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民主制度只存在于國家內部,國家之間沒有任何制度約束,只有協議.最高利益還是國家利益,而不是全球利益.任何制度的實行都必須有強制力量來保證,聯合國并不具備這些特征.這些因素導致聯合國的內部官僚狀況嚴重,急需改革.
熱心網友
被大國利用的地方。
熱心網友
㈠ 聯合國的建立,發展及其作用(1) 聯合國的建立。1945年4月25日在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憲章》制憲會議,6月26日參加會議的51國簽署了《聯合國憲章》,10月24開始,聯合國正式成立。(2) 聯合國的發展。聯合國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間最大的一個國際性組織。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的友好關系”,“促成國際合作”等。聯合國應遵循下列原則:各國主要平等,各國以和平方法解決國爭端,會員國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侵犯他國的領地主動權,不得干涉上屬于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的事件。在聯合國建立以后的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時在,其性質遭到霸權主義大國的扭曲。他們把聯合國變成大國操縱下的表決機器,甚至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發動侵朝戰爭。70年代以來,隨著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參加,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F在聯合國已有185個成員國,第三世界國家占78%以上。(3) 聯合國的作用。積極推進非殖民化的運動,支持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自決和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緩解國際沖突,防止緊張局勢惡化;推動世界裁軍運動的發展;在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在解決人類面臨的眾多問題,例如環境、人口、生態、資源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聯合國應該發揮作用,尚沒有充分發揮出來。(4) 聯合國的主要機構。聯合國是主要。的審議機構,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個成員國有一個投標權,大會每年舉行一次,主要討論有關維護國際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合作的問題,并向安理會提出建議。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是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現由美、英、法、中、俄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理事國組成。它做出的決議,全體會員國應該接受并行。常任理事國對任何非程序問題擁有否決權。(二)其他國際組織的作用 一般來說,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朝著規范化、發主動化發展的橋梁和紐帶。它的基本功能與最高目標,就是直轄市有關力量之間的,處理好獨立和聯合,競爭與合作的關系,促進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發展。。
熱心網友
樓上此言差矣。聯合國并非是管理各國的一個機構,而是起到一個交流和協調的平臺,是平衡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一個機構,類似于一些民間組織的協會之類,只不過它是由各國政府組成、參與的一個組織。國際周刊:聯合國的作用不可替代(轉貼) 60年前的10月24日,人類歷史上最具規模、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誕生了?;仡櫬摵蠂?0年的滄桑歷程,人們對于聯合國的發展、改革和未來充滿著期待。在本期國際周刊中,讓我們借聯合國的60歲誕辰,一起走近聯合國、展望聯合國?! ÷摵蠂饔貌豢商娲 ≈袊摵蠂鴧f會會長、前聯合國副秘書長 金永健 聯合國走過了風風雨雨60年,客觀地說,聯合國既取得過輝煌的業績和成就,也有挫折和不足,但是其作用是難以替代的。作為一位長期從事多邊外交、曾在聯合國工作多年的外交官,我對于這一點感受非常深。 首先,減少了局部戰爭和避免了世界大戰。正如聯合國改革名人小組在其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倘若沒有聯合國,1945年之后的世界可能更為血腥。20世紀下半葉,國家間戰爭少于上半葉。對此,聯合國功不可沒”?!堵摵蠂鴳椪隆匪_立的新型國際關系準則、維和行動、調停斡旋和強制措施對遏制沖突的爆發以及結束和緩解已經爆發的沖突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诙?,根除了殖民主義制度。聯合國成立時只有51個成員國,如今增加到191個,新增成員國大多為原來被奴役和壓迫的殖民地,使聯合國真正成為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延續了數百年的黑暗殖民統治,在20世紀下半葉被徹底打破。這無疑是曾把非殖民化作為重要工作的聯合國的偉大成就,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谌?,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發展。聯合國雖然存在著重安全、輕發展的現象,但它還是制訂了大量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強人權保護等國際文件;提出和推廣了對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新概念;召開了一系列有關發展的首腦會議;籌集了數量可觀的資金,用于援助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這些都對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谒模龠M了國際立法。