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全部!.

熱心網友

二戰期間美國的航母一、美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1919年6月在諾??撕\姽S改裝。三年后,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服役,命名為“蘭利”號,編號為CV-1?!疤m利”號標準排水量提高為11,500噸,速度只有15節。飛行甲板采用全通型,載有飛機34架,沒設升降機。1924年到大西洋艦隊服役。1942年2月27日,“蘭利”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執行運送P-40戰斗機任務時,被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擊沉。二、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美國海軍以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建造進度最快的兩艦“列克星敦”和的“薩拉托加改建,1927年完工,標準排水量為36,000噸。采用了封閉艦首,飛行甲板長270。8米,右側為高大的艦塔和巨大扁平的煙囪,4座203mm雙聯裝炮塔分裝在島上建筑前后,12門單聯127mm高射炮則安排在飛行甲板的前后兩舷。動力為渦爐——電力推動,功率184,000馬力,航速34節,可載機90-120架。與英、日同期幾艘由主力艦體改建的航母相比,列克星敦級更具有現代航母的特征,也是最強的航母。1.列克星頓號  1927年12月正式服役。1941年秋轉入夏威夷珍珠港。12月5日,“列克星頓”號從珍珠港出發向中途島運送飛機,從而躲過襲擊珍珠港。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戰役與第五航空戰隊的戰斗中,至少中了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于當日20時左右沉沒。珊瑚海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航母決斗。2.薩拉托加號1927年11月7日正式服役。1941年4月28日轉入夏威夷珍珠港,隨后參加了防止日本攻占威克島的任務;參加了瓜島戰役的所羅門海戰,擊沉日軍輕型航空母艦“龍驤”號,重創“千歲”號水上飛機母艦。1943年11月5日,與輕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CVL-23 Princeton)號一起空襲太平洋日本占據的臘包爾海軍基地,重創日軍4艘重型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1944年4月27日與英軍航空母艦編隊偷襲了蘇門達臘的日本海軍設施和油庫。1945年1月,編入快速航空母艦對日本的戰斗,參加了1945年的硫磺島和沖繩島的攻占任務,經受過日本自殺飛機的攻擊。戰后,“薩拉托加”號實行“魔毯”(Magic Carpet)計劃,負責運輸軍隊返回美國的任務。1946年7月25日,“薩拉托加”號在經歷了比基尼島核試驗迅速沉沒。 三、美國第一艘以航空母艦為專門設計的航母--“突擊者”號美國第一艘真正以航空母艦為專門設計的航母。被海軍命名“Ranger”號。主要是為軍方提供航空母艦使用的資料,因此“突擊者”號有許多方面都不符合作戰要求。它主要缺點是:遠航和高速航行性能差,水密性不完善,防御裝甲薄等諸多問題。以此“突擊者”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不得不編入二線部隊服役,服役后多數主要用作大西洋飛機運輸艦、護航艦、訓練艦,因此很少參加一線作戰。直到戰后1946年10月18日退役,1947年1月28日被賣出拆毀。四、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約克城級的三艘航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是美國海軍的中流砥柱。僅從中途島一役就可以斷言,她們對二戰的進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艦中只有幸運的“企業”號看到了戰爭的結束,“約克城”號在中途島沉沒,“大黃蜂”號在隨后的圣克魯斯沉沒,但各艦表現出的戰斗精神將永載美國海軍史冊。 1。 約克城號(Yorktown CV-5) 1934年5月開工,1936年4月下水,1937年9月開始服役。1941年初,約克城號與華盛頓號巡洋艦等護衛艦被派往大西洋加強大西洋的護航力量。1941年4月到12月間,約克城號在東海岸和英國之間共往返了四次,并與德國潛艇有少量接觸。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約克城號補充太平洋艦隊,12月16日調往太平洋,并成為新的第17特混艦隊的旗艦,由弗萊切(Fletcher)指揮。 1942年2月1日,17特混艦隊和以企業號為中心的第8特混艦隊兩只艦隊成功襲擊馬紹爾-吉爾伯特群島。這些襲擊對日軍造成的損失不大,但無疑為1942年初黯淡的太平洋注入了一些生氣。 1942年2月14日,約克城號與列克星頓號在珊瑚海匯合。3月10日,從約克城號和列克星頓號上起飛的共104架飛機轟炸了萊城和薩拉莫阿的設施和艦只。這些攻擊使日軍被迫推遲了在南太平洋的行動。 5月1日由弗萊切指揮的約克城號和列克星頓號于進入珊瑚海。5月7日,約克城號和列克星頓號與聯合艦隊第5航空戰隊的翔鶴號和瑞鶴號進行了決斗。翔鶴號遭到重創,瑞鶴號嚴重減員。 