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現役的沒有,在建的沒有,空殼倒有三艘,另拆卸了一艘。中國買的4艘航母 1982年澳大利亞購買的英國尊嚴級航母“墨爾本”號退役,1985年“墨爾本”號航母被拆除了所有設備,僅剩下殼體后以1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中國的金屬廢品商。“墨爾本”號航母在廣州被中國的拆船廠拆卸。1995年,無可奈何的俄羅斯人不得不決定把“明斯克”號當作廢金屬賣給韓國,1998年韓國受經濟危機影響,無力維護明斯克號,準備把它拆卸后當廢鋼變賣。1998年春,中國明斯克航母工業公司以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明斯克”號,將其改造成世界上第一個以水上航母為載體的主題公園。1998年10月8日,廣州拖船“穗救201”把飽經滄桑的“明斯克”號拉出韓國麗水港。2000年9月深圳的“明斯克”軍事主題公園開業。2000年8月,俄羅斯的“基輔”號退役航母在美國、印度等九個買家中,中國天馬拆船公司以840萬美元的價格競買成功。“基輔”號航空母艦于2001年5月21日到達秦皇島山海關船廠,經過山海關船廠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將“基輔”號航母的船體改裝完成。于2003年9月14日上午10時從山海關船廠8號碼頭起航,由拖船將基輔號拖至天津國際游樂港。1998年,澳門創律旅游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瓦良格”號, 計劃將該艦船體拖回后停泊在澳門海域,改裝為超級海上酒店、賭場、娛樂場及軍事博物館,以吸引游客,帶動澳門旅游發展。“瓦良格”號曾在黑海停靠長達兩年,等候土耳其批準通過黑海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 2001年11月,在中國政府承諾盡量減低通過水道的風險和保證賠償任何損害之后,土耳其讓航空母艦通過狹窄的航道。“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在經過三個多月的漫長海上拖行航程后,進入中國水域,直奔渤海灣畔的大連造船廠。 目前“基輔”號和“明斯克”號,分別停泊在天津和深圳,用于開發大型旅游項目。“瓦良格”號則仍停留在大連造船廠的港口內。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至少現在沒有,要是有,這么大的艦體美國的衛星早發現了.不過我相信中國遲早都會有航母的,要有遠洋海軍,航母艦隊是比不可少的.
熱心網友
如果有很正常憑現在的中國造航母很輕松如果沒有那時還不需要 畢竟我們要以經濟發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首位一艘航母的造價 養護 太昂貴了天文數字 不過中國現在太需要一艘自己造的航母不是作為進攻僅僅作為一種震懾力就足夠了
熱心網友
震撼:中國航母將橫空出世(圖) 在江南建造中的航空母艦 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艦名還沒有取好,按海軍艦艇命名條例,驅逐艦以上的艦艇應該用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民間有人建議叫“人民號”,但與條例不符,也有人建議用一個吉利的名稱,如“成功號”又與臺灣成功級艦艇撞車。我偏向于以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命名,如岳飛、戚繼光、張自忠等,將來即使有第二、第三艘也能延續下去。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主要指標: 滿載排水量:7萬8千噸 動力:蒸汽輪機(滬東廠引進俄羅斯TB12技術制造) 最高航速:30節 經濟航速:20節 艦載機:殲-11海軍型×36 、殲-7海軍型×18 13架反潛、預警、搜救(由直8和直9或進口飛機改裝)直升機 甲板跑道:斜線布局艦艏滑挑起飛 雷達:引進俄羅斯“頂板”雷達 導彈:艦首和艦尾(靠近右側)下甲板各兩組6×2垂直發射井 火炮:37mm雙管速射炮 評:航母的出世代表著中國在國際上發言時刻的到來 航母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所談的熱門話題,大家一直在為中國造不造航母進行著有理有據的辯論。今天我也來談談航母。 我個人認為拿目前來說我們應該擁有航母,因為擁有航母有以下幾點好處: 1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這么說,擁有航母是民心所向,人民所想,擁有航母的中國人將會更有安全感,同時增加人民的自豪感,更增加了人民的凝聚力。 2 我們古人舊有這么一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屈人之兵,憑的是什么?是強大的武力做為后盾的,讓敵人知難而退。我想我們擁有了航母之后,我國的一些鄰居小國在給我們找麻煩時就不得不考慮我們的航母了。 3 航母的建造需要許多科技技術支持,這將會讓我國的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4 航母的建造需要很多工業廠商的參與,可以救活多少廠家。造航母需要許多的工人,可以提供許多的就業崗位,解決了許多就業問題。 