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天國王朝》,里面涉及的歷史是真實的么?真有麻風病國王?撒拉迅人是什么人?

熱心網友

基本是真實的。麻風病國王歷史上確有其人,即博杜安四世。博杜文四世陛下生活在12世紀的耶路撒冷,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后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的國王。在他16歲的時候(1177)于蒙吉薩爾大敗伊斯蘭世界的圣雄--埃及阿尤布王朝的Saladin既薩拉丁(1137 or 1138–1193),當時薩拉丁可以說是倉皇而逃。之后baldwin和saladin簽訂了和約,給耶路撒冷王國及其附屬地區帶來長時間的和平。 在他病情日益加重的最后幾年里,國內的形勢也日益復雜。1182年博杜文任命他姐姐西比拉(Sibylla of Jerusalem c。 1160 - 1190)的丈夫蓋伊(Guy of Lusignan died 1194)為攝政王。蓋伊當時的政治同盟是雷納德(Raynald of Châtillon c。1125-July 4)。雷納德自從1177年后就一直在他自己的位于死海東部的領地Kerak(中譯好像是卡拉卡)城堡作威作福。1181年,面對巨大的利潤的誘惑,雷納德開始不顧baldwin和saladin之間的和平協議,大肆搶劫阿拉伯的沙漠商隊,引來了saladin強烈不滿。在交涉無果后,作為報復saladin開始攻擊Kerak。雷納德敢于搶劫阿拉伯商隊的行為代表了當時大部分歐洲人的態度:對所有不信上帝的異教徒的極端憎恨,不至他們于死地不后快,而且手段惡劣,極其殘暴?! ?  更為火上澆油的是,其后雷納德還派海盜對圣地麥加進行攻擊(當然沒有成功),并洗劫了死海附近的村莊。這些行為大大的激怒了Saladin,Saladin大帝發誓不斬下雷納德的頭不罷休(后來他終于實現了這個愿望)。于是,1183年Saldin對Kerak展開了長時間的圍攻。攝政王蓋伊當時正在城堡參加婚禮。(新娘新郎的名字很長就不寫了)可惜蓋伊只顧花天酒地的鬧洞房,卻沒有勇氣面對Saladin的怒氣。蓋伊竟然緊鎖城門,拒不出兵?! ?  這樣繼承人當然是不合格的,baldwin對于蓋伊的行為極其震怒,剝奪了他攝政王和繼承資格。托著虛弱的病體親自出征Kerak,再次大敗saladin。不過這場戰爭也加劇了baldwin病情的惡化。終于,1185年baldwin散手人寰,年僅24歲。兩年后,耶路撒冷陷落,并且從未再屬于基督教(其后有幾次零星的占領,但都為時不長)。因此,有歷史學家稱baldwin的死是整個圣城做陪葬?! ?  不管是不是真是如此,可以肯定的說,自從Baldwin IV之后沒有一個國王有能力掌握和統治整個國家。而Baldwin IV作為一個被世俗社會歧視的麻風病人卻做到了這一點。博杜文四世最偉大之處不在于兩敗saladin,而是他愛他的國家,愛他的人民,不論他們信仰真主或者基督,不論他們衣冠楚楚或者步履蹣跚。很難知道這種平等無私的愛是如何在宣言殺盡異端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我想,也許正是他身患麻風病才更讓體會到了平等,自由,博愛的含義。也正是這些高貴的品質加上他出眾的軍事頭腦和領導氣質,是使本來執著于各自信仰,互相仇視的人們能夠和平共處。耶路撒冷也成為那個時代真正的“圣城”!撒拉遜人主要法蘭克人對阿拉伯人和突厥各民族的稱呼;伊斯蘭教徒包括撒拉遜人,也有一些蒙古族。。

熱心網友

拜托,別老是抄人家的好不好,有點創新精神嘛!老是這樣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熱心網友

基本是真實的。麻風病國王歷史上確有其人,即博杜安四世。博杜文四世陛下生活在12世紀的耶路撒冷,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后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的國王。在他16歲的時候(1177)于蒙吉薩爾大敗伊斯蘭世界的圣雄--埃及阿尤布王朝的Saladin既薩拉丁(1137 or 1138–1193),當時薩拉丁可以說是倉皇而逃。之后baldwin和saladin簽訂了和約,給耶路撒冷王國及其附屬地區帶來長時間的和平。 在他病情日益加重的最后幾年里,國內的形勢也日益復雜。1182年博杜文任命他姐姐西比拉(Sibylla of Jerusalem c。 1160 - 1190)的丈夫蓋伊(Guy of Lusignan died 1194)為攝政王。蓋伊當時的政治同盟是雷納德(Raynald of Châtillon c。1125-July 4)。雷納德自從1177年后就一直在他自己的位于死海東部的領地Kerak(中譯好像是卡拉卡)城堡作威作福。1181年,面對巨大的利潤的誘惑,雷納德開始不顧baldwin和saladin之間的和平協議,大肆搶劫阿拉伯的沙漠商隊,引來了saladin強烈不滿。在交涉無果后,作為報復saladin開始攻擊Kerak。雷納德敢于搶劫阿拉伯商隊的行為代表了當時大部分歐洲人的態度:對所有不信上帝的異教徒的極端憎恨,不至他們于死地不后快,而且手段惡劣,極其殘暴?! ?  更為火上澆油的是,其后雷納德還派海盜對圣地麥加進行攻擊(當然沒有成功),并洗劫了死海附近的村莊。這些行為大大的激怒了Saladin,Saladin大帝發誓不斬下雷納德的頭不罷休(后來他終于實現了這個愿望)。于是,1183年Saldin對Kerak展開了長時間的圍攻。攝政王蓋伊當時正在城堡參加婚禮。(新娘新郎的名字很長就不寫了)可惜蓋伊只顧花天酒地的鬧洞房,卻沒有勇氣面對Saladin的怒氣。蓋伊竟然緊鎖城門,拒不出兵?! ?  這樣繼承人當然是不合格的,baldwin對于蓋伊的行為極其震怒,剝奪了他攝政王和繼承資格。托著虛弱的病體親自出征Kerak,再次大敗saladin。不過這場戰爭也加劇了baldwin病情的惡化。終于,1185年baldwin散手人寰,年僅24歲。兩年后,耶路撒冷陷落,并且從未再屬于基督教(其后有幾次零星的占領,但都為時不長)。因此,有歷史學家稱baldwin的死是整個圣城做陪葬?! ?  不管是不是真是如此,可以肯定的說,自從Baldwin IV之后沒有一個國王有能力掌握和統治整個國家。而Baldwin IV作為一個被世俗社會歧視的麻風病人卻做到了這一點。博杜文四世最偉大之處不在于兩敗saladin,而是他愛他的國家,愛他的人民,不論他們信仰真主或者基督,不論他們衣冠楚楚或者步履蹣跚。很難知道這種平等無私的愛是如何在宣言殺盡異端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我想,也許正是他身患麻風病才更讓體會到了平等,自由,博愛的含義。也正是這些高貴的品質加上他出眾的軍事頭腦和領導氣質,是使本來執著于各自信仰,互相仇視的人們能夠和平共處。耶路撒冷也成為那個時代真正的“圣城”!撒拉遜人主要法蘭克人對阿拉伯人和突厥各民族的稱呼;伊斯蘭教徒包括撒拉遜人,也有一些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