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漢武大帝》里面漢武帝說了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好激動,歷史上著是真的嗎?

熱心網友

這是西漢名將陳湯遞給漢元帝的上疏,隨同上疏一同遞向長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單于的首級。“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并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熱心網友

確有其事,原話為:“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并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熱心網友

不一定的,誰能考證!

熱心網友

有的,《漢武大帝》里他還有一句話“寇可往,我亦可往”! 好強悍的男人,

熱心網友

是啊!看《秦頌》里也有一個鏡頭:燕國使者帶領刺客荊苛上殿,荊苛刺殺秦王沒有成功,被秦嬴正一劍刺死,秦王在拔尖的時候,滿臉怒容,說:蕩平燕國,人犬不留!畫面一轉,秦軍在燕國勢如破竹,所到之處,鮮血橫流啊!---- 一個“蕩”字,顯示了秦國的軍事實力。根本不把懦弱的燕國放在眼里。當然,這是統一戰爭。戰后的秦帝國,也是沒有什么敵人的。匈奴遠在莫北,還不敢南下。只有秦朝結束了,匈奴才開始南下搶劫。漢武帝對匈奴的討伐,終于使匈奴西遷并分裂,東匈奴投降漢朝,西匈奴遠徙小亞西壓,就是奧斯曼土耳其的祖先。而原先在西域的各個小王朝,基本都歸順了漢朝。所以,與大漢抗衡的,天下已經沒有了。唯一的大帝國羅馬,遠在歐洲。他也和漢朝有聯系,曾送禮物給漢皇帝。

熱心網友

這是西漢名將陳湯遞給漢元帝的上疏,隨同上疏一同遞向長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單于的首級。“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并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熱心網友

那時中國強大的時候。由于強大的漢朝政權,影響了亞洲西部的政治格局。匈奴等游牧民族不斷向西遷徙,對遠至歐洲東部的政權都產生了歷史影響。

熱心網友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熱心網友

那時候誰敢惹中國啊呵呵中國最強盛的時候就是漢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