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年凍手~從小凍到大~~而且還不象大伙那種整只手的凍而是一個疙瘩一個疙瘩的起!!!~我真是受夠了,,,朋友說開水泡辣椒末燙手管用,,,可我試了沒反映啊~還是長 55為什么啊 ~~~;(我又是個美術生常年手就要露在外面的啊!哪位高手知道秘方不妨說出來大家享益吧~~!!
熱心網友
你這是習慣性凍瘡,一般在每年入冬前后發生,一旦真冷下來,凍瘡反倒好了,主要原因在于你的血壓偏低,體溫偏低,如不治療到40歲以后慢慢會好,如治療的話,可采用食療,就是冬天多吃辣椒,姜等大熱性食物,經常用熱水洗手一定要熱透,絕對禁止使用油性凍瘡膏,否則會更嚴重。這是我的經歷,請相信!
熱心網友
早晚用熱水泡泡。加點鹽巴下去`
熱心網友
用青島日化總廠的馬牌防凍膏即可,兩三毛錢一個,既便宜又管用,涂上后用火烤烤效果更好。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用茄子根煮的水洗手,這是個民間的方子
熱心網友
凍傷的發病機理,簡言之,就是機體受低溫侵襲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損傷。根據局部其凍傷的程度,可分為四度: 第一度:為皮膚淺層凍傷(紅斑性)。復溫過程中皮膚從蒼白色轉為斑塊狀的藍紫色,以后紅、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約一周后,癥狀消失,表皮脫落,不留瘢痕。 第二度:為皮膚全層凍傷(大皰性)。局部紅腫、發癢、灼痛、有水皰形成。如無繼發感染,經二周左右,水皰漸干枯,形成...
熱心網友
凍傷的發病機理,簡言之,就是機體受低溫侵襲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損傷。根據局部其凍傷的程度,可分為四度: 第一度:為皮膚淺層凍傷(紅斑性)。復溫過程中皮膚從蒼白色轉為斑塊狀的藍紫色,以后紅、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約一周后,癥狀消失,表皮脫落,不留瘢痕。 第二度:為皮膚全層凍傷(大皰性)。局部紅腫、發癢、灼痛、有水皰形成。如無繼發感染,經二周左右,水皰漸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脫落后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蓋。 第三度:為皮膚全層和皮下組織凍傷(表皮壞死性)。皮膚由蒼白漸變為藍色,再變成黑色。感覺消失,凍傷組織周圍可出現水腫、血性大水皰、疼痛。壞死組織脫落后,留有創面,容易感染,愈合緩慢,留有瘢痕,可影響功能。 第四度:肢體遠端皮膚、肌肉及骨骼全部組織凍傷(深度壞死性)。傷部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于凍傷組織與健康組織交界處的凍傷程度較輕,交界處可出現水腫和水皰。2—3周內,有明顯的壞死分界線出現,一般為干性壞疽。但有時由于靜脈血栓形成,周圍組織水腫,繼發感染,可成濕性壞疽。往往留下傷殘和功能障礙。 根據你描述的病情來看,目前可定為二度凍傷。 關于凍瘡的治療有許多民間驗方,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治療經驗,不妨你個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時間及各種允許的條件,酌情采納上述網友提供的有關治療方法。 現將自己在部隊多年積累的治療凍瘡的驗方告于你,此法簡單,實用,療效確切。 取普通擦臉油20克—25克(嬰幼兒專用的護膚油最好),而后取藥品山莨菪堿片(又名654—2片)8片,最多不超過10片,放入容器中碾碎,粉末越細越好,放入準備好的護膚油中,隨后再加入654—2注射液(10毫克一支的)兩支(先將開口的654—2注射液倒入小碗中,查看無碎玻璃后再將藥液倒入準備好的護膚油中)用干凈的筷子充分的攪勻,就可備用了。 以上準備好的護膚油,可治療凍瘡也可預防凍瘡。預防凍瘡的時間是在每年入冬前,身體容易得凍瘡的部位就提前上防凍瘡油。治療的方法也很簡單,每天得凍瘡的部位用溫水洗凈后,直接上油即可,但不可過多,一天可上油2—3次。一般用藥3—5天后局部就不太庠了。整個冬天都要用,第二年入冬前接著用,就不會復發了。除了用上述局部涂藥外,還可以用一些局部藥洗(如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或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的方法,凍瘡定會好的更快些。上面提到的兩種654—2藥品,各藥店均有出售,且價格也非常便宜,不妨自己購買后,在家里調用,既省錢又治病,還帶有情趣,何樂而不為呢?親自體驗一下吧。祝你早日康復!!
熱心網友
凍瘡是由于機體較長時間受寒冷和潮濕刺激,使局部血管痙攣,組織缺氧,細胞損傷所致的一種冬季常見皮膚病。常見于兒童、婦女或久坐不動末梢循環不良者。好發于手指、手背、腳趾、足跟、面頰、耳廓、耳垂等處。初起局部發生水腫性紫紅斑,邊界清楚,觸之冰涼,壓之退色,有癢感,受熱后加劇。嚴重者可發生水皰和出血性大皰,皰破后可形成糜爛或潰瘍。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素體陽氣不足,受寒后氣滯血凝,肌膚...
