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小兒腹瀉病因癥狀嬰幼兒腹瀉原因有兩個: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飲食不當,喂養不合理。如暴飲暴食,或給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過多,過雜,以及生冷食物吃得過多等,致使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二是胃腸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腸道炎癥,從而導致腹瀉。單純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相對較輕,每日大便約5-6次,糞便帶酸味,但...
熱心網友
小兒腹瀉病因癥狀嬰幼兒腹瀉原因有兩個:一是消化不良,主要是飲食不當,喂養不合理。如暴飲暴食,或給矛高蛋白、高脂肪、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過多,過雜,以及生冷食物吃得過多等,致使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二是胃腸感染所致,如食物、喂奶用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引起胃腸道炎癥,從而導致腹瀉。單純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相對較輕,每日大便約5-6次,糞便帶酸味,但不很臭,呈黃綠殆粘液膠凍狀,有少量泡沫,沒有血液,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瓣、食物。初起孩子的精神無明顯變化,日久常因腹痛而啼哭不安,有時可聽到肚子咕嚕作響,排便后才安靜下來。同時還伴有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舌苔白厚,或有嘔吐。因胃腸道感染所致的腹瀉,腹瀉嚴重,每日可達10-20余次,糞便有腥臭味,呈黃綠色,水樣便,可有血液,伴嘔吐,甚至嘔咖啡色液體,小兒很快消瘦,囟門眼窩凹陷,唇干呈脫水貌,常伴有發燒。 自療注意事項(1)尋找出腹瀉的原因,針對不同原因而采取相應的措施。(2)調整和限制飲食,減少腸胃道負擔,嚴重腹瀉初起者,應禁食8-24小時,根據病情輕重,逐漸增加患兒飲食。 自治療法1.成藥自療法(1)小兒止瀉散,每日2次,每服1包,周歲以內小兒酌減。(2)健胃消食丸,每日2次,每服1丸。(3)啟脾丸,每日2次,每服1丸。(4)溫脾止瀉丸,每日2次,每服1丸。2.驗方自療法(1)大蒜1只。將大蒜燒炭存性,加開水泡服,每日數次。本方專治小兒久瀉不止。(2)生姜(炒鹽)、大棗、紅糖各6克。將生姜和大棗共煎50分鐘,加入紅糖,再煎片刻,取汁,早晚各服1次。本方主治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或完谷不化之小兒泄瀉。(3)蔥白12克、生姜6克、艾葉20克、仙人掌根30克。將藥物搗爛,調拌雞蛋清,外敷貼患兒肚臍處。本方主治小兒感受外邪引起的腹瀉。(4)生姜適量,燒焦后,磨成粉末和米湯一起送服。本方主要應用于因小兒腸炎所引起的腹瀉大便帶血者。(5)石榴花25克、藕節4個、麥芽10克,水煎服,每日2次。(6)鐵莧15克、金櫻子15克、馬蘭頭10克,水煎服,每日2次。(7)蒼術、白術、澤瀉、防風、甘草各3克,陳皮、厚樸、茯苓、豬苓、升麻、肉豆寇各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虛寒瀉。(8)山楂、神曲、制半夏、萊菔子、陳皮各6克,麥芽、茯苓各9克、連翹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傷食瀉。(9)葛根9克,車前子9克,澤瀉、茯苓各9克,黃芩、神曲各6克,川樸、甘草各3克,川連2克。水煎服,每日2次,適宜于濕熱瀉。(10)黨參、茯苓、白術、苡仁各9克,甘草、陳皮、桔梗、砂仁各3克,山藥、蓮肉各12克,扁豆5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脾虛瀉。3.飲食自療法(1)蘋果1-2個,去心搗泥,分數次喂服。(2)胡蘿卜250克,水煮取濃汁,分數次喂服。(3)粳米50克、山藥60克,共煮粥食之,每日1-2次。(4)扁豆60克,水煮取濃汁,分次服用。4.外治自療法(1)吳茱萸10克,研末,醋調成厚糊狀,敷臍部,外用紗布固定。(2)車前子6克、六一散10克,共研細末填臍,每日1次,用于濕熱瀉。(3)傷濕止痛膏或消炎止痛膏貼于臍部,瀉止后再貼2天。(4)食鹽50-100克,炒熟,裝入布裝,置于臍部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每日3-5次,每次20分鐘,用于虛寒瀉。(5)以手掌貼于患兒腹部,以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持續摩動10分鐘左右。5.其他自療法(1)泡足法: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車前草150克,共煎水泡足。用于濕熱瀉。(2)茶療法:禁食期間喂食茶水,每小時1次,每次3勺。(3)浸浴法:生姜15-30克,煎湯,患兒在姜湯中浸浴15-30分鐘。(4)藥袋法:艾葉40克,大茴香、甘松各20克,細辛、肉桂、吳萸、白芷、干姜、畢撥、川椒各15克,共研細末,裝入布袋,兜于小兒腹部。用于虛寒瀉。 避免誤診不可濫用抗菌藥物,只有細菌所致者,才是抗菌藥物的適應癥。切勿濫用收澀止瀉藥,特別是急性期,一般不要用。嚴重腹瀉和嘔吐,可引起脫水和酸中毒等,如處理不及時容易產生不良后果,故應及時送醫治療。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見...
