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聞很少聽到俄羅斯的事情,但是普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看來俄羅斯開始務實了,發展前景不容小視,請大家談談中國跟俄羅斯的發展前景!

熱心網友

俄羅斯是一個露天金礦  (2005-11-17)   □楊曉莉/文   我們公司是1993年進入俄羅斯,進入俄羅斯十幾年來,我們公司打造了幾個第一:1993年在俄羅斯開發了第一個中國人建的汽車配件商店;2003年建了中國人在俄羅斯的第一個批發大市場;我們還建設了第一個中國建材商品交易所,通過信息平臺把我們國內的建材行業和建材企業內外連接起來。   我對俄羅斯的看法分四個階段:首先,俄羅斯是一個露天金礦,我把它歸納為是撿金階段,那個時期中國商人走出去也許拿一口袋泡泡糖就可以換回幾千塊錢,那個階段對于我們走出去的企業來說實際上要求并不高,那時候商機確實很大。我們公司是1993年進入,我的汽車配件商店也是在那個時期建成的。第一次盧布貶值之后,由于有一些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就退出了這個市場,我們很多大企業也是那個階段退出的。   第二個階段是大浪淘沙之后剩下來的,這個階段又涌現出一些企業,包括民營也包括國營,這個時期的企業和俄羅斯的貿易已經進入正規化經營范圍。我們公司1995年在綏芬河建立一個國際貨代平臺。伴隨著1998年第二次金融風暴,盧布貶值又淘汰了一批企業,那時候真的體現作為企業,作為企業的老板對市場的洞察能力。這時候正好趕上我在境外,我是星期五裝了一個卡拉斯的貨,裝完之后要發的時候小道消息來了說盧布要來了,我就趕緊說這批貨別放,我當即決斷告訴我們的員工趕緊拿盧布換回貨,這時候好多其他的同行,其他企業不明白,這樣回避了當時的風險。   第三階段是挖金階段,自己得真正下力氣,我們得干點實事兒,這個階段金子還是滿地都有,我們公司在這個階段制定的戰略就是根據俄羅斯人民生活的逐漸提高,兩國領導的頻繁會晤,大環境已經非常好了,俄羅斯面臨固定資產的投入,包括居住環境的改善。這個階段就給我們中國的企業家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就是房地產開發業的熱潮,我認為到來了,我們在2003年的11月份動工,2004年7月21日,我們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我們公司建設了一個烏蘇里斯克建材批發大市場。   作為我一個弱女子能在俄羅斯拼打十多年一直生活到今天,所以說大環境還是非常好的,我說實際上俄羅斯的治安環境比國內要好得多,但是往往我們好多企業一說俄羅斯都害怕,一個是輿論導向,總是報道負面的東西。我們把俄羅斯一個城市一年發案率如果和哈爾濱南崗區的發案率一比較的話應該很明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中國人在那里經商的過程當中,很多人中國人的身份都是不合法的,現在警察經常查你的護照,我的建材大市場里面就有一個業戶已經10年沒有護照還在那兒呆著,你作為一個外國人進入人家的國家得遵守人家的法律法規,可是我們有一部分人不遵法守法。但是他們有一點沒有國內招商引資的意識那種強,他們頒布了一個外國投資法和產品分類協議法,他要求外國人在俄羅斯投資的時候和國民享有同等待遇,但是這些優惠可以通過你所在的州和所在的市和地區單獨和政府談也可給你,因為那個地方不像這么集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