在聯合國主持下頒布的國際條約、國際公約和國際協議數量超過了人類有史以來所立國際法之總和,其內容從維護世界和平到促進發展,從保護兒童權利到防治艾滋病,從保護海底資源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無所不包。作為當代國際法基礎的《聯合國憲章》影響深遠,它所確立的諸如主權平等和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國際關系準則,是聯合國60年來維系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基石。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聯合國的工作影響著地球上每個公民的工作和生活,沒有聯合國的世界是難以想象的。正是由于聯合國在各領域的巨大貢獻,諾貝爾和平獎曾5次授予聯合國機構,6次授予為聯合國工作的杰出人士。雖非“全能主” 誠為不可缺 當然,聯合國也有其失誤和不足。聯合國是國際現實的縮影,國際關系中的各種現象,如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都會反映到聯合國事務中。另外,聯合國不是一個世界政府,它沒有自己的軍隊,它每年的正常預算只及紐約一個州的教育預算,它不能,也無力做它所有應該做的事,而只能干191個成員國允許它干的事。只要成員國意見不一致,聯合國就顯得無所作為。這難免使國際社會感到失望和不滿?! ”M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聯合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具代表性和最具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雖不完美,但不可替代。當今世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聯合國,因為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和挑戰是相互關聯和沒有國界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不管它有多么強大,都無法單獨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對付恐怖主義是這樣,對付傳染病的肆虐也是如此。只有在聯合國框架內,集體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世界才有出路。力做“優等生” 中國獲稱道 60年來,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但新中國長期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直到1971年才恢復其合法席位和權利?! ∥沂?977年開始從事聯合國工作的。根據我了解,中國參與聯合國事務經歷了一個由不活躍到活躍的過程。剛恢復席位時,由于對聯合國事務缺乏了解,加之當時正值“文革”期間,對多邊外交未形成明確的認識,中國對聯合國的有些問題采取了回避的態度,常常采用棄權和不參加投票的做法。隨著中國對聯合國了解的增多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中國越來越重視多邊外交,對聯合國事務的參與日趨積極和深化?! ≈袊c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也是其活動的受益者和貢獻者。在過去20多年中,中國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得到的發展援助累計達6。5億美元,向開發署的捐款累計達5893萬美元和3480萬元人民幣。中國與其他聯合國機構的雙向合作也大體如此?! ≈袊彩锹摵蠂珜У母鞣N活動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例如,中國認真實施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所有八大目標都能提前或按時在2015年達標,并兩次發表評估報告,成為在達標方面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受到聯合國方面的好評和贊賞?! 〈送?,中國的非政府組織也在不斷擴大對聯合國事務的參與。目前,已有16個非政府組織取得了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咨商地位,中國聯合國協會就是其中之一。我會出席了聯合國舉辦的一系列首腦會議及其平行的非政府組織論壇,以及近年來的各屆人權會等,使國際社會能聽到中國非政府組織的聲音。同時,我會也為支持聯合國而在國內舉辦各種活動,如與外交學院合作舉辦“模擬聯合國”,開展“聯合國知識競賽”活動等,切實增進了中國公眾對聯合國的了解?! ?1世紀的國際社會需要聯合國,聯合國也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應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60周年為契機,推動聯合國的改革和創新,使其煥發更強的生機和活力,為世界和平和人類的進步與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聯合國的建立與中國的貢獻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聯合國研究中心主任 李鐵城 聯合國將走向何方作者: 古儒 | 2005年07月08日11時58分 | 【內容提要】最近,聯合國的改革問題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熱點。而圍繞四新貴日本、德國、印度、巴西的一系列討論的話題,更是凸現了聯合國現存形式下的多種問題。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旨在發現以后世界的政治走勢和外在表象----聯合國的前途。 關鍵詞:國家利益 會議 平衡 體系 最近,聯合國的改革問題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熱點。而最近圍繞四新貴日本、德國、印度、巴西的一系列討論的話題,更是凸現了聯合國現存形式下的多種問題。