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始建于唐貞觀21年。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小昭寺位于拉薩最著名的步行街八角街北面,與大昭寺相距不足千米。其寺前是一條頗為熱鬧的商業街。如果說八角街已逐漸演變為外來旅游者的“觀光街”,那么這里——小昭寺路則更能體現拉薩當地百姓真實的市井生活。   小昭寺創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最初的小昭寺是由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漢族工匠建造,所以其早期建筑系仿漢唐風格。拉薩當地人管這兒叫做“熱木齊”,意思就是“漢人的”。   小昭寺歷史上幾經火焚后重建,現存的建筑中只有底層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內的10根柱子依稀可見吐蕃遺風:上面鏤刻著蓮花,四周環繞花草、卷云以及珠寶、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殿共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廓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三層樓上過去是達賴喇嘛下榻的地方。小昭寺的金頂也是漢地的歇山式樣,以斗拱承托,整座建筑風格也是漢藏合璧。寺內原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帶進藏,是西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后來在金城公主時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將尺尊公主攜帶的另一尊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移至小昭寺,成為小昭寺的主圣。  如今這里是西藏僧侶修習密宗的上密院,這是格魯派僧人修習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