1942年5月30日約克城與企業號、大黃蜂號一起執行中途島任務。約克城號共中彈三枚、中雷兩條,傾斜達到25度。66月6日下午,日本伊168號潛艇發射的魚雷擊中約克城號并擊沉了護航的哈曼號。約克城號于6月7日5時30分傾覆沉沒于北緯30°35’,西經177°20’海域。2。 企業號(Enterprise CV-6) 企業號是約克城級航母中的第2艘,1934年7月動工建造,1936年10月下水,1938年5月在東海岸開始服役,1939年4月轉入太平洋服役。企業號綽號“大企(Big E)”,幾乎參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戰役。 企業號在二戰中共獲20枚戰役之星勛章,她于1947年退出現役。第8艘以企業號命名的艦只就是1959年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的戰斗精神與其名字一樣將一直延續下去。 3。大黃蜂號(Hornet CV-8) 約克城級航母的第三艘。與約克城首艦相比艦體和航速稍有增大,水面和水下防護加大。她有3部升降機,首部是開放式機庫,島式上層建筑和煙囪連為一體,形成了美國航母的基本型。 1942年10月26日晨,在瓜島附近的圣克魯斯海域,大黃蜂號和剛維修完畢的企業號與日方第五航空戰隊航母翔鶴、瑞鶴號和瑞鳳號對壘。企業號躲避在暴雨下,全部日機集中突擊大黃蜂號,大黃蜂號的護衛戰機配置得太近,沒能有效保護。大黃蜂號至少中了兩條魚雷和3顆炸彈,又有一架燃燒的日機撞在艦上。受傷后的大黃蜂號由驅逐艦拖帶以8節的速度前進。下午,又受到4次日機襲擊,艦體傾斜14度,梅森艦長下令棄艦。17時許,隨日艦隊的鄰近,護衛的驅逐艦麥斯挺號和安德森號向大黃蜂號發射了9條魚雷和400多發炮彈而后撤離,但頑強的大黃蜂號還是拒絕由戰友的炮火結束自己的命運。20時,日戰列艦隊駛近大黃蜂號,后者還不斷發出爆炸聲。日軍見無法拖帶,又向大黃蜂號發射了4條魚雷,大黃蜂號終于在第二天沉沒。在突擊日艦過程中,大黃蜂號的轟炸機重創了翔鶴號和其護衛艦只。 1942年的約克城級性能: 標準排水量(噸)19,576 主 炮(mm)8x1x127 Mk10 滿載排水量(噸)25,484 長/寬/高(米)246,74/33。38/? 吃水(米)7 軸數(軸)4 載機(架)80-90 動力輸出(馬力)120,400 航速(節)32。5 艦員(人)2,120 續航力(海里/節)12,000/ 15 注:大黃蜂號噸位上有差別。五、“黃蜂”號航空母艦1934年3月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對噸位的限制設計的一艘航空母艦。它的噸位大小和性能與“突擊者”號大抵相同。艦型為約克城級的縮小型,島式上層建筑和煙囪也相應縮小。起初,有用它替代“蘭利”號水上飛機母艦的打算。1940年4月25日服役后和“突擊者”號一道在大西洋服役,中途島海戰后,被調到太平洋作戰。1942年9月25日,“黃蜂”號在南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南海域遭到日本伊-19號潛艇攻擊。其時,它正在為運輸船隊護航。它中了兩雷,航空汽油燃起熊熊大火,并引發了一連串的大爆炸。不久,美國驅逐艦“蘭斯唐尼”號用魚雷將它擊沉。六、輕型航空母艦1.獨立級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海軍急需要航空母艦對付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當時船廠正在大量建造輕型巡洋艦克利夫蘭級(Cleveland),決定抽出建造中的9艘克利夫蘭級來改建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 1942到1943年,9艘獨立級航空母艦全部服役。在太平洋戰爭中,獨立級航母與新服役的埃塞克斯級(Essex)重型航母一起成為太平洋艦隊主角。1944年6月馬里亞納大海戰中,美軍出動6艘埃塞克斯級重型航母和全部9艘獨立級輕型航母,一舉重創日本聯合艦隊。之后所有太平洋大戰中更是所向無敵。該級只有一艘被日本擊沉,“普林斯頓”號(Princeton) 于1944年10月24號被日軍飛機投下一枚250公斤穿甲彈擊中,擊穿飛行甲板和機庫,在主裝甲板爆炸,引起大火并蔓延至機庫。40分鐘后,因大火與濃煙使艦上人員撤離,僅留損管人員與友艦實施救援。最后大火引爆該艦航空魚雷,將艦體炸裂,美軍只好用驅逐艦以魚雷擊沉。該艦也是本級在戰爭中損失的唯一一艘,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后損失和損失最慘(只用一顆炸彈而報廢)的艦隊航空母艦。戰后獨立級不符合搭載噴氣飛機的要求。除3艘外,全部退役拆毀。艦名舷號譯名建造時間完工時間結 果IndependenceCVL-22獨立1941。3。11942。12。311946年在比基尼環礁用于原子彈試驗,1951。1。30于美國西海岸作為靶艦被擊沉PrincetonCVL-23普林斯頓1941。6。21943。2。251944。10。24萊特灣被日本擊成重創后自沉Belleau WoodCVL-24貝勞伍德1941。8。111943。3。311953。9。5租給法國,1960。8。11送回美國,1962。11解體CowpensCVL-25考佩斯1941。11。171943。3。281961年解體MontereyCVL-26蒙特雷1941。12。291943。6。171963年解體LangleyCVL-27蘭利1942。3。161943。8。311951。1。8送給法國,1963。3。10送回美國,1964。7解體CabotCVL-28 卡伯特1942。4。111943。7。241967。9。3賣給西班牙BataanCVL-29巴丹1942。