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旨在發現以后世界的政治走勢和外在表象----聯合國的前途。 一、歷史上的聯合國 關于聯合國,筆者認為聯合國的淵源應回溯到19世紀初的“維也納體系”(Viennasystem)。19世紀初,歐洲的各列強和拿破侖帝國進行了數年的戰爭,最后各列強獲勝。他們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進行了多次的爭吵,以均勢原則、正統主義和補償原則等為指導思想,在拿破侖帝國瓦解后的歐洲,建立起多極的政治均勢,并暫時維持了歐洲封建列強間的和平與協調。另外,還積極確立了通過開會和平解決糾紛的制度,開辟了近代各方解決爭端的新思路。對這些原則和制度的表述就是所謂的“維也納體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維也納體系下的成員國雖然僅僅局限于歐洲,而且他們間的約定也極端不完善,但畢竟他們之間在鎮壓反對者和維護自己利益的根本基礎還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其處理事務的會議解決爭端以及其他的各種方式與現代也基本無二,因此完全可以說是那就是聯合國的雛形。 同樣,一戰前的德意奧同盟國和法英俄協約國也完全都算是較小的聯合國家體,直至一戰后,國聯的成立,才使這些聯合國家體成為了世界性的大聯合體。國聯的成立也是由戰勝國來瓜分戰敗國既得利益的產物,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自己對戰敗國的統治和對世界其他弱小國家的欺凌的便利。其基本由英法絕對控制。也正是這種控制的過于嚴密和過于殘酷才激起了戰敗國的反抗和被反對派和右翼分子利用,進而產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其基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崩潰,國聯也隨之消亡。 二戰后產生的聯合國和上面所述的幾個體系基礎上的國家聯盟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要說區別也就是參與的國家更多了些。因為那個時候,第三世界開始興起了。 為了研究的方便,筆者把戰后的形成了這個聯合國劃分為三個階段。 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為一個階段,美國一家絕對主宰時期;這個時候美國有著絕對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制定著西方乃至整個世界的規則。 70年代到90年代,美國一家主宰遭遇挑戰時期;隨著第三世界國家的興起,日本的快速發展和歐洲的經濟復興,和前蘇聯的軍事實力漸漲,而美國相對滯后。特別是美國主導的經濟聯合國---布林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美國在聯合國的發言權不再是一呼百應。 90年代到現在,美國一家主宰嚴重動搖和自身作用待加強時期。世界各大國經濟都出現了迅猛的增長。各區域性經濟政治聯合體紛紛出現,各大國力量和國際影響力都大大加強。雖然,美國最終拖垮了唯一的競爭對手前蘇聯,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但其對各地的統治和影響力開始更快的失去。 從歷史上來看,有幾點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一)聯合國的控制力更強。以維也納體系為基礎的神圣同盟僅僅是維護基督教的權威,其僅僅是一個共同的目標就走到了一起。對成員國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控制能力。國聯也是一個松散的組織,表面上僅僅有給各加盟國建議的功能,實際功用也很有限。而聯合國具有嚴密的組織機構,明確的規定了各成員國的權利和義務。把各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都控制到了自己的框架之中。 (二)聯合國的欺騙性更強。神圣同盟就是名目張膽的對反對國進行著鎮壓,明擺著就是歷史的反動。而國聯也對戰敗國的殘酷的掠奪,并因此而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而聯合國的建立也是建立在戰爭的基礎上,也是強者對弱者的欺壓和掠奪。但它更多的了利用了所謂民主下的“多數”的假象,而且更多的使用了經濟的侵略和掠奪以及文化和世界觀輸出的伎倆。 二、聯合國的問題癥結 聯合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聯合國大會,但是聯合國大會的所有成員國基本上很難達成一致,而且開會的次數也極其有限。所以聯合國大會也基本上成為了一種擺設。雖然規定了聯合國大會作為聯合國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實際上從聯合國建立以來,也只是追隨著主要的大國很難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出現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規定的安全理事會和常任理事國的權力過大。 安全理事會的權力之大通過以下的《聯合國憲章》中一些條款可以看到一瞥。 第 二十 條 大會每年應舉行常會,并于必要時,舉行特別會議。特別會議應由秘書長經安全理事會或聯合國會員國過半數之請求召集之。 第三十二條 聯合國會員國而非為安全理事會之理事國,或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如于安全理事會考慮中之爭端為當事國者,應被邀參加關于該項爭端之討論,但無投票權。安全理事會應規定其所認為公平之條件,以便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參加。 第三十四條 安全理事會得調查任何爭端或可能引起國際磨擦或惹起爭端之任何情勢,以斷定該項爭端或情勢之繼續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之維持。 第三十五條 一、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得將屬于第三十四條所指之性質之任何爭端或情勢,提請安全理事會或大會注意。 二、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如為任何爭端之當事國時,經預先聲明就該爭端而言接受本憲章所規定和平解決之義務后,得將該項爭端,提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注意。 