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鳥嘛,肯定是比蜜蜂還要稍微小一點的啦----沒什么嘛
熱心網友
當然是蜂鳥!老師說的!
熱心網友
蜂鳥
熱心網友
蜂鳥
熱心網友
分布僅限于美洲新大陸,種類集中于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蜂鳥,以體小如蜂和飛翔時發出的振翼聲而得名。在我國的蜂鳥標本,收藏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單位為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系鳥類標本室。 1.形態特征 分類上,蜂鳥隸屬于鳥綱的雨燕目蜂鳥科(Trochilidae),屬種分化較大,有124屬315種。蜂鳥是體型最小的鳥類。體重為2~20g,體長為5.8~21.7cm。例如:紅玉喉北蜂鳥(Archilochus colubris)體重僅有2~3g,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bae)的體長僅5.8cm。蜂鳥中最大的種是巨蜂鳥(Patagona gigas),其體重也只有20g。 蜂鳥體羽羽色多數為藍色或綠色,下體較淡,頭、喉或胸部藍綠色具閃亮光澤,有些種的雄鳥具有羽冠或十分修長的尾羽。雄鳥中,絕大多數為藍綠色,也有的為紫色、紅色或黃色。雌鳥體羽較為暗淡。嘴峰細長,而且長度和形狀變異較大,這與不同種取食不同的花而有所不同。跗跖與腳均細小而短,適于棲息植物的細小枝干上。蜂鳥細長的嘴和管狀長舌,也有利于伸入花的內部取食花蜜。 蜂鳥的肱骨長而粗壯,橈骨和尺骨縮小,與快速振翅的特點有關。同對,較長的肱骨又與腕骨相配合,可以使翅在不同方向運動十分方便。因而,蜂鳥在花叢中取食或向前或向后飛翔,又可以在空中不停振翅,保持空中的位置不動。飛行時,蜂鳥振頻為每秒 22~28次,最高可達到70次。蜂鳥體小,飛翔時兩翅振頻高,體溫也很高(39℃~42℃),新陳代謝的強度大。經測定,蜂鳥的心臟跳動為1260/min,呼吸250次/min。每日所需能量(糖類)等于體重之半。所以,蜂鳥需要不斷取食作為能源的供給。到了夜間,蜂鳥就處于“蟄伏”狀態,體溫也下降到與周圍大氣的溫度相一致。 2.地理分布 蜂鳥的地理分布,在地球上僅限于美洲新大陸。分布從北美的阿拉斯加與拉布拉多斯半島,至南美南端的火地島;東部從巴巴多斯至西部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都有蜂鳥的分布蹤跡。但大多數種集中北緯10°至南緯25°之間。 南美的88屬蜂鳥中,有5屬8種分布于南美西北部海岸線的干旱地帶;41屬119種,分布于南美的熱帶(海平面至1525m);15屬26種則分布于亞熱帶(1525~2580m)4屬僅棲息于亞熱帶低海拔地帶;19屬62種生活在溫帶(2580~3500m);1屬局限于溫帶低海拔地區;還有3屬,分布于高海拔地區。總之,蜂鳥科不同種的地理分布變異很大。例如:褐紫耳蜂鳥(Colibri delphinae)為優勢種,其分布從危地馬拉,直跨至亞熱帶和熱帶的玻利維亞;也有的種,如:叉拍尾蜂鳥(Loddigesia mirabillis)僅僅分布于秘魯溫帶的一個山谷地區。 3.生態習性 蜂鳥的棲息地十分廣泛。從高達4,000m的安第斯山地直至亞馬遜河的熱帶雨林、干旱的灌木林和沿海海岸的紅樹林沼澤地。