8。311943。5。131959年解體San JacintoCVL-30 圣哈辛托河1942。10。261943。12。151968年解體注:9艘克利夫蘭級:CL-59 Amsterdam、CL-61 Tellahasse、CL-76 New Haven、CL-77 Huntingdon、CL-78 Dayton、CL-79 Wilmington、CL-85 Fargo、CL-99 Buffalo、CL-100 Newark。9艘全部由紐約造船廠改建。2.塞班級仿效獨立級,以巴爾的摩級重巡洋艦為基礎改建的塞班級輕型航空母艦,其外形酷似獨立級,但排水量稍大,和“突擊者”號相仿。兩艦于1943年9月登記注冊,均于戰后建成,在一段時間內被用作飛機運輸艦。后來,又利用它們的寬大飛行甲板和機庫,改建成了指揮艦。塞班Saipan CVL-481946年建成,1975年退役賴特Wright CVL-491947年建成,1977年退役七、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0年6月美國在“兩洋海軍法案”的支持下決定新的建造計劃,定名為埃塞克斯級(Essex Class)航空母艦。由于時間原因,本級航空母艦的設計無大更動,以前兩萬噸的約克城級(Yorktown Class)航母為藍本。1940年度國會批準撥款建造11艘。1942年12月7日,日本用航空母艦偷襲珍珠港,使海軍軍方思想的徹底變化,航空母艦一時成了話題。在太平洋艦隊里,只有4艘航空母艦,要抗衡日本的進犯是很困難的。美國決定優先建造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1942年美國人把原計劃大幅度提高到32艘,全部造船廠停止建造其它大型船只的計劃,優先建造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采用三班流水線建造,還集中力量按照標準設計方案進行批量生產,從而使造船廠能夠很順利采用流水線作業。此外,在鋼型和鋼板、艦上設備、機械以及武器各等方面也都實行了高度標準化。使該級航母的建造周期極大地縮短了,有的“埃塞克斯”級只需14個月便建成服役。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服役奠定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區的勝利,也成為日后建造航空母艦打下基礎。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采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它吸取了先前各級航母的優點,在中部設有升降機,另在甲板左側各有一部垂直升降機,使艦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攔阻系統在艦尾設有9條攔阻索,艦首設有6條(可以在使飛機在艦首降落),能阻攔降落重量達5噸的艦載機。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防護也有了改進。這主要包括:艦體分隔成更多的水密艙室,這種結構使該級艦中的某些艦只在戰爭中雖屢這重創,但沒有一艘被擊沉。如CV-13 Franklin(富蘭克林)在沖繩作戰時受到自殺飛機的撞擊,由于采用水密艙室設計,動力不受影響,事后靠自身動力返回了本土修理。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大型化,使得他有改裝的余地,每一次改裝,都提升他的作戰能力。該級航母實際上建成24艘。原先在1944財年的6艘(CV-50~55)批準后又在次年因戰局被取消未建;另有2艘雖開工建造(“復仇”號(CV-35)和“硫磺島”號(CV-46)),但未建成,隨后被拆卸。二戰期間共有17艘服役,它們是:首艦“埃塞克斯”號(CV-9)、“約克城”號(CV-10)、“勇猛”號(CV-11)、“大黃蜂”號(CV-12)、“富蘭克林”號(CV-13)、“提康德羅加”號(CV-14)、“倫道夫”號(CV-15)、“列克星敦”號(CV-16)、“邦克山”號(CV-17)、“黃蜂”號(CV-18)、“漢科克”號(CV-19)、“本寧頓”號(CV-20)、“拳師”號(CV-21)、“好人理查德”號(CV-31)、“安提但”號(CV-36)、“香格里拉”號(CV-38)和“張伯倫湖”號(CV-39)。戰后建成7艘,分別為:“普林斯頓”號(CV-37)、“塔拉瓦”號(CV-40)、“奇沙冶”號(CV-33)、“萊特”號(CV-32)、“菲律賓?!碧枺–V-47)、“福吉谷”號(CV-45)和“奧里斯坎尼”號(CV-34)。入侵越南、占領巴拿馬、古巴危機都有它的蹤影。1991年隨著最后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退役,埃塞克斯級時代結束了。八、另類的航空母艦1。 二次大戰時期的另一種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1940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批準將一批商船改裝成護航航空母艦。即所謂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面艦只實施攻擊的小型航空母艦。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長島號,根據羅斯福總統的命令,于1941年用“莫麥克梅爾”號貨船改裝而成。護航航空母艦除護航外,還時常擔負運輸船的角色。