第四十二條 安全理事會如認第四十一條所規定之辦法為不足或已經證明為不足時,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陸軍行動,以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及安全。此項行動得包括聯合國會員國之空海陸軍示威、封鎖、及其他軍事舉動。 第四十三條 一、聯合國各會員國為求對于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有所貢獻起見,擔任于安全理事會發令時,并依特別協定,供給為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所必需之軍隊、協助、及便利,包括過境權。 第五十三條 一、安全理事會對于職權內之執行行動,在適當情形下,應利用此項區域辦法或區域機關。如無安全理事會之授權,不得依區域辦法或由區域機關采取任何執行行動;但關于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對付本條第二項所指之任何敵國之步驟,或在區域辦法內所取防備此等國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驟,截至本組織經各關系政府之請求,對于此等國家之再次侵略,能擔負防止責任時為止,不在此限。 二、遇有一造不履行依法院判決應負之義務時,他造得向于安全理事會申訴。安全理事會如認為必要時,得作成建議或決定應采辦法,以執行判決。 第九十七條 秘書處置秘書長一人及本組織所需之辦事人員若干人。秘書長應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委派之。秘書長為本組織之行政首長。 第一百零九條 一、聯合國會員國,為檢討本憲章,得以大會會員國三分之二表決,經安全理事會任何九理事國之表決,確定日期及地點舉行全體會議。聯合國每一會員國在全體會議中應有一個投票權。 二、全體會議以三分之二表決所建議對于憲章之任何更改,應經聯合國會員國三分之二、包括安全理事會全體常任理事國、各依其憲法程序批準后,發生效力。 三、如于本憲章生效后大會第十屆年會前,此項全體會議尚未舉行時,應將召集全體會議之提議列入大會該屆年會之議事日程;如得大會會員國過半數及安全理事會任何七理事國之表決,此項會議應即舉行。 通過以上的種種條款,我們不難看出,安全理事會在聯合國中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作用,而作為安全理事會中的常任理事國更是在聯合國建立以來的機制中都起著壟斷的決策權威的作用。 常任理事國都是二戰時的戰勝國。也是當時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在創建聯合國的過程中,他們都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加在了條文里,以便更好的滿足自己國家利益的需要。其中特別是當初最強大的美國和前蘇聯,更是利用其建立的 “雅爾塔體系”來左右聯合國的各項政策。因此在制定規則過程中更占據了優勢。由此看來,這聯合國只是大國之間國家利益的體現,并不具有太多的代表性,特別是以他們的名義制定的種種的對世界的規定更都打上了強權的烙印。即使客觀上很多規定和標準成為了國際之間的通行的法則,產生了種種積極的作用,但那只是一種共贏得關系,沒有侵害他們的利益,相反卻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鑒于以上的種種陳述,不難發現,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牽扯的巨大利益成為了各方的焦點。老牌大國紛紛通過聯合國這個目前來說是最有效的工具來實現自己的國家利益,而那些后來居上的新興大國也積極要求參與到常任理事國中來,以希望借助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發揮作用,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隨著老牌大國在聯合國中地位的日益衰落,他們開始在探討新的實現自己國家利益的途徑。 三、聯合國的現狀 長期以來,美國依靠強大的實力,對其他列強進行控制和扶持,對其他小國進行拉攏和恐嚇。一直在聯合國具有無可挑戰的地位。但是60年代以后,各個原先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是美國所沒有預料到的。過去美國在制定《聯合國憲章》的時候,考慮的是自己的支持者多一些所以采取了國家間平等,一國一票的原則,而現在的第三世界國家的迅速壯大,正使得美國搬起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特別是70年代初,聯合國以絕對多數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席位,這對美國形成了一次巨大的挑戰。美國在聯合國中的霸主優勢開始衰退。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現在。 現在的聯合國的現狀是: (一)美國地位急劇下降,但仍然在聯合國中具有重大的影響,并且短期內不會消除。 冷戰以后,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政治上的空前成功,并沒有挽救其在聯合國反對者的增多。面對者各經濟大國的挑戰和自己國內經濟的不景氣,美國選擇了通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來維護自己的領先地位,從而導致了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對。從而導致其在聯合國中的支持率急劇下降。特別是最近幾年來的各種對外戰爭都很不得人心。招致了很多國家的反感。如轟炸南斯拉夫,打擊伊拉克等等。 但是美國的追隨者還是很不少的,特別是美洲一些國家。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把美洲看成是自己的美洲,對美洲擁有很強的支配權。還有亞洲的一些盟友如日本、菲律賓、新加坡、以色列等等。這些國家對美國長期以來的依賴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拋開美國,拿出自己的見解。因此,美國對聯合國的影響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 (二)地區性的合作關系和同盟關系在聯合國中作用越來越明顯。 隨著各個地區之間經濟和政治等各方面的聯系逐漸密切起來,他們之間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導致他們在聯合國中的決策時,更多的走道了一起。