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李商隱“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用典出處?

熱心網友

唐*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此詩寫一位深鎖幽閨的女子戀愛受阻。她追憶前情,無限悵惘。雖以物為比,以事為喻,表白自己對愛情的追求,但又流露了相思無望的傷感情緒。寄寓著作者仕途不利的難言之痛。 其中“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用了這樣的典故:賈氏窺簾:晉韓壽貌美,大臣賈充如為屬僚,一次賈充的女兒在簾后窺見韓壽,私相慕悅,遂私通。并以皇帝賜充之西域異香贈壽,賈充發覺后,就把女兒嫁給韓壽(見《世說新語》);宓妃:相傳伏羲之女宓妃溺死于洛水,遂為洛水之神,此處指曹丕皇后甄后。留枕:據《文選。洛神賦》李善注:曹植曾求取甄氏,曹操將甄氏配曹丕,曹植苦思不已。甄氏死后,曹丕將她的遺物玉鏤鑫帶枕贈曹植。一次曹植離京返回自己的封地,途經洛水,夜夢甄后來對他說:“我本托心群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嫁時物,前與五官中郎將(曹丕),今與群王。”曹植感其事而作《洛神賦》。魏王:指曹植。唐*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的無題詩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的獨特藝術風貌。這首無題,是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心理獨白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 其中:“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附:(一),“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相傳楚襄王曾在觀中夜寢,夢見一個美人愿薦枕席。臨別之時,自稱是伏羲皇帝的愛女,小字瑤姬,未行而死,今為巫山之神。朝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那襄王醒后,還想著神女,教大夫宋玉做《高唐賦》一篇,單形容神女十分的艷色。  (二),南北朝民歌里的南朝樂府民歌《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全詩:“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