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按時間順序排列,謝謝
熱心網友
“南京”之名始于六朝 城名經歷過40余次更改 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先后有過幾十個名稱,金陵(春秋戰國)、秣陵(秦、漢)、建業(三國)、建鄴(西晉)、建康(東晉南朝)、丹陽(西晉、東晉)、歸化、白下(唐代)、?N州(唐、宋)、上元、江寧(宋、元、明、清)、集慶(元)、南京(明代)、天京(太平天國)……這在中外歷史上是很少見的文化現象。” “南京地名的頻繁更迭,決不是一種稱謂的簡單變化,它見證了南京歷史的沿革和社會變遷,是一部榮辱興衰的編年史,”原建鄴區地方志辦公室胡老先生也打來電話,“南京遺留下來的地名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她歷經的滄桑歷史,今天仍然沿用的不少地名至少有千年的歷史,體現了石城的歷史面貌和古都特色。南京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在今中華門外建越城起,歷經朝代更替,曲折坎坷,僅城市名稱就有40多次更改,建制演變頻繁,為國內罕見。今天南京市內的建鄴、白下兩區的區名,以及建鄴路、秣陵路、白下路、金陵路、江寧路、集慶路、建康路、升州路的得名,都是源于南京的古稱。從豐富多彩的稱謂中,人們可以領略南京發展演進的歷史軌跡。” 歷史上南京不止一個 市地名辦老專家徐興釗向記者作了精辟的介紹,據考證,早在六朝時期,就有了“南京”(今南京)之名。梁代史學家蕭子顯在《奉合昭明太子鐘山講解》中寫有“嵩岳基舊宇,盤嶺跨南京”,即將石頭城稱為南京了。唐高宗李治應明僧紹第五代孫明崇儼的請求為明僧紹立御碑,親自撰寫碑文:“凌江迥憩,遂屆南京。”這是官方稱石頭城為南京的最早記載。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并改應天府為南京。從那時起,“南京”這一稱謂專指今天的南京,并一直沿用至今。 隨后他又指出,其實,歷史上中國稱“南京”的地方不止一個,位置各異。唐代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舉兵叛唐,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逃避“安史之亂”,便從長安(今西安)匆匆逃到成都,并改“成都”為南京,不到一年,李隆基之子李亨(唐肅宗)奪取了皇位,恢復了成都的原稱。五代時,后唐天成三年(928年),遼國將其屬地遼陽一度命名為南京。后晉天福元年(936年),稱幽州(今北京)為南京。北宋太祖趙匡胤因在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駐扎過,所以在登基即位不久,便將宋州改稱為南京。金天輔年間(1117~1123年)金太祖完顏亮賜平州(秦皇島一帶)名為南京,天會元年(1123年)金太宗完顏晟改開封為南京。 。
熱心網友
我只知道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