海上航母的建造可以說是我國的必須,但不宜太多,畢竟航母不能滿足全球作戰部署,現在的戰爭講究的是全球戰略,講究的是機動,講究的是你部隊部署的時間快慢,航母雖好,但只局限與海洋。 現在很多國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太空,象美國的“星球大戰”,俄羅司的“天軍”,事實證明未來的戰爭主戰場不是海洋,而是太空,誰控制了太空權,就等于擁有了發言權,所有我們應該把更多的資金花在研制組建太空航母上,我們需要的是能在高空飛行的太空航母,而不只是在海洋中才能發威的水上航母,太空航母的機動能力和隱蔽能力不是海上航母可以相比的,試想當發生戰爭時,我們的太空航母懸掛在敵方的上空,不要說出動轟炸機,扔炸彈什么的,就是從空中扔磚頭也把敵人嚇死,呵呵,不要我說什么,大家閉著眼睛想吧。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經常說要跨越式發展,我想太空航母的出世是有跨時代意義的,它引起的震撼將不會低與原子彈帶給我們的震撼。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些都需要我們的國家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才能做到的,我們期待我們的太空航母的問世,更期待著祖國的強盛。
熱心網友
“人民號” 中國未來航母滿載排水量達6萬噸,采用隱形設計外形將會比較簡潔,艦身垂直面會有一定傾角,以減低雷達回波。動力使用引進以俄羅斯技術,最高航速可達30節以上,艦載機則以殲-10海軍型或蘇30戰機為主。甲板跑道則采先進斜線布局以節省戰機起飛距離,戰機可由艦艏滑挑起飛。艦上主要雷達設備則引進俄羅斯“頂板”雷達,艦首和艦尾下甲板則安排各兩組24發導彈垂直發射井,火炮設計則為37mm雙管快炮。近防系統有可能安裝國產先進激光炮。預計於2002年下水,但整體戰力設備裝設完成則要到2005年以後, (是真是假)
熱心網友
有! 但不能打仗;可以參觀,這也國際少有的慣例!"明斯克"在深圳沙頭角供游人參觀,本人也上去過,正不怎么樣!"基輔"號在天津漢沽八卦灘供游人參觀"瓦良格"號停泊在大連港,聽說該航母只需少量改造,就可以投入戰斗了!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標準裝備的還沒有哦!
熱心網友
1999年2月12日,《河南青年報》在頭版刊發了一條題為《同胞們:為祖國捐一艘“航空母艦”》的消息,介紹山東青年企業家盧恩光捐款1000萬元,呼吁政府建造一支現代化的海軍部隊以加強中國的國防實力。后來,這條消息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它表達了很多中國人都有的想法:中國海軍應該擁有航空母艦;中國海軍沒錢,買不起航空母艦,我們都給海軍捐點兒錢,海軍就有錢買航空母艦了。我們究竟有沒有能力擁有自己的航空母艦?英國的《簡氏防務周刊》對美國1995年12月9日服役的尼米茲級的“斯坦尼斯”號航母及其戰斗群所需的總費用進行過一次推算,計算出其從開始建造到最后退役,共需經費約330億美元,這中間不包括航空母艦的現代化改裝、報廢和戰斗消耗的費用。33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將近3000億元,國防大學的軍事評論家張召忠說:“它相當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六七年的軍費總額。也就是說,我們全軍六七年不吃、不喝、不穿、不買任何裝備也伺候不起這么一艘尼米茲。”其實,即使我們花得起這筆錢,擁有一個航母戰斗群也不能保證它隨時都能戰斗,因為航母戰斗群還要有維修和訓練休整的時間,理論上要求要有三個航母戰斗群才能保證隨時有一個航母戰斗群在戰斗崗位上。這樣看來,建造航空母艦戰斗群的費用對于正在發展中的中國來說,確實過于奢侈了。勒緊一下褲帶海軍一位專門從事裝備研究的專家對這種觀點非常不以為然,他認為:“航母的賬不能這樣算,這種計算辦法根本不適合中國的情況。航空母艦其實沒有人們看上去的那樣貴不可攀。尤其在中國,如果真的要造航母的話,經濟上完全不成問題。首先,中國建造航母的各項費用都比較便宜,有計算說可以1比1建造,也就是美國人需要花1美元辦的事情,我們只要1元人民幣就能做到。另外,中國的航母戰斗群不需要完全重新購置,航母戰斗編隊中的導彈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和攻擊型核潛艇等,中國早就有了,如果有了航母,只需要經過適當改裝和戰斗編隊就行了。舉個例子來說,前年,泰國從西班牙訂購的一艘輕型航空母艦‘皇家公主’號服役,除了必要的艦載設施,泰國并沒有向西班牙采購其他艦艇,因此,只花了幾億美元,泰國就擁有了自己的航母艦隊。再說,中國有14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拿出幾十億甚至幾百億人民幣算得了什么?這方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兩彈一星,搞兩彈一星時難不難?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勒緊一下褲帶就造出來了。”事實上,航空母艦也確實不是只有經濟非常發達的國家才有。那位軍事研究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世界上共有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巴西、阿根廷、印度和泰國等10個國家有航空母艦,其中巴西、阿根廷和印度是世界四大債務國中的3個。