并非傳統武俠片“無劍勝有劍”、“草木竹石皆可為兵”的套路。把物器作為故事的核心,這種手法在《風云》等類似的漫畫中倒很常見。 我想,這也許就是更加商業化的徐克,要適應更加年輕化的觀賞群,還要照顧著同期發行的同名漫畫和游戲。 但《七劍》顯然還是徐克的東西,真真切切。俠客雖然站著了,但鏡頭依然在飛。招式雖然實在了,但效果依然很high。邪惡軍團還是那么龐大,但正義之師更強悍了。正義的七人小組,一直對敵人保持著壓制,并且無一人死于非命。 這么爽快的武俠片,已是久未謀面了。多年來,那些多是靠主角纏綿緋惻之死來煽情的武俠片,或人物膩膩歪歪,或情節讓人一頭霧水,其在創作上的失敗,讓觀眾都覺得主角的確該死。看這樣的片子早已讓我麻木,但《七劍》,又讓我找到了那份正義無敵的武俠激情。 不過可惜的是,這150分鐘雖然打得精彩,人物語言卻顯得遜色、欠火候,從幾個主角機械化的對白中,完全看不到深層次的內心世界。只有風火連城這個頗顯心理變態的boss,倒是有更為豐實的對白,也更加被觀眾認同。 此外,屢屢出現的“激情鏡頭”真可謂粗制濫造,說他“粗”、“濫”并不為過——“某男粗魯地撕開某女的上衣,使其香肩半露,然后莫名其妙的幾個鏡頭,結束”——千篇一律,頻繁得讓人驚訝。 雖有種種不足,《七劍》還是成功的,因為徐克把觀眾90%以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七把劍上,七把劍設計得成功,讓人無暇顧及編、導、演的種種失誤,觀眾們不再等著盼著看黎明,而是急切地想把這七劍數個清楚,看個明白。 不管神奇的七把劍是喚醒了人們的收集欲,還是引發了人們的幻想癖,但徐克的各處苦心伏筆的確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希望在《七劍2》中,人們能看到演出得更精彩的七俠和揮舞得更淋漓盡致的七劍。無忌 。
熱心網友
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還是有一些亮點的
熱心網友
影片的畫面接近世界,看來可以沖擊
熱心網友
只看了一部分,感覺一般
熱心網友
挺搞笑的!!不錯!!
熱心網友
孫紅雷的臺詞特別搞笑呵呵
熱心網友
不好啊炒作的
熱心網友
不好看,主要是人物形象很單薄。刻畫得不成功。其次,缺乏經典的細節和臺詞,也是一種缺憾。不過,里面攝影中的某些全景鏡頭,視覺效果很好,如片頭的天山縱馬。
熱心網友
還不錯
熱心網友
還不錯,尤其是音樂,有時間可以去聽聽,很棒!
熱心網友
同感
熱心網友
欺騙我們觀眾呀
熱心網友
說實話,這個片子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不管怎么拍,首先不能把觀眾當白癡。不說你的拍攝手法技巧,光說編劇,故事情節就很多不合常理。首先,小武憑什么三言兩語就能說動很有原則的韓放人?頭領的女兒又憑什么冒著風險幫它們逃走?天山上的的四劍和上山的三個人以前并不認識,憑什么一下山就和一家人一樣成了個小團伙?最搞笑的是抓內賊的時候,內賊暴露了居然一個人就把洞里的所有上百號人都殺光了,如果他有這個本事,何必還要在外面放信號讓風火連成來殺,自己脫逃呢?他把所有人都殺了直接去領功不是更簡單嗎? 最煩自以為是,把觀眾當弱智的片子。
熱心網友
偶晚上看,剛BT完。
熱心網友
不怎么樣
熱心網友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