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熱心網友
詞有點染,柳耆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矣 點染是畫家手法,有些處加點,有些處渲染。這里借來指有些處點明,有些處烘托,點明后用景物來烘托,更有意味。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點明“去去”,就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空闊,三樣景物來烘托,襯出遠別的離情。接下去說:“多情自古仿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里點明“仿離別”,用“冷落清秋節”來渲染,再襯上多情,更覺難堪,所以說“更那堪”。這是一重渲染。再有這句點明在冷落的清秋節傷離別,說“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用楊柳岸,曉風、殘月三樣東西構成一種凄清的意境,來烘托在清秋節傷離別的感情。這是又一重渲染。這里有兩重渲染,顯得感情的色彩更濃重。這樣,先點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 詩里用點染的,像韋應物的《聞雁》:“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點明歸思,用秋雨、雁聲來烘托。岑參《磧中作》:“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點明無處投宿,用平沙萬里來渲染。韋應物《休日訪人不遇》:“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點明詩思很清,用寒流和雪來渲染。全詩的意境都從烘托中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