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簡介 比薩斜塔是意大利中世紀文化遺產,是意大利中部比薩城內一組古建筑群的組成部分,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鐘樓。因地基沉陷而偏離垂直中心線5.2 米 ,長時期斜而不傾,被認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和不朽之作。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1174年開始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筑,高 54.5米,塔身墻壁底部厚約4米 ,頂部厚2米多。從下而上,外圍 8重拱形券門,由底15根圓柱,中間6層各31根圓柱,頂層12根圓柱,建成213個拱形券門而成。 總重達1.42萬噸。造型秀巧而又古拙,為羅馬式建筑的范本。頂層為鐘樓,塔內有螺旋狀樓梯294 級,盤旋而上塔頂,可眺望比薩城全景。當年該塔因造基不慎,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基礎沉陷不均勻,從而產生傾斜現象。責任工程師B·皮薩諾想在繼續建造時,將下陷一邊的層高加大以資補救,但結果沉陷更甚。在尋求解決辦法過程中,工程曾數次停頓,時間達一個世紀之久,但最后還是繼續施工,并于14世紀落成。初期,塔頂中心點偏離垂直中心線2.1米 。 600 多年內塔身仍繼續而緩慢地向外傾斜,故名斜塔。1918 年以來經測量發現每年平均向南傾斜約1毫米,今塔向南的傾斜度達 5.3度。由于其傾斜度有增無減,從外表看來,已岌岌可危。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更是對這座古塔的一次沖擊,所幸仍然巍然屹立,這種斜而不坍狀態,使比薩斜塔更加出名。 比薩斜塔對科學實驗曾作出過一次貢獻。據說159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推翻了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體,落地的速度不同的理論。但許多學者對這一傳說不予置信,而比薩斜塔卻因此更加揚名,世界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爭相一睹斜塔風采。

熱心網友

寫得不錯,不用修改,只提一些小建議。1、“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1174年開始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筑,高 54.5米,塔身墻壁底部厚約4米 ,頂部厚2米多” 前面說塔是由大理石筑成,后面說塔的外形,很連慣,中間突然插進了建造的年份,有點突兀。可把“1174年開始興建,1350年完工”去掉,放在下文中。2、“總重達1.42萬噸。造型秀巧而又古拙,”是說塔吧?但前面在講拱門,現在轉為說塔,似乎應該交代一下。前面加個主語就行。3、“當年該塔因造基不慎,興建至第三層時發現基礎沉陷不均勻,從而產生傾斜現象。”這里可把剛才的興建年份加進來。當1174年該塔興建的時候……同理,在14世紀落成的地方加進完工的年份。另外,我是很贊賞你的做法的。很多同學都是求助別人幫忙寫作文,這既不認真又不務實。而你是自己寫了,請人修改,這種態度別人會很愿意幫你的。

熱心網友

不用改

熱心網友

挺好的啊自己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