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咨詢一下關于黃河大壩的地質問題,希望有朋友可以幫我

熱心網友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20世紀30年代,為了治理黃河水害,荷蘭、英國、挪威的水利專家都明確指出黃河建壩僅能限于“削減洪水”;日本水利專家,也不敢不把“水庫不排沙,壽命短”;“泥沙無法解決,全盤工程失敗”說在三門峽工程的前邊,而強調“分期開發”。美國人的認識就更透徹:他們40年代提交給當時中國政府的《治理黃河規劃初步報告》 改造后的三門峽已經安全運行幾十年,對黃河下游地區發揮了防洪、防凌、發電、供水、灌溉等綜合社會效益。客觀地說,自解放以來黃河從未決口泛濫,三門峽水壩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如果沒有三門峽,誰都難以保證幾十年來黃河下游的安瀾。因為黃河下游地區的社會城市化程度較高,從經濟和社會效益上看,只要發生一次黃河決口,其損失恐怕遠遠大于修建三門峽大壩的所有投入加上在上游淤積造成的全部損失。

熱心網友

問的不具體,無法回答

熱心網友

問的不具體,無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