因航速和裝甲等方面的限制,護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參加與日軍的戰斗,多擔負對岸轟炸和支援任務,然而在1944年10月的萊特灣大海戰中,六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不幸”地撞上最強大的日本水面艦隊——第一機動艦隊,從而展開了一場小狗斗大象般的戰斗。二戰期間,美國憑借雄厚的工業實力,共建造了124艘護航航空母艦,其中有38艘提供給了英國皇家海軍。護航航空母艦艦種代號最初為AVG,后改為ACV,不久又改為AVE 。①長島號(Long Island AVG-1) 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1941年改成、1946年退役。標準排水量:7886噸。總長:150米,寬:21。2米(水線)、 31。1米(最大)。吃水:7。8米。動力:柴油機,單軸,8500馬力。航速:16節。武備:127毫米單管炮1座,20毫米炮2座,76毫米單管炮若干。載機:21架。艦員:970名。②“射手”級(ARCHER CLASS)1941年,美國根據租借法開始實施援英造艦計劃,用C3型標準貨船改建護航航空母艦。射手級共5艘。為:“射手”號,1941年建成;“復仇者”號(Avenger),“欺騙者”號(Biter),“沖擊者”號(Dasher), 均于1942年3月駛離美國。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軍馬” (Charger AVG-30)號未交付,被美海軍留下用作訓練艦。標準排水量8200噸(9000噸),總長150米,寬20。2米,吃水7。1米,柴油機,8500馬力(9000馬力*),航速16。5節(17節),裝1座127毫米炮,2座76毫米炮,10-11座20毫米炮,載機15架,艦員 555名。二戰期間,“軍馬”號一直在切薩皮克灣用于訓練飛行員,1947年退役?!皬统鹫摺碧?、“沖擊者”號分別于1942年和1943年戰沉,“射手”號和“欺騙者”號戰后送還美國。③博格/威廉親王級( BOGUE PRING WILLIAM) 根據1942年計劃,用C3標準貨船改建的護航航空母航。與長島號相比,它的主機改為蒸汽輪機,飛行甲板拓寬,機庫空間擴大,升降機增為2臺。原計劃改造24艘,但實際上只改建了20艘,余外4艘用于桑加蒙級。按同一計劃,還直接建造了20余艘,兩者統稱博格/威廉親王級。該級除留下11艘外,其余被轉讓給英國。 11艘中,1959年退役的有博格、科伯希、拿騷、阿爾塔馬哈、巴恩斯、威廉親王號,70-71年退役的有卡德、科爾、布雷頓、克羅坦號, 布洛克島1944年戰沉。 ④“統治者”級(RULER CLASS) 1943年5月到1944年2月皇家海軍租借的最后一批護航航空母艦,原先屬于美國海軍威廉親王級,共26艘,大小和射手級相似,但裝備有所改善。由于完工時間較晚,除為船隊護航外,還擔任了支援登陸作戰和輔助航空母艦的任務。鑒于美國造船能力趨于飽和,該級艦的改造有14艘由加拿大船廠完成。該級艦計為:“統治者”號(Ruler),“破壞者”號(Ravager),“吹奏者”號(Trumpeter),“巡邏者”號(Patroller), “打眼者”號 (Puncher),“收割者”號(Reaper),“搜索者”號(Searcher),“投石者”號(Slinger),“打擊者”號(Smiter),“演說者”號(Speaker),“跟蹤者”號(Tracker),“痛打者”號(Trouncer),“裁決者”號(Arbiter),“親王” 號(Ameer),“王儲”號(Atheling),“公主”號(Begum), “皇帝”號(Emperor),“皇后”號(Empress), “埃及總督”號(Khedive),“富翁”號(Nabob),“首相”號(Premier),“女王”號(Queen), “印度君王”號(Rajah),“印度女王”號(Ranee),“波斯王”號(Shah),“貴族”號(Thane)。⑤桑加蒙級 1942年用油船改建的護航航空母艦,當時C3貨船船體不足,而戰事的發展又急需護航航空母航??紤]到根據1936年商船建造計劃建造的油船船體較大、航速較快,便將其中4艘改建為桑加蒙級。桑加蒙級建成后即參加盟軍在北非的登陸作戰,從而開創了護航航空母艦作為艦隊航空母艦使用的先例。 桑加蒙 Sangamon ACV-26 1942年建成 1945年退役蘇萬尼 Suwanee ACV-27 1942年建成 1959年退役切南戈 Chenango ACV-28 1942年建成 1959年退役桑提 Santee ACV-29 1942年建成 1959年退役⑥卡薩布蘭卡級 隨著戰局的發展,美國總統羅斯福強調要多造護航航空母艦。為此,海事委員會提出了批量生產的方案,憑借美國工業的強大實力,只1943一年時間,美國船廠便造出了50艘護航航空母艦,并命名為卡薩布蘭卡級。二戰結束后到60年代均陸續退役。在戰爭中共損失了五艘:俾斯麥海號(CVE-95)、利斯康姆灣號(CVE-56)、奧曼尼灣號(CVE-79) 和在萊特灣海戰中損失的甘比爾灣號(CVE-73)、圣羅號(CVE-63)。⑦科芒斯曼特灣級(COMMENCEMENT BAY CLASS) 按油船船體建造的一級護航航空母艦,主要尺寸和外形與桑加蒙級十分相似,煙囪布置在中部偏后的兩舷,島式上層建筑相當簡單。首艦于1943年1月23日登記注冊,1944年11月服役。原計劃建造35艘,二戰結束后有16艘被取消建造計劃,最終完工的為19艘。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已退役。