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吃火鍋又喝了啤酒,又洗了腳,結果第二天就開始發燒并拉肚子,第三天還繼續拉肚子,肯定吃壞肚子,得了急性腸炎。吃一此治腸炎的藥都沒有效果,實在是痛苦至極,連上班都沒辦法。。。。
熱心網友
由于明顯飲食不潔造成腹瀉,伴有發熱、腹痛,則多為急性腸炎,致病菌多為沙門氏菌屬或致病性大腸桿菌。一般來說,服用一些抗菌素即可痊愈,可選用黃連素100毫克/片,每次3片,每日3次。氟哌酸每粒0。1克,每次1~2粒,每日3次,3~4天后病情即可好轉痊愈。切不可服用止瀉藥物,特別是易蒙停和復方苯乙哌淀,這兩種藥物有強烈止瀉作用,服用后不僅僅可能引起腸脹氣、腸麻痹、血壓下降,還會因為過早止瀉,導至致病菌產生的毒素不能排出體外,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后可產生更加嚴重的中毒癥狀,甚至危脅生命。 病毒性胃腸炎腹瀉的特點是無明顯飲食不潔史,家中數人或密切接觸的人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的癥狀如腹痛、嘔吐、發熱。腹瀉為水樣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可自行痊愈。這類腹瀉有流行性,患者癥狀及病程相仿。可服用思密達減輕癥狀。服法:每次1包,每日3次。服用3~4天后即瀉止。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表現為腹脹、腹痛、打嗝有酸腐味,瀉下的大便多是未消化的食物,此時就應暫時停止進食,或進食一些易于消化食物,不要飲用易產氣的牛奶、豆漿等。服用乳酶生6片,每日3次,或乳酸菌片2片,每日3次。 以上三種均為急性腹瀉,如果患者體溫較高(高于38。5℃),脫水明顯(出現皮膚干燥、無尿、眼睛發澀、感覺虛弱無力等),腹痛劇烈,大便中出現膿血,或者是雖然癥狀不重,但服藥3天沒有好轉,須到醫院就診。 中醫將急性泄瀉分為三種類型: (1)寒溫泄瀉:病人多在夏日發病,其癥見泄瀉清稀,甚至如水、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緩濡。本型辨證要點為腹瀉如清水,苔白膩,為外感風寒之癥狀。可用藿香正氣水(或軟膠囊)。尚若濕邪偏重,可用胃苓湯治之,方如:蒼術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茯苓10克、豬苓10克、桂枝6克,澤瀉10克。 (2)濕熱泄瀉:癥見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下不爽,大便為黃褐色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尿黃、苔黃膩,脈滑數,本型辨證應抓住瀉下急迫而不爽,大便臭,肛門灼熱,舌苔黃膩為其特點。可用方藥葛根芩連湯為主方:葛根20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甘草10克,白頭翁30克。 (3)傷食泄瀉:癥見腹痛腸嗚,大便臭如敗卵,瀉后痛減,脘腹脹滿,噯腐酸臭,不欲飲食,苔厚膩或垢濁,脈滑。治法為消食導滯。可用保和丸服用。對腹痛、腹瀉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對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魚、蝦、蝎、鱉、牛奶、花生等應盡量避免食用;應忌食辣椒,忌食冰凍、生冷食品,戒除煙酒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