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介紹一下蒼蠅.比如:習性、身體特征...謝謝拉!
熱心網友
蠅類的形態、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1)形態特征 成蠅身體粗短,全身鬃毛,身軀分頭胸腹3部分。 頭部近似半球形,兩側有一對復眼,多數蠅類的兩眼距離雌寬雄窄。頭頂部有3個單眼。蠅面正中有一對觸角。下方有口器,多數為舐吸式,可以伸縮折疊,以末端唇瓣舐吸食物。吸血蠅類的口器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膚吸血。 胸部可分為前、中和后胸。中胸有一對翅,上有6條縱脈,都不分叉。后翅退化為平衡棒。足3對,末端有爪和爪墊,著生細毛,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也容易攜帶病原體。 蠅卵為乳白色,香蕉形,前尖后粗,多粘在一起,形成團塊。 蒼蠅的幼蟲又稱蛆,乳白色,體表光滑,頭端尖細,尾端鈍圓,無眼無足。 蠅蛹由第三齡幼蟲成熟后不蛻皮收縮而成,多呈桶形,棕黑色。 (2)蒼蠅的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蒼蠅的發育分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屬完全變態。每年可完成繁殖7~8代,在我國南方溫暖地區,每年可繁殖十多代。以家蠅為例,其不同發育時期的生態習性如下。 1、卵期: 多產于糞便、垃圾、動物尸體及腐爛的有機物等處。每次產卵幾十至幾百產粒。在20 ℃ ~35 ℃ 的適宜溫度和潮濕環境中經8小時至一天多就可以孵化出幼蟲。 2、蛆期: 蛆即幼蟲,以腐爛的有機物為食。經過3個齡期后化為蛹。家蠅的蛆在夏天適宜溫,濕條件下,只需5~6天時間即可變化為蛹。 3、蛹期:蛹期一般經5天左右就變化成熟為成蟲,破殼爬出地面,待表皮硬化,兩翅完全伸展后即可飛翔。 4、成蠅: 交配,雄性家蠅24小時后,雌性家蠅在30個小時之后即可交配。一般一生只交配一次,其精子貯存在雌蠅的精囊內,能使卵受精延續3周以上。成蠅的壽命一般為1到2個月。但越冬蠅可活4、5個月。產卵,在最適宜溫度35 ℃。時,雌蠅羽化后只需20個小時就開始產卵。每次產卵在100粒左右,1只雌蠅一生可產卵4~6次,最多可達10次以上。 食性,成蠅的食性很復雜,因種類而異,有密食性、糞食性、血食性、 雜食性等。它們喜食各種動物尸體、垃圾、人畜糞便、尿、痰,以及鼻、眼、傷口的分泌物,又喜歡食人的食物和水果等。在人的食物上邊吃、邊吐,邊排便,因而對食物造成嚴重污染,傳播各種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 飛翔,家蠅善于飛行,1小時可以飛行6~8公里。但其活動范圍一般在以孳生地為中心,100~200米半徑區域內。個別的也可以飛行到10公里之外。 活動,蒼蠅的活動因蠅種而異,主要受溫度和光線兩種因素的影響。它們有趨光性,喜歡在白天或有光亮處活動,夜間常停落在天花板、電線或懸空在繩索上。家蠅對溫度較敏咸,30 ℃ 時最活躍,30 ℃ 以上則喜歡停留在蔭涼處,15 ℃ 時尚能取食,12 ℃ 時還能飛行,9 ℃ ~10 ℃ 只能爬行,7 ℃ ~8 ℃ 完全不動,致死溫度為45 ℃ 以上。 季節性,各種蠅類對季節選擇較嚴格,因此可分為春、春夏、春秋、夏、夏秋、秋和寒季高峰等7個型。地理位置也有一定影響,如家蠅在我國南方熱帶地區終年出現,在寒帶與溫帶則冬季停止發育、繁殖。 越冬,多數蠅類以蛹越冬,但越冬方式與當地的氣溫等條件及種類有關。蛹或成蟲的越冬場所多在孳生地的附近,一般在3米的范圍內,在離表面0。5厘米 深的松土、垃圾的孳生物中越冬,春暖后再發育。成蛹越冬多選擇溫暖場所,靜伏不動,春暖復出。 孳生習性,因蚊種不同有所差別。 孳生物質是蠅類孳生的基本條件,可分為人糞類、畜、禽糞類、腐敗動物類、腐敗植物類、垃圾類、動物分泌類等。
