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可以睡覺不打呼嚕?這個是一種病嗎?或者怎樣可以抑制?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如果是因為勞累而打呼嚕很正常,采用側臥的睡姿就可以減輕這種癥狀.如果經常這樣,或者已經影響到睡眠了,這就是不正常的,可能是一種病態了,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必要時還得做手術的.

熱心網友

打呼嚕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這一疾病的主要表現。普通打呼嚕者的呼嚕聲均勻規律,一般在平臥位睡眠、勞累或飲酒后出現。如果呼嚕聲響亮而不規律,時斷時續,聲音忽高忽低,就標志著氣道狹窄加重,有氣道阻塞發生,便會引起呼吸暫停。如果呼吸暫停一夜發生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時發生5次以上,患者就會反復從睡眠中憋醒,醫學上將之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睡眠中打呼嚕、張口呼吸、頻繁呼吸停止;睡眠中反復憋醒、睡醒后頭痛、血壓升高;夜間心絞痛、心律紊亂;睡覺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工作能力降低等。有上述表現應及時就醫。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必須通過多導睡眠圖檢測才能夠確診。目前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患者必須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治療:(1) 一般治療:減肥、多鍛煉、側臥位睡姿、戒煙酒、慎服鎮靜安眠藥等。(2) 口器治療:在口腔佩戴相關器具,打開氣道。缺點是患者常不能耐受,應用范圍較窄。(3) 無創通氣治療:睡眠時佩戴鼻面罩呼吸機,輸送一定壓力的空氣,從而消除鼾聲及呼吸暫停。優點是無創、高效,尤其對重癥患者應首選。缺點是費用較高、需長期佩戴。(4) 手術序列治療:包括鼻部重建、懸雍垂腭咽成型、舌骨懸吊、頦舌肌前移等等。缺點是手術創傷大、患者難于接受。(5) 射頻消融微創治療:是近幾年被國際醫療界普遍認可的一種有效治療鼾癥的最新微創技術。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但兩至三成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疾病。資料顯示,人群中打呼嚕的更高達19%。而這些打呼嚕的人中,每4個就有一個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我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至少在4000萬,當中以男性、肥胖、酗酒、吸煙及有服安眠藥習慣人士患病的幾率較大。 許多人對打呼嚕習以為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少經常失眠的人甚至羨慕那些倒下就睡、鼾聲如雷者,他們以為打鼾是熟睡的表現,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表現為打鼾、憋醒、白天嗜睡、晨起頭痛、口干舌燥、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性欲下降、反應遲鈍等,還由于低通氣或呼吸暫停引起反復發作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心肺腦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并發癥——  ★在心血管系統  可致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衰、冠心病;在呼吸系統,可致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間哮喘。多項研究證實,“惡性打鼾”的患者中,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48%,冠心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腦梗死發病率比無習慣性打鼾者高3-10倍。研究提示“惡性打鼾”已成為高血壓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危險誘因;  ★在神經系統   可致腦梗塞、腦出血、老年癡呆癥、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如抑郁癥);  ★在內分泌系統   可致肥胖、兒童生長遲緩等。  ★易致意外   注意力減退,操作和運動完成能力下降,常常導致工傷和車禍事故。  哪些人易得“惡性打鼾”  ①肥胖。  ②上氣道解剖異常。  ③成人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患病年齡可從嬰幼兒到老年人,但老年人群患病率占20%;男性明顯多于女性(約5∶1)。  ④長期吸煙和大量飲酒。  ⑤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癥、糖尿病及垂體功能減退等,神經系統疾病如腦動脈硬化、腦萎縮、小兒麻痹后遺癥或其他神經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等。  凡是有習慣性打呼嚕者可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多導睡眠圖監測”,經過一夜的檢查很容易明確是“良性打鼾”還是“惡性打鼾”,然后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