熱心網友
凍瘡是由于機體較長時間受寒冷和潮濕刺激,使局部血管痙攣,組織缺氧,細胞損傷所致的一種冬季常見皮膚病。常見于兒童、婦女或久坐不動末梢循環不良者。好發于手指、手背、腳趾、足跟、面頰、耳廓、耳垂等處。初起局部發生水腫性紫紅斑,邊界清楚,觸之冰涼,壓之退色,有癢感,受熱后加劇。嚴重者可發生水皰和出血性大皰,皰破后可形成糜爛或潰瘍。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素體陽氣不足,受寒后氣滯血凝,肌膚失養所致,治宜補陽散寒,溫經通脈。現介紹幾則行之有效的中藥內服外治方,患者不妨一試。 ○取當歸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細辛6克,炙甘草6克,木通6克,大棗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本品具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功效,適用于各類凍瘡。 ○取茄子根適量,切碎,用水煮沸10分鐘,于臨睡前趁熱熏洗患處,每晚1次,連用5天可愈。適用于凍瘡初期。 ○取紅辣椒適量,切碎,用水煮沸10分鐘,于臨睡前趁熱熏洗患處,每天1次,連用5天。適用于凍瘡未潰破者。 ○取大蒜100克,干辣椒20克,陳皮20克,共煎水趁熱浸泡患處,每天1次。適用于凍瘡未潰破者。 ○取紅花30克,王不留行3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干辣椒10克,細辛10克,樟腦10克,冰片10克,浸泡于95%酒精750毫升中,7天后用紗布過濾收集藥液貯瓶備用。用時以藥棉蘸藥液涂擦患處,每天3~5次。適用于凍瘡未潰破者。 ○取桂枝15克,蘇木15克,當歸10克,艾葉10克,花椒10克,生姜10克。將上藥水煎,趁溫熱浸洗患處15分鐘,每天1劑可洗3次,連用至愈。適用于凍瘡潰破者。 ○取馬勃30克,研成細末,用麻油適量調勻,外敷患處,每天1次,適用于各種凍瘡潰爛者。 ○取肉桂2克,制乳香、沒藥各10克,冰片2克,樟腦2克。先將上藥共研成細末,混合均勻,再與適量凡士林調成膏,涂于患處,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兩天換藥1次。適用于凍瘡潰爛者。
熱心網友
廚房里的凍瘡藥凍瘡是冬季好發的疾病。得了凍瘡,輕者奇癢難忍,重者還會潰爛,給人帶來很大痛苦。但一般人都把它當成小毛病,不愿去醫院治療。其實,廚房里就有很多治療凍瘡的良藥,有凍瘡的患者不妨一試。 辣椒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止癢。 生姜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易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
熱心網友
廚房里的凍瘡藥凍瘡是冬季好發的疾病。得了凍瘡,輕者奇癢難忍,重者還會潰爛,給人帶來很大痛苦。但一般人都把它當成小毛病,不愿去醫院治療。其實,廚房里就有很多治療凍瘡的良藥,有凍瘡的患者不妨一試。 辣椒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涂搽于未破的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止癢。 生姜用新鮮的生姜片涂搽易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姜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后涂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涂3天,即可見效。 蘿卜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并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以感覺舒適為宜。幾分鐘后凍瘡處可有發癢的感覺,每日1~2次,直至消腫。 白菜、茄子根取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后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將山楂1枚置于火爐上烤熟變軟,稍冷后搓成泥糊狀涂于患處。同時將患肢置于火爐上方烘烤,邊涂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山楂泥變干,洗去山楂泥即可,每日3~5次。 蜂蜜豬油膏按4∶1的比例將蜂蜜和熱豬油調成油膏,治療凍瘡有良效。 蛋黃油用蛋黃油外敷治療已潰爛的凍瘡效果很好。治療時先用3%過氧化氫(雙氧水)溶液清洗傷口,再敷上蛋黃油,然后用紗布包扎,一般3~5天傷口即可愈合結痂。蛋黃油的制作方法:將新鮮雞蛋煮熟,剝去殼和蛋白,留下蛋黃放在鐵勺上,置于文火中慢慢烤,即有蛋黃油析出,冷卻后裝瓶備用。
熱心網友
因暴露于濕冷所致的局限性紅斑,腫脹和瘙癢. 凍瘡最常見于手指,該病是自限性的,不引起永久性損害.這種輕度寒冷損傷產生長期持續癥狀(如對溫度變化的過敏性)的機制不清楚.這些癥狀被認為系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之故,尚無有效的療法. 病因癥狀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是由于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
熱心網友
因暴露于濕冷所致的局限性紅斑,腫脹和瘙癢. 凍瘡最常見于手指,該病是自限性的,不引起永久性損害.這種輕度寒冷損傷產生長期持續癥狀(如對溫度變化的過敏性)的機制不清楚.這些癥狀被認為系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之故,尚無有效的療法. 病因癥狀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是由于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損害初為局限性蠶豆或指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對稱性好發于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耳廓等處多見。自覺局部有脹痛感,瘙癢,遇熱后更甚,潰爛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襲,受凍皮膚出現蒼白、紅腫、紫斑、灼癢、麻木、皮膚水皰、潰爛。這些癥狀可延續1-2個月直至天氣轉暖方痊愈,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中醫認為,凍瘡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夠、寒邪侵犯、氣血運行凝滯引起。此外,還與患者體質較差不耐寒冷及少動久坐、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潮濕可以加速體表散熱,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發生凍瘡。 自療注意事項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 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干燥。 (4) 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藥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