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歐盟。歐洲的共同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整個歐洲共同體同呼吸共命運的形勢,從而使他們在聯合國開會時,能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這也對傳統的幾國霸權提出了挑戰。聯合國的職能也越來越向為各地區性的經濟政治同盟服務的方向轉變。 (三)美國漸漸疏遠聯合國,而其他各常任理事國開始更積極的參與聯合國事務。 隨著美國在聯合國中地位的急劇下降,美國的許多提議在聯合國遭到抵制,美國開始拋開聯合國自己獨立開始行動。先有北約出兵科索沃,后有這次的攻占伊拉克。美國都自行其是,表達了美國對自己精心設計的棋子----聯合國的近年來的表現的失望。而同時,由于美國的對聯合國事務的不熱衷,導致了其他的四國更加積極強調了聯合國的作用。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都是希望抓住這個絕好的機會,提高自己領導世界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樹立自己在聯合國中的地位。 (四)聯合國中多極化趨勢增強,對立現象日益嚴重。 以前的聯合國基本上就是美國通報聯合國一下,聯合國各成員走走形式簽個字就完全可以解決的事,現在開始發生了變化。隨著各國和各個政治經濟實體的發展,各方都具有了相近或相似的實力。因此,聯合國開始漸漸走向多極化。各種維護自己利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而國際事務中每一個事件都牽扯著多個國家的利益,大家出于實力的接近,紛紛為自己的利益爭取,這樣,各個團體在某些具體問題也漸漸對立起來。 (五)新興國家爭取地位。 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擔任職務至今,已經將近60年。在60年中,許多老牌國家開始走了下坡路,而許多的新興國家和戰敗國紛紛崛起,超越和趕上那些老牌的理事國。他們憑借自己的實力要求更多的參與世界事務的機會,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并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這其中最突出的四個國家就是日本、德國、印度和巴西。而老牌國家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紛紛阻撓這些新貴們的舉動。到目前為止,這場爭取地位和反爭取的斗爭已經持續了12年,可喜的是它將會在最近得到揭曉。 四、聯合國的前景 聯合國從它的根源上來說就是一種大國統治的工具,這個功能是聯合國存在的基本前提,否則聯合國也早就被那些大國所拋開了。雖然這種大國的權威統治性不變,但其在具體實施的細節上還是會有很大的變化的。 (一)地區性大國將成為聯合國的主宰。 區域性政治經濟的發展,會導致地區性大國在本區域內具有更大的權威,其權威要大于世界性大國,盡管兩者之間可能會有很大差距,但是由于區域性組織內部的巨大支持。地區性大國往往比世界性大國更能獲得更多的票數。從而更好的實現本國和本地區的利益。從而他們就將成為聯合國的統治力量。 (二)聯合國的將漸漸轉變為一個協調性機構。 隨著地區性利益的多元化,各個地區的利益很難得到滿足,兩者之間必然發生矛盾,而很多情況下各種矛盾還可能交叉,這就決定了聯合國以后的主要職能由針對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組織轉變成針對一個集團。而這個集團又在聯合國內本身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其主要解決途徑將不再是通過強制和戰爭草草了結,而要進行反復的斗爭來完成。這種斗爭的完成很難。所以,聯合國將漸漸成為一種專門用來協調這些地區性爭端的機構。而其的解決爭端的職能將會大大折扣,直至消失。 (三)聯合國作用嚴重衰落,政治影響力驟降,有可能走向消亡。 聯合國將會隨著地區性組織的日漸發展而喪失統治世界的能力,而隨之產生的雙邊協商和多邊協商機制會蓬勃發展,各地區性的協商機制會漸漸分割和取代聯合國的作用,從而劃分為一個個小的聯合國。聯合國的政治存在漸漸成為一種不必要。而各大國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對聯合國決議的不滿足,開始繞開聯合國而獨立開展行動,并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制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已經為各國樹立了一個榜樣。這更充分說明了聯合國作為一個組織僅僅是大國利用實現利益的工具。這種缺乏牢固的根基的組織必然會走向消亡的厄運。 (四)聯合國的各非政治機構漸漸跟政治脫節而獨立起來,并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 聯合國的政治機構的作用日漸衰落的同時,其其他的非政治機構以及其他的標準化機構以及經濟協調和管理機構等職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革,這些變革雖然也會體現大國的一些意志,但其同時也體現了各個地區和國家之間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標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推動手段之一。并且將會日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他們的職能如紅十字會等也漸漸在同政治方面的影響分離。一旦聯合國的政治職能喪失,他們會馬上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世界性組織,而不會對本身職能發生任何影響。 總之,聯合國走向終結毫不奇怪,因為歷史證明,建立在不平等基礎上的體系總免不了消亡的命運。如果聯合國繼續存在,其不進行一系列的應對各種新局面的措施也只能會更加衰敗,以致被集體所拋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在的聯合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了。
熱心網友
也不是.有的時候也會有作用.就是管不了美國.管其他國家還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