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3歲,在家里或者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是個活潑、好動的,話又很多的孩子,膽子非常小。可是到了幼兒園就表現的內向、孤僻,不愿和別的孩子玩,經常一個人做在角落里不說話,也不玩玩具,只是多看看、西看看,有時候老師組織孩子們做游戲,他也好像是個旁觀者一樣。更令人擔心的是有一次我問他:寶寶,在幼兒園如果有別的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你怎么辦。他說:那我就重新拿一個玩具吧。我不知道該怎樣教他。有時看見他一個人傻傻的坐在邊上看別的小朋友玩,我不知道該怎么辦,請問能指導一下嗎?

熱心網友

在家活潑好動,在外就膽小的孩子不在少數。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說自己的孩子在家是只老虎,出門是只羊。其實種現象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多帶孩子出去,和更多的人交往,擴大孩子的眼界,增加孩子的知識面,也讓孩子更多地去經歷一些事情,這都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孩子說別人拿了他的玩具,他就再拿一個玩具玩。你覺得這樣的孩子不成器嗎?我反倒覺得孩子有平常心,對事情大方不計較。當然,你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告訴孩子,對于自己應得到的利益,就要努力爭取,不能放棄。如果別人侵犯了自己,要學會自我利益的保護。對于3歲的孩子,不可能教他太深的東西,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相關的故事,比如海盜的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經驗教訓,從而學會維護自己。可以看看下面的資料:造成孩子膽小內向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比如,父母過度限制孩子的活動,不準孩子單獨外出,不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伙伴,造成孩子不合群,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父母過分嬌寵孩子,事事包辦替代,使孩子喪失鍛煉的機會;或者父母過分嚴厲,孩子整日戰戰兢兢。那么對膽小的孩子應該如何幫助教育呢?  1、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余地。  2、端正父母教育態度,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只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3、平時,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她)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她)自己想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4、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增加自信心,敢于參加小伙伴的活動。  5、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交往。可以多帶孩子到各種集體場合,別人表示的對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樂,孩子也會注意與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伙伴多接觸,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平時注意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

熱心網友

每個幼兒都需要得到賞識,而性格內向、孤僻、自卑的幼兒更是渴望受到賞識。他們很容易被他人忽視,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和賞識。要依靠教師的工作條件,賞識鼓勵孩子,比較容易奏效.個人認為,家長應該與老師很好的溝通.精神的物質的.讓老師能夠更關心一下您的孩子,她們的引導應該會有很大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