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經常吃阿司匹林,據說是聽別人說的.請問這樣正確嗎?如果正確,那么用量應該多少,什么人可以吃.多謝!!

熱心網友

百年名星青春煥發——阿司匹林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教授賀茂林在中國和西方,人們自古以來就知道柳樹葉汁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但直到1853年~1859年,人們才用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樹葉汁的有效成分水楊酸苷。1897年,德國拜耳公司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博士發明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問世就風靡世界。起初,阿司匹林主要作為解熱鎮痛藥,它通過發汗散熱達到降溫目的。...

熱心網友

百年名星青春煥發——阿司匹林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教授賀茂林在中國和西方,人們自古以來就知道柳樹葉汁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但直到1853年~1859年,人們才用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樹葉汁的有效成分水楊酸苷。1897年,德國拜耳公司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博士發明了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問世就風靡世界。起初,阿司匹林主要作為解熱鎮痛藥,它通過發汗散熱達到降溫目的。它可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如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等。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抗炎和抗風濕。  近些年來,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形成方面的功效得到證實,從而開創了嶄新的應用領域。阿司匹林主要是通過花生四烯酸途徑來抑制血小板聚集而抗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目前,全球范圍內已完成145項有關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總數超過10萬例的病例研究。循證醫學已確立了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對此,國內外眾多臨床治療指南均予肯定。  阿司匹林是預防冠心病最重要的藥物和標準療法。阿司匹林應該常規應用于所有沒有禁忌癥的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患者(二級預防),無論其有無明顯癥狀。指南還推薦阿司匹林用于對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一級預防。比如,對年齡在50歲或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如果伴有血漿肌酐中度增高,或有糖尿病,或10年冠心病風險≥10%,在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的前提下,應使用小劑量阿司匹林來預防冠心病。  阿司匹林也是預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缺血性卒中復發最重要的藥物。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不能進行溶栓治療,也沒有禁忌癥,應在發病48小時內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復發和早期死亡率。但阿司匹林不推薦常規應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一級預防。  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療的最佳合適劑量目前尚無定論,國內外多數學者主張根據病情不同用量每天為50~325mg。最新的薈萃分析對不同劑量阿司匹林在預防嚴重心腦血管事件方面的功效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增加阿司匹林的劑量并沒有顯著增強其抗血小板的功效;反而長期應用會導致胃腸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大劑量(大于325mg)還有顯著增加腦出血的危險;而劑量過小(小于75mg)時,療效則不確定。小劑量(75~150mg)阿司匹林長期服用,一般都能夠獲得很好的耐受性和顯著療效。  最近,阿司匹林在預防癌癥及治療老年性癡呆方面又取得重大進展。這個已有百年歷史的傳奇藥物,從最初經典的解熱鎮痛藥,到成為現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基本藥物,不斷煥發出青春活力。阿司匹林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名藥。

熱心網友

每天小劑量的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冠心病

熱心網友

阿司匹林雖然是好藥,卻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使用,也不要長期服用它。應該聽取醫生的意見。  阿司匹林解熱鎮痛作用較強,能降低發熱者的體溫,對正常體溫幾乎無影響,且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病因。本品尚可減少炎癥部位具有痛覺增敏作用的物質—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慢性疼痛效果較好,對銳痛或一過性刺痛無效。它的抗炎抗風濕作用也較強,急性風濕熱用藥后24—48小時即可退熱,關節紅腫疼痛...

熱心網友

阿司匹林雖然是好藥,卻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使用,也不要長期服用它。應該聽取醫生的意見。  阿司匹林解熱鎮痛作用較強,能降低發熱者的體溫,對正常體溫幾乎無影響,且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治療病因。本品尚可減少炎癥部位具有痛覺增敏作用的物質—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慢性疼痛效果較好,對銳痛或一過性刺痛無效。它的抗炎抗風濕作用也較強,急性風濕熱用藥后24—48小時即可退熱,關節紅腫疼痛癥狀明顯減輕。  阿司匹林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長出血時間,防止血栓形成。它可廣泛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頭痛,以及牙痛,肌肉痛,關節痛,腰痛,月經痛,術后小傷口痛。對已確診為風濕熱,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幼年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病者,本品可用于維持治療。  但在使用這種藥品時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注意的事項為:  1.最常見的反應是: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大劑量長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隱性出血,加重潰瘍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飯后與適量碳酸鈣同服,可減少反應的發生,但不宜與碳酸氫鈉同服,因后者可加速本品的排泄而降低療效。  2. 較少見的反應有:(1)對凝血系統的影響:大劑量長期服用,可抑制凝血酶的合成,增加出血傾向。由于本品不可逆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長出血時間,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類抗凝劑的患者,以及有嚴重肝病或出血性病變(如血友病)患者不可使用本品。(2)變態反應:少數物異體質患者,可出現蕁麻疹,粘膜充血,哮喘等過敏反應。其中過敏性哮喘較多見,表現為服藥后數分鐘即產生呼吸困難,喘息,嚴重者可威脅生命。故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3)中毒反應:長期大量應用本品可產生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嗜睡,出汗等反應,這是慢性水楊酸鹽中毒的表現,多見于風濕病的治療,嚴重者有精神紊亂,酸堿失衡和出血,此時應立即停藥,并采取各種對癥治療措施。(4)對肝,腎的損害:長期應用本品治療的幼年性關節炎患兒和系統性狼瘡的成年患者,肝功能檢驗常有改變,但停藥后仍可恢復。  3. 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患者應慎用工禁用本品。肝,腎功能不良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本品。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或禁用本品。  4.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尤其是患者感染了如水痘,流感后,應特別予以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