日本鬼子的就不做太多介紹了總共有· 赤城號、加賀號 · 蒼龍級:蒼龍號、飛龍號 | 翔鶴級:翔鶴號、瑞鶴號 · 飛鷹級:飛鷹號、隼鷹號 | 大鳳號、信濃號 · 云龍級:云龍號、天城號、葛城號 【輕型航空母艦】 · 鳳翔號、龍驤號、龍鳳號 · 瑞鳳級:瑞鳳號、翔鳳號 · 千歲級:千歲號、千代田 【護航航空母艦】 · 神鷹號、海鷹號 · 大鷹級:大鷹號、云鷹號、沖鷹號 【水上飛機母艦】 · 若宮號、能登呂號、日進號 · 瑞穗號、秋津洲號、神威號 值得一說的是:誰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母?1918年,英國海軍動工興建“競技神”號航空母艦,1923年7月才完成。它在航母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的島式結構非常成功,由此一舉奠定了現代航空母艦的基本結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競技神”號一開始就按照航母標準進行全新設計。在這之前,世界上的航母都是由戰列艦、重巡洋艦或商船改建的。它采用封閉式艦首和全通式飛行甲板,一個環繞著煙囪的大型艦島配置在艦體右舷,構成了一個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島式上層建筑。由于“鳳翔”號后來放棄了這種結構,“競技神”號實際上是第一艘真正采用島式結構的航空母艦,成為各國航母爭相模仿的標準樣版?!案偧忌瘛碧柕臉藴逝潘渴?0950噸,航速25節,載機20架。后來由于艦載機大小、重量的不斷增加,載機數量減少到15架。它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的艦上配備了強大的火力,4門140mm炮、4門102mm炮和4門47mm炮,主要用于防空作戰,這一點與現代航母注重對空防御如出一轍。1942年4月9日,競技神號在錫蘭島亭可馬里海軍基地附近,遭到日海軍機動艦隊的艦載機擊中攻擊,共命中10彈,很快沉沒。1922年12月,日本帝國海軍也誕生了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傍P翔”號1920年開工,卻搶在1922年底完工服役,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它不是改裝的,也是一開始就按航空母艦來設計的。早在1919年日本即著手此艦的設計,以同時代英國的航空母艦為參考,標準排水量7470噸,航速25節,飛行甲板為168×22。7米,可載飛機21架。由于該艦在航母發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島狀上層建筑,因而被稱為第二代航母。但是經過試驗,日本海軍發現“鳳翔”號的島式結構并不是很合適。由于該艦的飛行甲板比較狹窄,島式建筑在起降時顯得非常礙事。為了保證艦載機的安全起降,日本海軍最后拆除了島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又恢復成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這從發展上講是一種倒退。。

熱心網友

 在中國很多軍事迷的印象中,“蒼龍”號和“飛龍”號似乎應是同一級別的航空母艦。但實際上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級別的航母?!  吧n龍”級“蒼龍”號于1934年11月開工,1937年12月下水。1938年開始,“蒼龍”號開始游弋于中國海域參加侵華行動。“飛龍”級“飛龍”號于1936年7月開工,1939年7月下水服役。“飛龍”號的龍骨比“蒼龍”號幾乎高了4英尺,飛行甲板也更長一些,排水量更大了2000噸,它的島型建筑安置在左邊,而“蒼龍”號卻是在右邊?!  帮w龍”號與“蒼龍”號被編入第二航空戰隊。日本偷襲珍珠港后,由于威克島戰事不利,它們又奉命馳援威克島。此后,空襲荷屬東印度群島、空襲安汶港、攻擊英美荷澳四國艦隊、空襲臘包爾、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空襲芝拉扎港中都有這兩艘航母的身影。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中,“蒼龍”和“飛龍”號相繼戰沉。第二航空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赤城號航空母艦(AKAGI) “赤城”號標準排水量29500噸(公布為26900噸),滿載排水量41300噸,航速31。 7節(公布為28。 5節),搭載91架艦載機,乘員2000人,成為僅次在美國航母“列克星敦”號的世界第2大航空母艦?! 〗涍^1935~1938年的現代化改裝,中層飛行甲板前面的2座雙聯裝200毫米炮撒除了,但保留6座單裝200毫米炮。因經費困難,未能裝備最新式的127毫米高炮,但保留了雙聯裝120毫米炮。艦橋上面和兩舷新裝3座九一式高射裝置,提高了高炮的射擊精度。高炮的炮位雖有提高,但射界依然較小。此外,還新裝了雙聯裝九六式25毫米機關炮14座,分4組,前部2組各3座,后部兩組各4座,各組均增設一個九五式機關炮射擊裝置,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武器的射擊精度。飛鷹級航空母艦(JUNYO) 飛鷹級航空母艦共制造了兩艘:“飛鷹”號和“隼鷹”號?! ”緛碜鳛猷]船設計制造的這兩艘艦船,戰爭爆發后被海軍接管并被改裝成航空母艦。由于是中途改裝,航母的各個部件大都沒有達到合格水平;它在戰時服役的速度甚至從沒超過23節(理論航速25節)。正因為這種原因,飛鷹級航空母艦不能跟隨日本的高速艦隊進行機動;不過為航速27節的“大和”戰艦擔任護航還算稱職。飛鷹級航空母艦參加了中途島、瓜島、馬里亞納群島、萊特灣等一系列海戰,其中“飛鷹”號在馬里亞納戰役中被美軍潛艇擊沉,“隼鷹”號幸存到戰后,被美軍解體。 加賀號航空母艦(KAGA) "加賀”號是侵華海軍的主力。