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為什么發展火箭而不搞航天飛機呢?是因為便宜嗎?但航天飛機比較先進啊
熱心網友
我國為什么不搞航天飛機而搞載人飛船? 世界上最先進的是航天飛機,我國的載人航天為什么不一步到位研制航天飛機,而要研制載人飛船呢?這一問題不僅在載人航天工程論證之初就在業內引起了爭論,而且也是現今許多人的疑問。實際上,這是根據我國國情所做出的戰略決策。 據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介紹,在1992年開始研制載人飛船之前,“863”高技術航天領域的專家們曾為這個問題進行了近5年的研究。一部分專家認為,國外已經有航天飛機了,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的載人航天技術成果和經驗,采取跨越式的發展的途徑,不搞載人飛船,而直接上航天飛機。另一部分專家認為,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載人航天的首要條件,航天飛機雖然技術先進,但是,技術難度極大,風險也就大。同時,研制航天飛機需要的許多復雜技術,有些技術我國當時的技術基礎準備不足,基礎較差,一下子上航天飛機,技術跨度太大。從人類載人航天發展的歷史看,前蘇聯和美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之初,都是從飛船起步的。目前發射最多、用途最廣的飛船是衛星式載人飛船。另一個原因是,研制航天飛機需要巨大的經費投資,巨額投資顯然與我國國情不符。而我國已具備成熟的衛星回收技術,飛船的回收技術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以解決,飛船中許多技術可以借鑒衛星的技術成果和衛星工程研制經驗。經過充分的論證、比較、分析,最后專家一致認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必須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途徑,必須借鑒國外載人航天的經驗和發展道路,即不搞航天飛機,而先從飛船起步。同時,考慮到我國在運載火箭研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應用衛星方面特別是返回式衛星研制領域,已擁有相當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豐富的研制經驗。專家認為,我國完全可以通過努力,一步到位研制第三代飛船——多人多艙載人飛船。 今天,我國經過11年的努力,實現了載人航天的成就表明,我國從飛船起步,實施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正確的選擇,如果不搞飛船而搞航天飛機,不僅投資巨大,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
熱心網友
航天飛機,雖是一種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太空飛行器,但是仍存在不少技術問題難以解決.美國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和"哥侖比亞"號先后爆炸,解體.不久前發射的"發現"號在返回途中也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現在美國已決定過幾年就淘汰航天飛機,正在著手研制新的替代飛行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怎能再發展航天事業呢?
熱心網友
連美搞了這么多年都沒有過關,連連出事,前蘇聯和中國都沒有走航天飛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