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怎么做子彈打木塊的題目啊,我好頭疼啊
熱心網友
高考中常見的“子彈射木塊”類型題及解題思想在分析和解答動量守恒定律應用題時,“子彈射木塊”是常見的類型題之一,若根據物理過程及實質將其分類,則可使問題簡化.按實際中出現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射入、射穿兩類,具體分析如下: 一、 射入類 其特點是:在某一方向上動量守恒,如子彈有初動量而木塊無初動量,碰撞時間非常短,子彈射入木塊后二者以相同速度一起運動. 1、 基礎題型: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向木塊但沒有射穿木塊.求木塊的最大速度? (假定子彈在木塊內所受的阻力恒定). 規律:從運動情況看,子彈在木塊內受到恒定的阻力做勻減速運動,木塊受到子彈的恒力作用做勻加速運動,到二者速度相等時,水平方向的相互作用力為零,木塊速度最大,此后二者一起做勻速運;從規律上看, 子彈、木塊作為一個系統,因水平方向系統只受內力而不受外力作用,其動量守恒。 2、常見的變化、變形題型有: 之一:子彈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射入用輕繩懸掛在空中的木塊,木塊的質量為已知,繩長已知,子彈停留在木塊中,則子彈射入木塊的瞬間繩子的張力是多大? 木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思路:此題是典型的“子彈射擊木塊”題型與圓周運動知識的綜合題目,二者碰撞時間極短,可以近似認為⑴二者在碰撞過程中,木塊無擺動,然后,二者以共同速度做圓周運動,對二者組成的系統應用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⑵在擺動過程中,只有重力作功,機械能守恒。 之二: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向木塊,若木塊并未被射穿且子彈受到的阻力恒定,求:(1)木塊的最大速度? (2)木塊的最短水平長度? 思路:在子彈射擊木塊過程中:(1)當二者的速度相同時,木塊的速度達到最大值, (2)系統的動量守恒,但機械能不守恒,摩擦力與二者相對位移的乘積等于系統動能的減少,其減少量轉化為系統的內能。 之三:邊長和質量已知的方木塊靜止放在足夠大的水平桌面上,方木塊的上表面光滑,在方木塊的左上端邊緣放一個質量為的小鐵塊.讓子彈以某一水平速度擊中木塊并留在木塊內,子彈擊中木塊的時間極短.求:(1)若桌面光滑,當鐵塊從離開木塊落到桌面時,方木塊產生的位移是多大?(2)若桌面與方木塊的下表面的動摩擦因數已知,則方木塊移動的最大位移是多大? 思路:(1)小鐵塊不受摩擦力,當木塊運動時,小鐵塊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不發生水平位移,做自由落體運動, 子彈與木塊組成的系統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統動量守恒. 因子彈擊中木塊的時間極短,子彈打入木塊后,木塊和子彈以共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2)當子彈擊中方木塊到方木塊停止的過程中,方木塊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根據動能定理可求解。��之四:質量已知的小木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滑上一個靜止在光滑地面上質量已知的平板車上, 若小木塊沒有滑出平板車,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已知.求:(1)木塊靜止在平板車上時車的速度? (2)整個系統損失的能量? ��思路(1)此題實際是“子彈射擊木塊”的變形綜合題,只不過子彈變成木塊且在車表面上滑動,木塊受到恒力的作用做勻減速運動,而小車受恒力作用做勻加速運動,最后以共同速度一起向右運動;選向右為正方向,木塊和小車組成一個系統,系統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統的動量守恒.(2)此過程中,整個系統損失的能量從動能的變化可以求得 �� 二、穿透類 其特點是:在某一方向動量守恒,子彈有初動量,木塊有或無初動量,擊穿時間很短,擊穿后二者分別以某一速度度運動。 基礎題型:木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水平射向木塊,若子彈穿出木塊的速度已知 ,求木塊的速度? ��規律:選子彈和木塊為一個系統,因系統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則水平方向動量守恒.選向右為正方向,據動量守恒定律求解。 變形題:(同上例之一題目)子彈射穿木塊后,求木塊的速度和上升的高度?��思路:此題是典型的“子彈打木塊并射穿模型”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從最低點擺到最高點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一般選最低點為零勢能平面,根據機械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其它變形題的思路和原理大同小異。� ��注: ⑴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系統內物體相互作用前后,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 ⑵若系統在某一方向上如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等不受外力,或外力與內力相比可忽略不計,則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⑶系統內各物體的動量變化、能量變化產生的原因歸根到底是系統的內力作用的結果。
熱心網友
建議你買專項練習,如各個擊破等子彈打木塊,無疑是個關于動量,動能一系列知識的典型模型,解這類問題,首先你一定要靈活掌握和運用動量守恒,動能守恒,理解他們的轉換關系;第二,要弄清楚能的關系,動能在什么時候可以轉化成內能,內能在什么范圍內又可以轉化成動能,穿進去的子彈初動能轉化成內能和2者一起運動的動能;穿出的子彈初動能轉化成內能和穿出后,子彈與木快的動能之和,這些產生的內能就是總機械能所損失的能量.掌握了這個基本關系(也是基本模型,任何題目都圍繞我說的這個模型來出題的,換湯不換藥),你就不難解決其他的題目了剛從高考走過來,希望我的經驗能給你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