1932年第一次淞滬會戰時,“加賀”號就與“赤城”號一起對守軍實施轟炸。2月22日和26日,“加賀”號的數架艦載機分別轟炸了蘇州和杭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加賀”號配合陸軍更加瘋狂地空襲上海、南京、南昌、成都等中國大陸城市。1932年8月15日,“加賀”號約30架艦載機企圖空襲中國空軍學?!a橋機場。被中國21架飛機攔截,結果日機被擊落13架,是為“八·一五空戰”。其后,“加賀”號轟炸的目標還擴展到廣州白云機場和廣州市區。1939年后,加賀號返回本土。   截止1941年12月,“加賀”號航空母艦在日本諸重型航母中排行第一。它與“赤城”號組成當時世界上最具攻擊力的航母編隊-第一航空戰隊:無論在飛機數量上或是在飛行員的飛行經驗上,它們都出類拔萃。翔鶴級航空母艦(SHOKAKU)  翔鶴級“瑞鶴”號于1937年12月開始建造,1941年8月下水服役;同級瑞鶴號于1938年5月開始建造,1941年9月下水服役。這種排水量29800噸,長844英尺10英寸,高85英尺4英寸,寬29英尺1英寸,航速34節,載機84架,乘員1660人的航母,組成了第五航空母艦戰隊,成為了二戰日本海軍的中堅之一。  中途島海戰后,“翔鶴”、“瑞鶴”號成了日本海軍的唯一利刃(大型航空母艦),并改稱第一航空戰隊。瓜島附近雖發生一系列海戰,沉船無數,這兩艘航母卻未被擊沉。此間,“翔鶴”號再次被重創;不過,它們也擊沉了屢立奇功的“大黃蜂”號、“黃蜂”號,輕創“企業”號。美軍可謂對它們恨之入骨?! ‰S著山本的死亡,“翔鶴”、“瑞鶴”的好運也到了盡頭。1944年6月19日馬里亞納??諔鹬?,屢次受創卻屢次不沉的“翔鶴”號被“大青花魚”和“棘鰭”號潛艇盯上?!凹挕碧柊l射的魚雷擊中了“翔鶴”號,引起艦體燃油爆炸而沉沒。 ?。保梗矗茨辏保霸拢玻等罩形?,一支由200余架艦載機組成的突擊機群,出現在日本北路艦隊航空母艦集群的上空。沒有艦載機的航空母艦編隊徒勞地用防空火網保護自己,在彈雨雷跡間閃躲,但不消一刻,一艘航母被重創,一艘航母被三條魚雷擊中而沉沒。被重創的是輕型航母“瑞鳳”號,午后,又一組突擊機群擊沉了這艘奄奄一息的航母;沉沒的那艘,則是日本海軍的驕傲-翔鶴級“瑞鶴”號航空母艦。。

熱心網友

網站里有的是.

熱心網友

☆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1月22日,日本海軍的機動部隊在擇捉島的單冠灣集結完畢,它的目的是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重要基地--珍珠港。六艘大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翔鶴”號、“瑞鶴”號、“蒼龍”號、“飛龍”號在十余艘其它艦只的配合下,悉數披掛出征。   12月7日6時15分,由49架水平轟炸機、40架魚雷轟炸機、51架俯沖轟炸機和43架零式戰斗機共183架飛機組成的第一攻擊從六艘航母上起飛,向珍珠港撲去。7時40分,日機0在美國海軍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投入攻擊。大約一個小時之后,第二波81架俯沖轟炸機、54架水平轟炸機和36架零式戰斗機共171架飛機又接踵而至,這次攻擊同樣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   這次由航母“一手操辦”的大偷襲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戰果。美軍共有4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艘油船被擊沉,另有多艘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被重創,總計損失艦艇40余艘,被毀飛機450架,陣亡2409人,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日軍付出的代價是微不足道的,僅僅損失艦載機29架。   日軍偷襲珍珠港大獲全勝,繼英軍奇襲塔蘭托之后又一次體現了航空母艦的巨大威力,它徹底摧毀了各國海軍殘存的“大炮巨艦”至上的陳舊觀念,航空母艦也由此取代戰列艦成為現代海戰的主角。時至今日,航母的海上霸主地位仍無可動搖。   ☆ 大戰珊瑚海   珍珠港偷襲得手后,日本海軍繼續南下,準備攻占莫爾茲比港和圖拉吉島,從而控制珊瑚海,孤立澳大利亞。而遭到打擊的美軍為了給日軍還以顏色,不顧兵力不整,毅然決定向日軍發起反擊。 1942年5月7日,美軍“約克城”號航母的艦載偵察機發現了日本海軍機動部隊。上午9時,美軍24架魚雷機、36架轟炸機和16架戰斗機從“列克星敦”號航母起飛。11時整,美軍飛機開始集中攻擊日軍“祥鳳(Shoho)”號輕型航母,該艦被命中13枚炸彈和多枚魚雷,于11時35分沉沒。美軍在太平洋海戰中首開記錄,為珊瑚海海戰揭開了序幕。   5月8日,美軍從“約克城”號和“列克星敦”號上起飛了81架艦載機,分為5個波次向日軍航母艦隊發起攻擊。但密云和暴雨遮住了日軍艦隊,直到10時50分,美軍才發現了“翔鶴”號。7分鐘后,美軍轉入進攻。一番激戰后,“翔鶴”號被擊傷,喪失了作戰能力。 幾乎與此同時,早些時候從“瑞鶴”和“翔鶴”號上起飛的日軍艦載機也向美軍航母發起了攻擊。這場角逐的結果是“約克城”號和“列克星敦”號均受重創,后者艦體發生了大爆炸,最終沉入太平洋。遺憾的是,日軍未能抓住有利時機擴大戰果,“約克城”號得以幸免。   珊瑚海大戰是航空母艦之間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交戰雙方在大約1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飛行員,雙方自始至終沒有見面,開創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嶄新形式。   ☆ 決戰中途島   中途島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但卻是美軍的前哨陣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日軍意欲奪取中途島,并尋機誘殲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日本海軍第一機動部隊擁有“赤城”、“加賀”、“飛龍”、“蒼龍”4艘大型航母,而美軍只剩下了“企業”號、“大黃蜂”號和負傷的“約克城”號3艘航母,實力對比有利于日軍。然而,最后的結果對日本海軍而言卻是災難性的。   日軍的致命錯誤是對敵情判斷不明和指揮官決策失誤。它先是無法確定美軍艦隊的準確位置,后又不能確定艦隊中是否含有航母。為了收回襲擊中途島的己方飛機,它又耽誤了攻擊飛機的出擊,喪失了千金難買的寶貴時間。當然,美軍俯沖轟炸機飛行員不惜性命的誓死攻擊也是美軍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1942年6月5日上午9時40分到10時12分,美軍共起飛了41架魚雷機向日本艦隊發動了第一波攻擊,但在付出了被擊落35架的代價后卻一無所獲。就在日軍為之歡呼時,美軍第二攻擊波--俯沖轟炸機殺到了,時間是10時24分。日軍航母大難臨頭了,“赤城”、“加賀”、“蒼龍”三艘帝國海軍的精華轉瞬化為烏有。 僅剩下的“飛龍”號航母向美軍發動了瘋狂的反撲,美軍的“約克城”號航母被重創,在6月7日早上沉沒。但“飛龍”號自己最后也沒有逃脫覆滅的下場。在被命中4枚炸彈后,“飛龍”號被日本海軍自己發射魚雷擊沉。   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是世界海戰史上一場空前絕后的航母大戰。雙方對航母的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美軍最終以損失1艘航母的代價擊沉了4艘日軍大型攻擊航母,更為嚴重的是,日軍失去了大批富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這個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太平洋戰場的形勢從此發生逆轉,戰爭勝負的天平開始向美軍傾斜?! 睢●R里亞納獵火雞   1944年初,節節勝利中的美軍急欲為B-29“超級空中堡壘”尋找一個理想的中繼機場,以便展開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而馬里亞納群島正是一個絕好的地點。這一次,已經進入戰時體制的美軍一下子出動了15艘航母,而日軍在這一地區只有9艘航母,實力明顯弱于美軍。   但是,馬里亞納對日本的關系太重大了,日本海軍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與美軍決一死戰。6月17日,美軍第58特混艦隊承擔了主要作戰任務。它又分為4個航母大隊,,共轄有“大黃蜂”號、“約克城”號、“貝勞·伍德”號、“邦克山”號、“黃蜂”號、“蒙特里”號、“卡伯特”號、“企業”號、“列克星敦”號、“圣賈辛托”號、“普林斯頓”號、“埃塞克斯”號、“蘭利”號和“考佩斯”號14艘航母。日軍的兵力為“瑞鳳(Zuiho)”號、“千代田(Chiyoda)”號、“千歲(Chitose)”號、“大鳳(Taiho)”號、“瑞鶴(Zuikaku)”號、“翔鶴(Shokaku)”號、“飛鷹(Hiyo)”號、“隼鷹(Junyo)”號和“龍鳳(Ryuho)”號9艘航母。 6月19日上午,日軍艦隊搶先出動4波共計326架飛機起飛攻擊美軍。但就在日軍旗艦“大鳳”號進行起降作業而無法做反潛機動時,美國潛艇“大青花魚”號發射的一枚魚雷命中了它的右舷。由于汽油蒸氣外泄,該艦的腹部接二連三發生了大爆炸。禍不單行,12時30分,美國潛艇“棘刺”號又一次突破了日艦隊由驅逐艦組成的外圍警戒圈,向正在回收飛機的日艦“翔鶴”號發射了6枚魚雷,其中命中3枚。“翔鶴”號發生了一連串大爆炸,象一口活棺材一樣飄浮在洋面上。更為不幸的是,日軍的4個攻擊波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美軍航母安然無損不說,自己出擊的326飛機竟然被擊落315架,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戰斗中,美軍飛行員欣喜地喊道:“這就象古代的獵火雞呀!”“馬里亞納獵火雞”由此得名。 16時20分,美軍特混艦隊開始發起反攻。10分鐘內,85架戰斗機、77架俯沖轟炸機和54架魚雷機分別從6艘大型航母和5艘輕型航母上騰空而起,迎著夕陽飛向日軍艦隊。毫無還手之力的日軍拼湊出75架飛機起飛迎戰,但已無法阻止士氣正盛的美軍。攻擊大約持續了20分鐘,日軍航母“飛鷹”號被擊沉,其余多艘被擊傷。      大戰結束,日軍總共被擊沉3艘航空母艦,損失飛機400余架。從此,日本海軍日暮窮途,再也沒有力量同美軍航空母艦進行正面較量。雖然是2艘潛艇直接取得了戰果,但毫無疑問,美國航空母艦才是這場海戰的真正主角,它們攻守兼備,作出了極為出色的表演。   ☆ 戰火中的航空母艦   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憑借本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軍工生產能力,在二戰中走的是大批量建造大型攻擊航母的道路。它所改裝的一些輕型航母主要擔負防空和反潛任務。 