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冠心病的飲食治療 (1) 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2) 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
熱心網友
●冠心病的飲食治療 (1) 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2) 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克~400克。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于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不可一日吃數個雞蛋。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 (3) 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4) 飲食宜清淡、低鹽。對合并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5) 要多吃一些保護性食品。如洋蔥、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帶、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員發現大蒜和洋蔥含有精油,這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種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體重1克的標準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體重2克的標準吃生洋蔥,就可以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適量飲茶可防治冠心病。茶葉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能有效的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可直接興奮心臟,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 (6) 供給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含鎂豐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類及豆制品、枸杞、桂圓等。鎂可以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對血小板起穩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含鉻豐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類、干酪、紅糖等。鉻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泄。動物實驗證明,微量鉻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降低膽固醇。含鋅較多的食品有肉、牡蠣、蛋、奶。科學家認為鋅銅比值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奶類、豆制品,海產品如蝦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鈣含量增加,可預防高血壓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癥。當增加鎂的攝入時,上述癥狀可得到緩解,甚至消除。提高人們在鈣的攝入量時,也就增加鎂的攝入量。含硒較多的食物有牡蠣、鮮貝、蝦皮、海蝦、巴魚等。補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于心臟。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凡綠色蔬菜或黃色蔬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維生素C能夠影響心肌代謝,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加,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而排出體外。獼猴桃、柑桔、檸檬和紫皮茄子含有豐富維生素C,應多吃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 (7) 忌煙酒和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應當戒煙,減少飲酒量,當合并高脂血癥時,應避免飲酒。并應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黃、肥豬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內臟、黃油、豬油、牛油、羊油、椰子油。 ●冠心病的食物選擇 冠心病病人在日常飲食中還應注意選擇以下具有降低血脂、血壓和膽固醇作用的食物。 (1) 燕麥:含蛋白質15%、脂肪9%,且富含亞油酸、燕麥膠和可溶性纖維,常食可降低膽固醇,可使過高血糖下降。 (2) 玉米:玉米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脂肪中亞油酸含量高達60%以上,還有卵磷脂和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防止腦細胞衰退的作用,有助于血管舒張,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 (3) 蕎麥:蕎麥中含有蘆丁、葉綠素、苦味素、蕎麥堿以及黃酮物質。蘆丁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黃酮類物質可以加強和調節心肌功能,增加冠脈的血流量,防止心律失常等作用。 (4) 大豆和花生: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堿的纖維素,具有減少體內膽固醇的作用。花生含有多種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可防止冠脈硬化。 (5) 洋蔥:洋蔥含有刺激溶纖維蛋白活性成份,能夠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能夠對抗體內幾茶酚胺等升壓物質以及促進鈉鹽排泄等作用。實驗證明,冠心病患者每日可食用100克洋蔥,其降低血脂作用較好。 (6) 生姜:生姜中主要含有姜油,姜油中的有效成份是油樹脂和膽酸螯合物,能夠阻止膽固醇的吸收,并增加膽固醇的排泄。生姜中的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等,可促進血液循環。 (7) 大蒜:大蒜中含有大蒜精油,精油中含有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對血脂過高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大蒜還具解毒功能,每日食用大有好處,除消炎解毒外,還有預防癌癥的功能。 (8) 甘薯:甘薯含有豐富的糖類,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可提供大量的粘多糖和膠原物質,這類物質能夠有效的維持人體動脈血管的彈性,保持關節腔的潤滑,防止腎臟結締組織萎縮。常吃甘薯能夠防止脂肪沉著,動脈硬化等。 (9) 茄子: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紫色茄子還含有維生素PP。常吃茄子可以防止膽固醇升高,茄子纖維中含有皂草堿,可增加微血管的彈性。 (10) 胡蘿卜: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多種營養素,實驗證明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因此而具有降血壓、強心等效能。 (11) 芹菜:芹菜主要含有揮發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壓、鎮靜、健胃、利尿等作用。 (12) 韭菜:韭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揮發性精油和含硫化合物,能夠促進腸蠕動,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13) 菇類和食用菌:蘑菇等食用菌富含蛋白,低脂肪,不含膽固醇,具有明顯的降脂降壓作用。黑木耳能夠防止血栓形成,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14) 藻類:海帶、紫菜、海蜇、石花菜等,均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褐藻酸鹽類具有降壓作用;淀粉類的硫酸酯具有降脂功能。 (15) 山楂:山楂含有三萜類黃酮類、金絲桃堿等成份,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降壓作用,又有擴張血管,促進氣管纖毛運動、排痰平喘功能。 (16) 茶葉:經常飲茶能夠加強毛細血管韌性,促進甲狀腺功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調整膽固醇與磷脂比值等,能夠防治動脈硬化,增強心臟收縮,加快心率,改善心肌功能。 ●冠心病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牛奶(維生素AD鮮牛奶250毫升、白糖5克)火腿腸(火腿腸50克),熗拌小菜(胡蘿卜75克、芹菜25克) 加餐:水果1個(鴨梨200克) 午餐:紅燒魚(草魚100克),香菇油菜(香菇50克、油菜150克),饅頭(標準粉125克) 晚餐:砂鍋(豆腐100克,瘦豬肉50克,海米10克,白菜200克、粉絲15克),米飯(大米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30克,鹽6克。 以上食譜含熱能20602千卡(8600千焦耳)。 ●冠心病食療方 (1)韭白粥:韭白30克,粳米100克。韭白洗凈,粳米淘凈。韭白、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早、晚餐食用。 (2)玉米粉粥: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粳米洗凈,玉米粉放入大碗內,加冷水調稀。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九成熟,將玉米粉糊倒入,邊倒邊攪,繼續用文火煮至玉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早、晚餐食用。 (3)木耳燒豆腐: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蔥、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適量。將鍋燒熱,下菜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豆腐,煮十幾分鐘,再下木耳翻炒,最后下辣椒、花椒、蔥、蒜等調料,炒勻即成。(4) 芹菜紅棗湯: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每日2次。 (5) 山楂玉面粥:紅山楂5個,去核切碎,用蜂蜜1匙調勻,加在玉米面粥中服食。每日服1~2次。 (6) 海帶粥:水發海帶25克,與粳米同煮粥,加鹽、味精、麻油適量,調味服食。每日早晨服食。 (7) 菊花山楂飲: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水煎或開水沖浸,每日1劑,代茶飲用。 (8) 檸檬玉面粥:檸檬1個,切成片,用蜂蜜3匙漬透,每次5片,加入玉米面粥內服食。每日服2次。 (9) 海藻黃豆湯:昆布、海藻各30克,黃豆150~200克,煮湯后加適量調味品服食,適用于冠心病并高脂血癥、高血壓者食用。 (10)大蒜粥: 紫皮蒜30克,置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蒜瓣,再將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好后,將蒜再放入粥中略煮。可早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