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根據前蘇聯的月球探測計劃,1966年2月4日,“月球”9號探測器在月面的風暴洋著陸。所謂“風暴洋”是月球始終朝向地球的一面上由灰暗的熔巖構成的圓形月海的一部分。在風暴洋拍拍攝到的照片上顯示出極象塔形的物體,與其說這些“塔形物”七零八落,不如說它們整齊地排成一列。伊萬.桑達森博士是一個科學協會的理事,同時又是一家科學雜志的編輯。他在分析了蘇聯月球探測器拍攝的這些照片后說:“這些類似機場跑道標志塔的物體等距離排列,似乎呈兩條直線。”這些圓形石柱無一例外地剛好處在陽光能夠照射到并能投射出影子的位置上。而且照片上還拍攝 一個很象飛行物體的東西正在著陸的場面,十分清晰。除了桑達森博士外,還有其他學者也將這種奇妙的月面建筑物向全世界作了介紹。蘇聯的宣傳媒介和一份名為《青年技師》的雜志刊登了這一報導。這份雜志不僅詳細地敘述了這一發現,還稱之為“巖石標志”,附帶說明這些標志是“建筑物”。在結論中,這篇報道推測說:“這些塔形物不是自然形成的東西,的確是其他星球來的生物建造的。” 前蘇聯最高科學獎獲得者伊萬諾夫博士指出:“在月球探測計劃中,一般都希望在月面的隱蔽處著陸,或者有幸在月面的荒漠、平坦處著陸。如果我們想改變‘月球’9號的著陸地點,只要把月面的巖石稍微移動一個角度不就行了嗎?”根據當時拍攝的兩組照片,他將那條“跑道”變成三維圖像后重現出來。也許正是得益于伊萬諾夫所說的“幸運”,科學家們得以推測出這些塔與塔之間的距離。他們自己也感到吃驚——這些塔實際上是等距離建造的,而且這些塔的高度也彼此相等。伊萬諾夫說:“我們觀測了這些塔 的建造地點的周圍,認為不存在這樣的巖石。這些塔看上去似乎是依據幾何學法則建造的。”這一發現被作為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在美國和蘇聯廣為人知。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這樣的重大發現卻往往很快被人們忘在腦后,也許今后仍然會有這樣的重大發現,可是它還會被與這種發現有關的人悄悄窒息。 美國一個大科學基金會的負責人阿爾特,羅森布朗說,他是在《蘇聯的四維科學》這本書中知道這些塔的存在的。而這本書在美國出版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羅森布朗認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權威人士未必對該書在美國發行感到高興。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美國航空航天局似乎隱滿了某種事實。羅森布朗在他的(不得人心的科學》一書中說了這番話。 讀者朋友們的心中也許會產生這么一個疑問:如果這些塔狀物確是來自其他星球的生物所建造的,那么他們的目的究竟何在呢?桑達森博士推測說:“這些塔狀物與地球上的方尖碑也許是同一淵源。從事宇宙旅行的來自其他星球的客人,可能為了向后來者提供目標方位才建造了這些塔狀物。從這個意義上說,塔狀物起著‘向導’的作用。”不過他說不清外星人在地球上建立方尖碑的緣由,建造一座方尖碑是不容易的,而在地球上建造方尖碑又沒有什么意義。但是方尖碑對地外生命來說,也許是有意義的吧。有一位科學家推測說,這些方尖碑也許是引導宇宙飛船起飛和降落的“跑道”,或者不是將外星人的飛粉引向月面,而是引向月球內部的標志。令人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風暴洋的另一邊的確有一個被認為是通向月球內部的洞穴,這里也許是進入月球內部的入口。威爾金斯博士認為,在這個入口內部還應開有其他幾個洞穴,以與月球表面的其他洞口相連,他本人曾發現了一個名為“卡西尼A”的環形山內部的大坑穴。這個環形山直徑1.5英里,是一個較大的環形山,深入月球內部約600英尺(相當于200米),換句話說相當于兩個足球場長度之和。 威爾金斯博士在《我們的月球》一書中寫道:“在這個環形山內側中間有一個亙徑約200米的洞穴,內壁象玻璃一樣光滑。”遺憾的是,威爾金斯博士前幾年已經謝世。在下一章里我們還要談到UFO,這是在月面上能夠經常觀察到的物體,尤其在風暴洋更是常能目擊到。那么上面談到的洞穴果真是UFO的通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