不同的棲息地中,都滋育著十分豐富的蜜源植物,提供了蜂鳥的食物,以補充其生命的能源。蜂鳥的食物主要是植物花蜜,偶而也吃些小昆蟲或小蜘蛛。當蜂鳥將纖細的嘴伸入花冠中,其頭部、頦部均沾滿了花粉,再到其它花采蜜時,就形成相互傳粉作用。蜂鳥的嘴形不同,有些只適合于在某些種花冠中取食,另外,則在不同種花中采蜜。在植物傳粉,由昆蟲傳粉的屬于較為原始的有花植物,通過蜂鳥傳粉的有長的花冠,往往為紅色,則屬于較高等的有花植物。 蜂鳥的雄鳥和雌鳥都會鳴叫。一般為單音節,持續半秒鐘。捍衛取食領域,發出短促高亢的單音調鳴叫;追趕入侵者,為連續快速的啁啾聲,以驅趕入侵取食領域或擇偶場的入侵者;喚鳴叫,短而簡單,1秒至1秒半,同時連續重復不停。召喚鳴叫不是本能,而是經過學習獲得的。大多數蜂鳥為留鳥,特別是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種類,季節沒有顯著變化,蜂鳥只是追逐不同花的花期,而僅在一個地區內作短距離遷移。少數種可以跋涉千里、萬里,如:紅玉喉北蜂鳥(Archilochus colubris)從北美遷徙到中美的巴拿馬、墨西哥灣越冬;棕煌蜂鳥(Selasphorus rufus),在北部的阿拉斯加繁殖,至南方的墨西哥越冬,遷徙長達3,500km。 4.繁殖習性 蜂鳥為多配性。在繁殖時,由雌鳥單獨作巢、孵卵和哺育雛鳥各項“生兒育女”任務。每窩產卵2枚(偶見3~4枚)。卵為橢圓形白色。兩枚卵的產卵間隔為48h。卵重為雌鳥體重的13%。孵化期為14~23天。蜂鳥的巢,大多數為纖細的小型杯狀,懸掛在水平的小枝干上;也有的在洞穴內作巢,還有的為紡織巢,用蛛絲懸掛在巖石表面或在大型的樹葉上(為棕櫚或樹蕨的葉片上)。蜂鳥的杯狀巢,杯深壁厚,由苔蘚和植物纖維交織而成,這有利于保持卵的孵化溫度以及幼雛的保暖。對于幼雛喂食時,雌鳥盤旋翱翔,將嘴伸入幼雛的喉中,灌注花蜜或小的昆蟲。喂飼時間有20~40天之久。蜂鳥的巢可以長時間使用。一年內可以產2窩,一年內產3窩的十分偶見。雌鳥一年后達到性成熟,雄鳥要在獨立生活數月后,就可以求偶和發出召喚鳴叫。在人工飼養下,蜂鳥壽命長達10年,野外記錄的藍胸蜂鳥的壽命僅有7年。 蜂鳥繁殖季節往往與取食花蜜的花期密布相關。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有2種蜂鳥,都是候鳥,繁殖期為北部的典型季節,即:3~4月,高峰期為5月。另一種紅喉蜂鳥(Calypte anna)為留鳥,繁殖期為1~3月,此時為旱季降雨期,又是花的開放盛期。熱帶和亞熱帶降雨量大的地區,繁殖季節在濕季結束和旱季開始,此時,許多樹木和灌叢紛紛開花。 5.蜂鳥的保護 19世紀對于蜂鳥的生存威脅和影響很大,歐美婦女常常用蜂鳥華麗的羽毛做為帽飾。當時,英國倫敦一個商人每年收購高達400,000張蜂鳥皮。法國巴黎、美國紐約的商人購買蜂鳥皮也十分活躍。現代,對于蜂鳥的生存的主要威脅是對于棲息地破壞,特別是大量砍伐營造耕地農用。對于有些特殊種類,如對于長嘴、體大的蜂鳥,這種蜂鳥的嘴峰與取食一種西番蓮植物共同進化,因而,破壞這種西番蓮的生長,就成為威脅蜂鳥生存的主要因素。此外,蜂鳥所有種作巢,都使用蜘蛛絲。而蛛絲豐富與否,對于蜂鳥繁衍后代和永久生存息息相關。。
熱心網友
當然是蜂鳥了
熱心網友
蜂鳥樓主,加分。
熱心網友
蜂鳥.
熱心網友
蜂鳥蜂鳥因拍打翅膀的嗡嗡聲(humming)而得名,蜂鳥大多生活在中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