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講的扭力指什么

熱心網友

先從最基本的觀念開始。一般我們所習稱的扭力并非力的單位,而是指做功的能力,從字面上籠統地來看,Kgm正是指將1公斤重的物體舉高1公尺的能力,由于這是力矩的一種,所以稱其為扭力其實是有些不妥的。而馬力(House Power)更不是力的單位,而是功率的單位,那是指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大小,而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義是一個力的單位。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這句話:就是兩部車在性能上的高低可以直接從原廠數據看出個所以然,關鍵判斷方法就在于“加速拼扭力、極速看馬力”。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那各個試車報告的測試不是多余的嗎?前文我們提到,扭矩(力)是做功的能力,而馬力是單位時間內所能做的功的大小。我們現在以這句話為基礎來作一個討論,假設在任何條件相同的理想狀況下,如果A車的扭矩比B車的扭矩大,那很明顯的就是A車的加速會比B車快。同理假設兩臺車在全力奔馳的時候所需要保持的驅動力F都是一樣的,然后A車的功率也遠比B車來的大,我們最后得到的結果一定是在相同時間內A車所跑的距離一定會比B車來的遠,也就是說A車的最高速一定比B車來的高。這樣說來,馬力高低已經決定了A、B兩車極速高低。事實上不然,因為前述的實驗里,除了A、B兩車的引擎輸出不同之外,其他的變因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真實世界里面,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變速系統變速比的影響、動力損耗、車重、風阻,其中變速系統的影響什至于不會低于引擎輸出的差異,齒輪比的高低設定、擋位與擋位之間的銜接落差,絕對可以決定一部車子的速度表現,沒有兩部車會完全一樣,所以,存在于兩部車性能上的差異絕對不是只看表面數據就可以判定的。 。

熱心網友

簡單的說,就是直接決定輸出功率的東東:)

熱心網友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系,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范圍內的負載能力。在某些場合能真正反映出汽車的“本色”,例如啟動時或在山區行駛時,扭矩越高汽車運行的反應便越好。以同類型發動機轎車做比較,扭矩輸出愈大承載量愈大,加速性能愈好,爬坡能力愈強,換檔次數愈少,對汽車的磨損也會相對減少。尤其在轎車零速啟動時,更顯示出扭矩高者提升速度快的優越性。對于一般買主來講,重要的是了解功率、扭矩在汽車上的意義。實際上,同一臺汽車發動機的扭矩隨著轉速的不同而變化,因而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例如一般轎車發動機的最大輸出扭矩多在3千至4千轉/分之間的轉速中產生。因此選擇汽車時,要注意最大扭矩指標,數字愈大愈好,同時也要考慮最大扭矩輸出時的轉速值,轉速越高的汽車對路面的適應性就越強,換檔次數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