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許憲春17日在中國生產力發展國際論壇上預測說,21世紀前二十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左右。許憲春利用經濟計量模型做出預測:“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5%左右,“十一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26萬億元,人均GDP近1.9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2000美元。  許憲春還預測,“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左右,“十二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42萬億元,人均GDP將接近3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3000美元。他說,按照世界銀行2004年標準中國將由下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進入上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  根據許憲春的預測,“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左右,“十三五”期末GDP總量將超過60萬億元,人均GDP將超過4萬元,折算美元將超過5000美元。  許憲春指出,2000-2020年間,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仍然是資本的快速積累。他說,雖然資本投入對于GDP增長的貢獻有所下降,但是其貢獻率仍然高達50%以上。  許憲春認為,由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勞動力數量增長對經濟的貢獻率將不斷下降。  他指出,推動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另一個動力將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快速增長,而且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會越來越大。他預計到2011-2015年期間,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40%。  許憲春認為,中國的產業結構在未來15年將發生迅速變化。他預測,從2005年到2020年,中國第一產業比重將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在波動中趨于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將穩步上升。  他指出,2006-2010年期間,中國第二產業的比重將繼續上升,主要表現在能源需求的上升將導致能源部門擴張,高投資帶來的資本品需求的上升,國際貿易組織過渡期多種纖維協定的取消將促進紡織和服裝部門的擴張。  他說,2010-2020年期間,采礦業和低技術產業比重的下降將使第二產業比重逐步回落;而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對服務業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工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對于生產性服務業需求的增加,將使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  許憲春提出,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國投資率將逐步下降,消費率則將不斷上升。預計到2020年末,中國的投資率將逐步下滑到35%左右,而消費率將上升到60%以上。。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