熱心網友
蠅類的形態、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1)形態特征 成蠅身體粗短,全身鬃毛,身軀分頭胸腹3部分。 頭部近似半球形,兩側有一對復眼,多數蠅類的兩眼距離雌寬雄窄。頭頂部有3個單眼。蠅面正中有一對觸角。下方有口器,多數為舐吸式,可以伸縮折疊,以末端唇瓣舐吸食物。吸血蠅類的口器為刺吸式,能刺入人畜皮膚吸血。 胸部可分為前、中和后胸。中胸有一對翅,上有6條縱脈,都不分叉。后翅退化為平衡棒。足3對,末端有爪和爪墊,著生細毛,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也容易攜帶病原體。 蠅卵為乳白色,香蕉形,前尖后粗,多粘在一起,形成團塊。 蒼蠅的幼蟲又稱蛆,乳白色,體表光滑,頭端尖細,尾端鈍圓,無眼無足。 蠅蛹由第三齡幼蟲成熟后不蛻皮收縮而成,多呈桶形,棕黑色。 (2)蒼蠅的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蒼蠅的發育分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屬完全變態。每年可完成繁殖7~8代,在我國南方溫暖地區,每年可繁殖十多代。以家蠅為例,其不同發育時期的生態習性如下。 1、卵期: 多產于糞便、垃圾、動物尸體及腐爛的有機物等處。每次產卵幾十至幾百產粒。在20 ℃ ~35 ℃ 的適宜溫度和潮濕環境中經8小時至一天多就可以孵化出幼蟲。 2、蛆期: 蛆即幼蟲,以腐爛的有機物為食。經過3個齡期后化為蛹。家蠅的蛆在夏天適宜溫,濕條件下,只需5~6天時間即可變化為蛹。 3、蛹期:蛹期一般經5天左右就變化成熟為成蟲,破殼爬出地面,待表皮硬化,兩翅完全伸展后即可飛翔。 4、成蠅: 交配,雄性家蠅24小時后,雌性家蠅在30個小時之后即可交配。一般一生只交配一次,其精子貯存在雌蠅的精囊內,能使卵受精延續3周以上。成蠅的壽命一般為1到2個月。但越冬蠅可活4、5個月。產卵,在最適宜溫度35 ℃。時,雌蠅羽化后只需20個小時就開始產卵。每次產卵在100粒左右,1只雌蠅一生可產卵4~6次,最多可達10次以上。 食性,成蠅的食性很復雜,因種類而異,有密食性、糞食性、血食性、 雜食性等。它們喜食各種動物尸體、垃圾、人畜糞便、尿、痰,以及鼻、眼、傷口的分泌物,又喜歡食人的食物和水果等。在人的食物上邊吃、邊吐,邊排便,因而對食物造成嚴重污染,傳播各種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 飛翔,家蠅善于飛行,1小時可以飛行6~8公里。但其活動范圍一般在以孳生地為中心,100~200米半徑區域內。個別的也可以飛行到10公里之外。 活動,蒼蠅的活動因蠅種而異,主要受溫度和光線兩種因素的影響。它們有趨光性,喜歡在白天或有光亮處活動,夜間常停落在天花板、電線或懸空在繩索上。家蠅對溫度較敏咸,30 ℃ 時最活躍,30 ℃ 以上則喜歡停留在蔭涼處,15 ℃ 時尚能取食,12 ℃ 時還能飛行,9 ℃ ~10 ℃ 只能爬行,7 ℃ ~8 ℃ 完全不動,致死溫度為45 ℃ 以上。 季節性,各種蠅類對季節選擇較嚴格,因此可分為春、春夏、春秋、夏、夏秋、秋和寒季高峰等7個型。地理位置也有一定影響,如家蠅在我國南方熱帶地區終年出現,在寒帶與溫帶則冬季停止發育、繁殖。 越冬,多數蠅類以蛹越冬,但越冬方式與當地的氣溫等條件及種類有關。蛹或成蟲的越冬場所多在孳生地的附近,一般在3米的范圍內,在離表面0。5厘米 深的松土、垃圾的孳生物中越冬,春暖后再發育。成蛹越冬多選擇溫暖場所,靜伏不動,春暖復出。 孳生習性,因蚊種不同有所差別。 孳生物質是蠅類孳生的基本條件,可分為人糞類、畜、禽糞類、腐敗動物類、腐敗植物類、垃圾類、動物分泌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