在羅斯??偨y的大力支持下,美國決定在1940財年建造11艘、1941財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級大型航母。但由于各種原因,最后只有5艘航母開工。珍珠港一戰使美國徹底清醒過來。美國政府和國會做出了加快建造“埃塞克斯”級的決定。計劃在1942財年造10艘、1943財年造3艘、1944財年造6艘。“埃塞克斯”級由此成為二戰中美國海軍的主力航母。它的基本性能是,全長265。79米,寬28。35米,標準排水量27200噸,滿載排水量34800噸,最大航速32。7節,15節時續航力15000海里。其飛行甲板長約262米,寬約29米,載機100-103架。編制艦員3442人,其中軍官382人。   “埃塞克斯”級航母裝有127mm高炮12門,并裝有40mm高炮32門(或68門)和20mm高炮46門(或55門)。它的防護能力也有很大增強,艦體被分為更多的水密隔艙。堪稱奇跡的是,在激烈的太平洋戰場上,該級航母雖屢受重創,卻沒有一艘被擊沉。該級航母最后建成24艘,其中17艘在二戰期間服役,7艘在戰后服役。 與此同時,美軍并沒有放棄輕型航母,它用“克利夫蘭”級巡洋艦改裝了9艘“獨立”級輕型航母。該級航母各艦之間不盡相同。以戰績最為顯著的“卡伯特”號為例,其標準排水量10662噸,滿載排水量14750噸,航速31節,15節時續航力13000海里。飛行甲板長約166米,寬約22米,載機30架,艦員1569人。艦上載有127mm炮2門,40mm高炮16門,20mm高炮10門。   至1945年初,美國已經建成服役的航空母艦達到52艘,正在建造中的有18艘,顯示了美國強大的國力和建造能力。   與美國相比,日本的工業能力就差得太遠了,在大型航母的建造上它是絕對拼不過美國的。因此,它只能走一條以改裝為主、少量建造為輔的道路。它先后利用潛艇供應船、水上飛機母艦和豪華郵船改裝了“祥鳳”號、“瑞鳳”號、“龍鳳”號、“千歲”號、“千代田”號、“大鷹”號、“沖鷹”號、“云鷹”號、“飛鷹”號、“隼鷹”號、“神鷹”號和“海鷹”號航母。這些航母的艦載機一般在30架左右,作戰能力不是很強。 日本航母改裝的代表作是超級航母“信濃(Shinano)”號。該航母由“大和”級戰列艦改裝而成,標準排水量即達62000噸,這一記錄一直保持到二戰結束后很長時間。它的航速為27節,18節時續航力10000海里。 其飛行甲板長約256米,寬約40米,可載飛機42-48架。艦上有127mm炮16門,25mm高炮145門,艦員2400人。它的最大特點是防護能力強,其飛行甲板的裝甲厚度為75mm,其上還有厚200mm的鋼筋水泥層,據稱可抵御500千克航空炸彈的攻擊。不幸的是,對它的攻擊來自水下。1944年11月28日,“信濃”號首次出航從橫須賀港駛往吳港。次日凌晨3時16分,美國潛艇“射水魚”號向它連續發射了6枚魚雷,有4枚擊中了該艦右舷。由于艦上損管人員缺乏實際經驗,搶修不力,這艘花費6年時間苦心建造的巨艦,在完工后不到10天的首航中就葬身海底,成為世界海軍史上最短命的航空母艦。 在改裝的同時,日本海軍也沒有放棄建造真正的航母,其中就有日本海軍最大的航母“大鳳(Taiho)”號。該艦水線長253米,寬22。7米,標準排水量29300噸,滿載排水量34000噸,航速33噸,18節時續航力10000海里。飛行甲板長約257。5米,寬約30米,載機63架。艦上裝有100mm炮12門,25mm高炮66門,艦員1649人。為了對付俯沖轟炸機的進攻,“大鳳”號的飛行甲板有非常強的防護裝甲。它在日本海軍中還最先采用了封閉艦首,極大提高了適航性和耐波性。 中途島海戰之后,日本海軍對大型航母的需求越發迫切,于是以“飛龍”號為藍本建造了3艘“云龍(Unyru)”級航母:“云龍(Unyru)”號、“天城(Amagi)”號和“葛城(Katsuragi)”號。該級艦全長227。35米,寬22米,航速34節,18節時續航力8000海里。其中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載機65架。艦上裝有127mm炮12門,25mm高炮93門,艦員編制1100人。   從日本海軍的第一艘航母“鳳翔”號算起,至二戰結束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艦,其中專門設計建造的為10艘,改裝的為15艘。與美國比起來,這個數字太可憐了。。

熱心網友

【美國太平洋艦隊】 【艦隊航空母艦】 · 蘭利號(CV-1) · 列克星敦級:列克星頓號(CV-2)、薩拉托加號(CV-3) · 突擊者號(CV-4) · 約克敦級:約克敦號(CV-5)、企業號(CV-6)、大黃蜂號(CV-8) · 黃蜂號(CV-7) · 埃塞克斯級:共24艘 · 獨立級:CVL22-CVL30,共9艘 · 塞班級:CVL48-CVL49,共2艘 · 中途島級:CVB41-CVB43,共三艘 【護航航空母艦】 · 長島號(AVG-1) | 軍馬號(AVG-30) · 桑加蒙級:ACV26-29,共4艘 · 博格/威廉親王級(共40余艘,美海軍留用11艘) · 卡薩布蘭卡級:ACV55-57,CVE58-104,共50艘 · 科芒斯曼特灣級:CVE105-123,共19艘 日本聯合艦隊 【艦隊航空母艦】 · 赤城號、加賀號 · 蒼龍級:蒼龍號、飛龍號 | 翔鶴級:翔鶴號、瑞鶴號 · 飛鷹級:飛鷹號、隼鷹號 | 大鳳號、信濃號 · 云龍級:云龍號、天城號、葛城號 【輕型航空母艦】 · 鳳翔號、龍驤號、龍鳳號 · 瑞鳳級:瑞鳳號、翔鳳號 · 千歲級:千歲號、千代田 【護航航空母艦】 · 神鷹號、海鷹號 · 大鷹級:大鷹號、云鷹號、沖鷹號 【水上飛機母艦】 · 若宮號、能登呂號、日進號 · 瑞穗號、秋津洲號、神威號 。

熱心網友

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