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說得詳細些

熱心網友

許多領導和專家學者都認為濟南有兩大品牌,一是歷史文化名城,二是泉水。多年來,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保護文物和泉水資源,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經過十幾年來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今天能看到的傳統街區已所剩無幾,不少古代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殘敗有余,泉水也停涌不定,古城、名城的特色正在減弱。新頒布的《文物法》明確規定,歷史文化名城一旦“名不副其實”,將會取消其稱號,因此,加強對古代建筑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迫在眉睫。濟南市區分布的古代建筑,歷經劫難,到今天已所剩不多。除在各個公園內的之外,不同類型的主要古建筑還有:官署建筑,如省人大院內的清代巡撫大堂、鐘樓遺址;學校,如府學文廟和縣學文廟;廟宇,如武岳廟、關帝廟、都城隍廟、將軍廟、慈云觀、長春觀、清真南大寺等;泉水亭榭更是遍及各個泉畔;優秀民居,如狀元府、興隆店街8號院、寬厚所街55號四合樓、芙蓉街內的多組四合院等;娛樂場所有題壁堂大戲樓、都城隍廟內的古戲臺等;商業店鋪,如高家當鋪、九華樓、浙閩會館等。這些老建筑,是歷史文脈的載體,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旅游觀光的景點。那么,如何做才能發揮出這些古建筑的效益呢。我們認為,應該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計委、建委、財政、規劃、城建、國土、園林、文物等部門,聯合制定一個總體規劃,根據建筑的類型和現狀,研究制定保護利用的方案,采取“先救命、后治病”方法,優先突出主要部位,加大投入,分步實施,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其發揮作用。比如,濟南府學文廟是國內現存唯一一處府級文廟建筑,不僅是市區現存價值高、年代最早的古建筑群,就是在全國也不多見。文廟是我國古代尊師重教的重要場所,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恢復其原有格局,對社會開放和承繼傳統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現在的景況極其令人擔憂,文廟大殿岌岌可危,再也經不起風雨了。如果有一天,這座古老的建筑在我們面前倒塌了,我們何以面對子孫后代?古廟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建筑及附屬的壁畫、塑像等不僅是優秀的古代藝術品,而且負載著許多歷史故事,內容十分豐富。保護和維修這些廟宇,并辦成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定會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發展旅游業,豐富人們的生活,發揮獨特的作用。 濟南很早就有“曲山藝海”的美譽,其載體就是那些古老的娛樂場所。題壁堂是一處至今保存基本完整的戲園,整個建筑雕梁畫棟,古香古色,在全國也十分罕見。如果下決心將其恢復,一定能成為濟南的一個亮點。不少國家和地區在接待遠方的貴賓時,都選擇在那些能反映當地悠久歷史的場所。像題壁堂這樣的古戲樓,將來接待外國友人可能是最有魅力的地方。還有像都城隍廟內的小戲樓,如果把它修好,日常定時演出一些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小節目,定會吸引眾多的游客,同時也能為周圍的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活動場所。再如,像會館類的建筑本身就是過去商品貿易的產物,如果把它們開辟成反映濟南歷史上商品貿易的博物館,不僅可以讓人們了解濟南在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性,而且還可以通過對比研究,探索今天發展的路子。 濟南的優秀民居兼具南北特點,是老濟南人日常生活的縮影。把那些有價值的民居利用起來,或辟為茶社,或辟了民俗博物館、或辟為古式客棧,讓今天的人們身臨其境地體會“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優雅風情,豈不是發展旅游的好舉措? 二、加強近代優秀建筑的保護和利用 濟南的近代建筑,一部分反映了當時世界上諸多不同風格的建筑特色,一部分則是中國傳統風格與外來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既有西方式的宗教建筑,也有近代商業性建筑。它們大都分布于古城區之外,是濟南近代“對外開放”的象征物,是今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場所。若將其保護開發成旅游景點,定能吸引國外的注意力,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發揮新的作用。 我市的近代建筑,尤以宗教建筑最具特色,如洪家樓天主教堂、將軍廟天主堂、經四路基督教自立禮拜堂、上新街萬字會舊址等。這些建筑現在雖多為宗教場所,但合理利用同樣會發揮很好的社會效益。如洪家樓廣場,借助洪家樓教堂作背景,形成了一處獨具特色的公共活動場所,成了濟南市的一個亮點。其實,教堂類的建筑對游客開放在國外非常普遍,我市的一些教堂也有意對普通游客開放,但不知什么原因尚未實現。今后,有關部門可在這方面做些工作,這對于吸引外國游客是極有好處的。 在古城區以西,火車站以南的廣大地區,保留下不少歐式建筑,雖然從外表上看,他們為濟南城市建筑增添了一些異國情調,但仍未發揮出更深層次的作用。我們認為,應該加大力度保護這些建筑,營造好周邊環境,特別是應該制定出相關的法規,督促使用單位把其維修管理好。當務之急是,應該配合火車站的改造,留出一座歐式建筑成立膠濟鐵路史博物館。在近代史上,與膠濟鐵路有關的重大事件發生過不少,值得研究、紀念的東西很多,如果能建一座鐵路史博物館,在全國還是首例。濟南現存銀行舊址還有多處,組建一座銀行金融方面的專題博物館,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根據我市未來發展目標,要把濟南建成華北地區的金融中心,如果能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統籌規劃,一定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應,為吸引更多的金融企業來濟南創造條件。 全面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必須用各種形式,千方百計地展示城市的燦爛歷史和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其內在的魅力。中外許多著名城市的發展史早已證明了這一點。我市每年有不少團組到歐洲去考察,都贊嘆那里的文化遺產保護的好,可是學習的結果卻很少看到。上海的歷史比我們差遠了,但新天地的保護和利用卻成了上海市的另一個亮點。蘇州的老城與新城的建設吸引了多少投資者?這些現象我們都應該好好研究一番。其實,濟南的許多優秀建筑,只要把周圍的環境加以治理,留出一定的空間,展示出它們的容貌和魅力,就會成為很有歷史文化韻味的亮點。為此,我們建議: (一)盡快成立濟南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 (二)對我市優秀建筑的保護和利用制定專門規劃,分期分批實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在有關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多渠道籌集資金。 (四)制定有關法規,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五)加強宣傳,提高全民保護優秀建筑的意識。 城市是我們的城市,歷史是我們祖先的歷史;繁榮我們的城市,保護好優秀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為了濟南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使我們可愛的古老泉城更加美好,更加靚麗! 。

熱心網友

樓上的,厲害.濟南還有部分德式小樓,現在正在逐步恢復.

熱心網友

濟南除了環城公園外.其它地方沒有特色,

熱心網友

樓上說得有道理,不過目前濟南到處在大興土木,未來的狀態一定會有變化,但是跟青島相比還是要差些.ANYWAY,還是拭目以待吧

熱心網友

濟南的南面、東面是山,背面是黃河大壩,城市基本處在一個盆地。建筑應該說沒什么特色,老城區開發的差不多了,已經沒有集中的古老建筑群了;高樓也有,但也不集中,看建筑特色的話不如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