熱心網友
寶寶秋季腹瀉 父母如何應對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程慶民秋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腹瀉會使孩子喪失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嚴重者可導致嬰兒營養不良。治療腹瀉除了正確用藥外,合理的飲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個月大的歡歡突然病倒了。高燒、咳嗽、嘔吐一齊降臨到歡歡身上。醫生說是感冒,用藥2天后,剛見好轉,卻又拉起肚子來,一天就拉了十幾次稀水樣便。小家伙往日的笑容不見了,臉色蒼白,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爸媽又著急又心疼,再次到醫院就診,原來,歡歡得的是“小兒秋季腹瀉”。 小兒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每年的秋冬季節是該病的高發期。2歲以下的嬰幼兒最易發病,尤其是出生至1歲的嬰兒。發病后,患兒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隨后出現嘔吐和腹瀉,腹瀉一般為稀水樣便,每天約10次以上。 小兒發生腹瀉的原因很多:用了不潔餐具、吃了污染食物,可發生胃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外感染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喂哺或添加食物不適當,會影響消化吸收而腹瀉;腹部受涼,腸蠕動增加,也會發生稀便。 由于嬰兒消化系統、免疫系統沒有發育成熟,對飲食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但此時正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一歲時的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對營養素的需求高于其他年齡階段。這時孩子發生腹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及營養缺乏性疾病,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兒科臨床上常見的營養不良、體弱多病和生長障礙,相當一部分就是源于嬰兒期沒有及時治愈的腹瀉。 當嬰兒發生腹瀉,家長在就診時應帶上少許新鮮的大便,以便能及時化驗大便常規,有利于醫生正確診斷和合理用藥。 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往往就是,孩子經過這樣的折騰,消耗一定很大,需要趕緊補一補。這個時候,孩子確實需要營養,但若急于進補,給予不適當的飲食,很可能加重病情,延長病程,正所謂“欲速而不達”。但究竟該怎樣進食呢? 短暫禁食 根據病情輕重禁食6至12小時,先讓孩子的胃腸道“休整”一下。可適量口服5%的葡萄糖液、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英文縮寫ORS,藥店有售)或米湯(可加入葡萄糖或鹽以補充能量和電解質)。 調整乳類食品的質和量 大便性狀好轉的情況下,可進食乳類食品,先淡(脫脂、摻水)后濃,從少量逐步恢復到正常需要量。 添加輔食 病情穩定后可添加輔食,量由少到多,質由稀到稠,品種由單一到多種,逐步添加含各種營養素的食品,如果汁、菜湯、蛋黃、薄粥、嬰兒粥(加蛋黃、魚泥、碎菜、肝泥、肉糜等)。 補充有助止瀉的食品 若大便化驗為陰性的,可給予焦米湯或焦米粥、酪蛋白液、胡蘿卜液和蒸蘋果等。 補充營養素 由于腹瀉,嬰兒大量消耗和丟失了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可能會導致腹瀉后活動性佝僂病的發生、皮膚粘膜損害、消化吸收不良等,應補充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魚肝油等,必要時可肌肉注射維生素D。若病程較長,食欲不好,有反復腹瀉的,補充微量元素鋅制劑以及谷氨酰胺制劑,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道粘膜的修復。 相關鏈接 幾種止瀉食品的制作 焦米湯或焦米粥:將米炒成焦黃色后,每10克加100毫升水即可熬成焦米粥,再用粉碎機加工成焦米湯可喂哺小嬰兒。6個月以上的嬰兒可直接喂粥。米炒后,部分碳化,有助消化并有吸附作用,還有焦香味,患兒容易接受。 酪蛋白液:按鮮牛奶100毫升,葡萄糖酸鈣0.5克的比例,每天2瓶鮮牛奶加入5片葡萄糖酸鈣,加熱至沸騰,牛奶中的蛋白(主要是酪蛋白)與鈣結合成絮狀物,用紗布或濾網過濾出,加水或米湯200到300毫升粉碎后分2次或3次喂給患兒,止瀉效果很好,同時可補充蛋白質。 胡蘿卜液:胡蘿卜500克,洗凈削皮切塊后,加水約1000毫升,煮沸至軟,連水碾碎或粉碎,按需分次飲用。富含胡蘿卜素,還有番茄紅素、揮發性芳香油等,可健胃和促進消化。 蒸蘋果:蘋果洗凈切成兩半,去芯,連皮隔水蒸至酥軟,可直接用勺舀喂給患兒。蒸蘋果含一定量的鈣、磷、鐵、胡蘿卜素、尼克酸等,有生津、開胃及止瀉等功效,且其味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