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一歲了,,在兩個月前患秋季腹瀉過。愈后時常會拉肚子,好好壞壞的。。。我們給孩子的飲食是很注意的,比如:天天吃一些面條,稀飯,雞蛋,去油的骨頭湯或雞湯,牛奶等,基本上沒怎么換(不敢換,怕)。即使這樣偶爾還會鬧肚子,拉水樣,有沒消化的食物,呈噴射狀,幾乎隔一兩個星期會鬧一次,持續2-5天就好,有時會精神不好。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這不又開始了。。急啊,,郁悶啊啊!!!!!

熱心網友

夏秋季腹瀉是小兒的常見病癥,飲食不當或照顧不周即可多發或復發,關于小兒夏秋季腹瀉的發病機理及常規治療以上二位網友已敘及,不在此多談,下面將自己臨床多年治療此病的驗方供與你,食母生片(又稱干酵母),每次半片,一日三次;表飛鳴片(又稱乳酶生),每次一片,日服三次;復合維生素B片,每次半片,日服三次;葉酸片,每次半片,日服兩次;潘生丁片(此藥原本是擴張血管治療冠心病的,后發現此藥有抗病毒作用,現多用...

熱心網友

夏秋季腹瀉是小兒的常見病癥,飲食不當或照顧不周即可多發或復發,關于小兒夏秋季腹瀉的發病機理及常規治療以上二位網友已敘及,不在此多談,下面將自己臨床多年治療此病的驗方供與你,食母生片(又稱干酵母),每次半片,一日三次;表飛鳴片(又稱乳酶生),每次一片,日服三次;復合維生素B片,每次半片,日服三次;葉酸片,每次半片,日服兩次;潘生丁片(此藥原本是擴張血管治療冠心病的,后發現此藥有抗病毒作用,現多用于小兒某些病毒感染病癥的治療)每次1/3片,日服兩次;樸爾敏片,每次1/3片,日服三次;消炎痛片,每次1/3片,日服二次;復方新諾明片(家中無此藥過敏者時,小兒可用)每次1/6片,日服二次.以上藥品市內各大藥店均有出售,且價格也不貴,不妨自己去藥店買些上述藥品,到家自己按以上方劑配伍,即省了去醫院的麻煩索事,又學到了常見病癥的治療方法,何樂而不為呢.因為你不是學醫的,上述藥物的有關藥理就不跟你細說了,總之,以上藥物除了助消化的以外,還有消炎藥及其它類藥物,部分藥品是老藥新用.請你放心用即可.此方用一天即可見效,鞏固兩至三天就徹底治愈了。    治療期間給小兒吃些易消化的,少吃或不吃油性較大的食品,母親的飲食也要適當注意,按上述網友所講的就可以了.    祝你小寶貝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嬰兒腹瀉,是指2歲以下嬰幼兒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胃腸道紊亂的一些病征。其中喂養不當是引起嬰兒腹瀉的常見病因之一。如過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糕餅、豆粉等食品, 尤其對3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容易引起腹瀉。氣候變化過快,溫差過大,受涼后導致腸蠕動增強,或氣溫過高,消化酶分泌減少,均可引起腹瀉。某些過敏體質的嬰兒,外表虛胖,常有濕疹,較 易發生腹瀉。此外,嬰兒和成人一樣,細菌及病毒感染也是常見的病...

