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股市那摸短的時間,那摸多的上市公司,根本不合理,心如有一妙招,也許可救股市,你多好點子也說說啊我建議新股停發到明年底,從2006年起,每年給你10家上市,如果有公司想急著上市,可借用殼資源,把優質資產注入那些爛得不得了的公司,再來圈錢,這樣小股民也不會輸得那摸慘啊

熱心網友

我建議每年就發1只新股,有本事他們去買殼啊......總來圈錢真沒良心

熱心網友

我認為是二者兼有,理由如下:1。上市公司大都在銀行有過借貸,而且許多貸款已經沉淀,有許多企業連利息都還不起。為了盡快幫助"國有企業解困",在向銀行"貸款難的情況下,如何幫助企業融資,成為政府考慮的首要問題。而通過發行股票,并公開上市流通,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獲得比銀行貸款更多的資金,另一方面,可以把原來國有企業向國有銀行的貸款風險轉嫁到市場上去,從而擺脫政府的"包袱"。2。改革十多年后,國有企業急需進行技術改造,但全靠銀行貸款,一是負擔不起,二是加大了國家風險,三是隨著入?F的步伐,本身也對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銀行負擔加重,'入?F后"會給國內金融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沖擊。3。通過企業上市發行股票,不僅可以為企業技術改造,增加新項目,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4。上市后一旦出現風險,就不是光由國家承擔風險,而是由全社會來承擔風險。所以,當風險出現時,就產生了似乎是在"圈錢"的感覺。(當然,一些上市公司對股東不負責的態度也加劇了這種現象的漫延)。

熱心網友

優質資產注入那些爛得不得了的公司(所謂殼資源),再來圈錢,騙取小股民的錢還少嗎?國家開這個股市根本目的就是要圈錢,從配股、轉配股、到增發,還有未來的全流通,什么不是為了從股民手里拿到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