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的大股東據說是日本人,到底是不是呢?

熱心網友

是日本人給了風險投資。但是不能說是大股東。

熱心網友

新浪從四通利方時代的歷史就是明明白白的。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全球公開的新浪股東名單中,沒有一個股東是日資的。以前關于新浪是日資企業的所有傳言,都不符合事實。其中一些傳言不僅嚴重失實,而且可以說是非常惡毒的。這些傳言和謠言,使新浪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這個損失是無法估算的。 ——幾年來,針對新浪最“危險”的一篇文章中提到,Sina在日語羅馬字里就是“支 那”,是部分日本人對中國帶有侮辱性的稱呼,新浪由此便成為“有損民族情感的網站”。 ——但真實的情況是,Sina是新浪前身之一華淵資訊公司的英文名稱。當時華淵旗下的網站叫 。Sina是Sino(印度語中“中國”之意)和China的合拼,取意“中國”。中英文結合起來,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為全體華人服務的網上世界”,與日語的“支那”毫無關系。官方澄清: ——“Sina的發音與日本'支 那'發音'西納'確實相近。但因為發音相近就認定Sina就是日語中的'支 那',也太牽強附會了,”新浪資深副總裁陳彤陳彤說,“因和'支 那'發音相近就應改名也沒道理。'手紙'在中文里一般是指廁紙,但在日語里是'信'的意思。難道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就要把'信'的稱謂改變嗎?” 在新浪公開其股東名單后,眾多媒體記者隨即進行了查詢。在前十大機構投資者中,僅有3家股權比例超過5%。10家機構投資者和10家共同基金投資者合計持股63%,在股東中并無日資企業。   “包括所謂新浪不報'七七事變'的消息,不報道日本人在珠海買春事件的消息,都是無中生有的說法,”陳彤說,“沒有任何一次與日本有關的新聞,新浪沒有報道過,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捕風捉影地說新浪和日資企業有關并不是問題的關鍵。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人不惜挑起民族和國家矛盾,用心更為陰險,”陳彤說起這一點來憂心忡忡,“有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網絡上故意發一些仇視中國人或者仇視日本人的言論,煽動不理性和不健康的民族情緒。新浪只不過湊巧因為在網絡媒體中的影響和具有公眾效應,在這時往往容易成為被人利用的靶子。有時候為了證明我們沒有不關注的嫌疑,對這些言論在處理上不得不特別醒目,結果很可能正好掉入別人的陷阱。 ——今后,新浪作為一個網絡新聞媒體仍不可避免地會遭遇這樣的問題,希望所有熱愛祖國的網民都能理性地看待一些事情,不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