熱心網友

嬰兒腹瀉,是指2歲以下嬰幼兒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胃腸道紊亂的一些病征。其中喂養不當是引起嬰兒腹瀉的常見病因之一。如過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糕餅、豆粉等食品, 尤其對3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容易引起腹瀉。氣候變化過快,溫差過大,受涼后導致腸蠕動增強,或氣溫過高,消化酶分泌減少,均可引起腹瀉。某些過敏體質的嬰兒,外表虛胖,常有濕疹,較 易發生腹瀉。此外,嬰兒和成人一樣,細菌及病毒感染也是常見的病因。致病菌有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腸炎菌及沙門菌等。病毒則以輪狀病毒、腺病毒、諾瓦克病毒為多見。其他如霉菌性腸炎,可發生于營養不良、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廣譜抗生素后。還有如腸梨形鞭毛蟲感染,偶爾也可引起腹瀉。 嬰兒腹瀉的主要癥狀為大便變稀,次數增多。如蛋花湯狀或泡沫狀,可呈黃綠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塊樣的物質,偶有惡心、嘔吐。輕型患者可無失水,或伴有輕到中度失 水。重型患者腹瀉次數每日可達十余次,甚至數十次,丟失水分較多,可伴有發熱、食欲差、嘔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電解質喪失與酸堿不平衡的癥狀,使嬰兒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 腹痛,皮膚蒼白、干燥,眼窩、前囟下凹,哭時淚少,四肢發涼,尿量減少,進而可發生休克。 治療嬰兒腹瀉應分析其病因,給予相應的處理。如由喂養不當引起的,要合理哺育,及時循序添加輔助食品。急性腹瀉期則應停止給予不易消化的和脂肪類食物,嘔吐嚴重的暫時禁食6~ 8小時,使消化道休整后再喂食。用母乳喂養者,則先恢復哺乳,人工喂養者可給米湯、稀牛奶或低脂奶。由氣候變更引起的,要注意保暖或散熱,使嬰兒有一個相對恒溫的環境。對于秋冬季常見的病毒性腹瀉,則以糾正失水,補充電解質及對癥治療為主。對細菌性腹瀉,需給予藥物治療,如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磷霉素、氟哌酸、痢特靈等,一般以3~5天即可,最長不超過1周。 輕度或中度失水,無嘔吐者可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每1000毫升中加入食鹽3.5克)。如有"補液鹽"服用則更好。 嬰兒按每天每千克體重需100~150毫升計算即可。吐瀉嚴重者,則需靜脈輸液。腹瀉遷延不愈,但無發熱,大便中也無粘液膿液的,可用止瀉收斂藥,如鞣酸蛋白、復方苯乙哌啶等。 預防嬰兒腹瀉,要加強保健,出生幾個月以內的應提倡母乳喂養。注意氣候變化,加強護理,熱天多喂水,夏季不宜給嬰兒斷乳。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家庭醫藥》2003年10月號 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家庭醫藥》2003年10月號 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見了,臉色蒼白,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爸媽又著急又心疼,再次到醫院就診,原來,歡歡得的是“小兒秋季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該病的高發期。2歲以下的嬰幼兒最易發病,尤其是出生至1歲的嬰兒。發病后,患兒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隨后出現嘔吐和腹瀉,腹瀉一般為稀水樣便,每天約10次以上。 小兒發生腹瀉的原因很多:用了不潔餐具、吃了污染食物,可發生胃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外感染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喂哺或添加食物不適當,會影響消化吸收而腹瀉;腹部受涼,腸蠕動增加,也會發生稀便。 由于嬰兒消化系統、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對飲食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但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一歲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對營養素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齡階段。這時孩子發生腹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及營養缺乏性疾病,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兒科臨床上常見的營養不良、體弱多病和生長障礙,相當一部分就是源于嬰兒期沒有及時治愈的腹瀉。 當嬰兒發生腹瀉,家長在就診時應帶上少許新鮮的大便,以便能及時化驗大便常規,有利于醫生正確診斷和合理用藥。 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往往就是,孩子經過這樣的折騰,消耗一定很大,需要趕緊補一補。這個時候,孩子確實需要營養,但若急于進補,給予不適當的飲食,很可能加重病情,延長病程,正所謂“欲速而不達”。但究竟該怎樣進食呢? 短暫禁食 根據病情輕重禁食6至12小時,先讓孩子的胃腸道“休整”一下。可適量口服5%的葡萄糖液、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英文縮寫ORS,藥店有售)或米湯(可加入葡萄糖或鹽以補充能量和電解質)。 調整乳類食品的質和量 大便性狀好轉的情況下,可進食乳類食品,先淡(脫脂、摻水)后濃,從少量逐步恢復到正常需要量。 添加輔食 病情穩定后可添加輔食,量由少到多,質由稀到稠,品種由單一到多種,逐步添加含各種營養素的食品,如果汁、菜湯、蛋黃、薄粥、嬰兒粥(加蛋黃、魚泥、碎菜、肝泥、肉糜等)。 補充有助止瀉的食品 若大便化驗為陰性的,可給予焦米湯或焦米粥、酪蛋白液、胡蘿卜液和蒸蘋果等。 補充營養素 由于腹瀉,嬰兒大量消耗和丟失了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能會導致腹瀉后活動性佝僂病的發生、皮膚粘膜損害、消化吸收不良等,應補充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魚肝油等,必要時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若病程較長,食欲不好,有反復腹瀉的,補充微量元素鋅制劑以及谷氨酰胺制劑,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復。 相關鏈接 幾種止瀉食品的制作 焦米湯或焦米粥:將米炒成焦黃色后,每10克加100毫升水即可熬成焦米粥,再用粉碎機加工成焦米湯可喂哺小嬰兒。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直接喂粥。米炒后,部分碳化,有助消化并有吸附作用,還有焦香味,患兒容易接受。 酪蛋白液:按鮮牛奶100毫升,葡萄糖酸鈣0.5克的比例,每天2瓶鮮牛奶加入5片葡萄糖酸鈣,加熱至沸騰,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酪蛋白)與鈣結合成絮狀物,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出,加水或米湯200到300毫升粉碎后分2次或3次喂給患兒,止瀉效果很好,同時可補充蛋白質。 胡蘿卜液:胡蘿卜500克,洗凈削皮切塊后,加水約1000毫升,煮沸至軟,連水碾碎或粉碎,按需分次飲用。富含胡蘿卜素,還有番茄紅素、揮發性芳香油等,可健胃和促進消化。 蒸蘋果:蘋果洗凈切成兩半,去芯,連皮隔水蒸至酥軟,可直接用勺舀喂給患兒。蒸蘋果含一定量的鈣、磷、鐵、胡蘿卜素、尼克酸等,有生津、開胃及止瀉等功效,且其味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