所以,經費問題不是決定中國能不能建造航空母艦的關鍵因素。買還是造航母國際上關于中國會通過何種途徑獲得航母的猜測一直沒有停止過,種種輿論認為,從購買角度來看,根本沒有適合中國的航母可供選擇。美國的航母固然戰斗力強,但除了價格昂貴外,由于政治原因,中美之間的這種交易不可能實現。而俄羅斯目前不具備制造出口中國的航空母艦的能力。這樣,中國要想擁有航空母艦,只能自己制造,問題是中國是否具備制造復雜的航母系統的技術能力?如果不考慮經費的因素,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的一位艦船設計專家顯然對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技術能力十分有信心,他說:“按照噸位大小,1至4萬噸的航母被稱為輕型航母,4至6萬噸的航母被稱為中型航母,6萬噸以上的航母被稱為重型航母。目前,中國雖然沒有實際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但是,從理論上說,中國建造哪一種類型的航空母艦都不存在特別難以解決的技術障礙。就造船能力講,中國早就可以建造10萬噸級以上的民用船體,也有建造中小型軍用艦船的技術經驗。動力方面,核動力和常規動力都可以供選擇;考慮到中國海軍沒有全球部署的戰略要求,無限航程的必要性不大,因此,便宜安全的常規動力就行。艦載設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艦載機,在這方面,俄羅斯用蘇—27上艦的經驗值得學習,蘇—27的性能非常好,而且俄羅斯已研制出蘇—27的艦載型蘇—33,有成功的上艦經驗,也是可供選擇的方案。當然,這里面有一個設計周期的問題,大型現代化航空母艦的設計,可能需要長達數年甚至10年以上的時間,但是,不客氣地說,我們有這方面的技術儲備。”這樣看起來,經費和技術水平都沒有對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問題在于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需要航空母艦?威懾還是靶標世界上航空母艦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美國海軍最多的時候有30多艘攻擊型航母,目前只剩下12艘,下個世紀準備減少到10艘。航母數量的減少和各國的海軍戰略有關,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航母并不能為一個國家贏得整個戰爭。隨著戰爭手段的發展,航空母艦作為海軍的主力艦船進行海上決戰的戰略理論已經過時,航母更多地被用來攻擊岸上目標,但是,在進行這種攻擊的時候,航母會遭受越來越多的威脅。美國海軍上校查爾斯·戈爾文說:“首先,在接近目標時,航母編隊會受到裝備有導彈的由遠程岸基飛機保障的水面艦艇和潛艇的攻擊;其次,當航母編隊接近到發射距離時,空中對抗也將十分激烈;還有,在很多情況下,現代水雷的布設會給航母造成極大障礙;最后,航母還得對付那些陸地發射的導彈、又小又快的導彈艇和陸基短程戰斗機/攻擊機,航母幸免于難的可能性極小。”因此,人們懷疑,一旦進入狹窄海域或者是淺水水域,不可一世的航母或許會成為一只紙老虎。兩彈一星與航母一位海軍軍官說:“根據我國政府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用于本國近海戰略防御的方針,在近海范圍內,中國海軍可能需要面對的熱點主要在東南沿海和南沙群島,從戰術上講,這些地方都在我空軍的作戰半徑內,要奪取這些地方的制空權并實施空中打擊,完全用不著航空母艦。中國海軍如果只是進行第一島鏈內防御的話,根本不需要航空母艦。前年,泰國從西班牙訂購的輕型航空母艦“皇家公主”號下水服役。在其他東盟國家引起了強烈反應:“你要航母干嗎?”“建造或者不建造航母,我不敢說這樣的話。”一位海軍戰略專家在談到中國海軍是否應該發展航母時異常謹慎,他說:“是不是建造航母,取決于國家的海軍戰略,而海軍戰略要服從國家整個的軍事戰略和發展戰略。從海權理論的發展看,21世紀的海權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利用或者是控制海洋,海洋自由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和海洋事務的基本行為準則,靠武力取得海洋控制權越來越不現實。美國擁有的航母戰斗群數量最多、戰斗力最強,但是美國人在70年代就意識到,除非是在廣義上,否則按某一方的意志長期控制海洋而完全排除敵方使用海洋,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時,即使我們真的決定大力加強海上力量,還存在航空母艦是不是過時的問題。因為航空母艦絕對不是一件終極武器,它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的主要作戰平臺已經有半個世紀了,雖然空中打擊依然是局部戰爭的首選手段,但是導彈技術的發展對這種靠近去打的戰術提出了質疑。至于取代航母的下一個海上主要作戰平臺是什么?現在還不清楚。”但這位戰略專家同時也認為:“建造航母對于海軍的意義不亞于兩彈一星對于國家的意義。兩彈一星確立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那么現代化的航空母艦就是海軍大國的標志。中國并沒有威脅要使用核武器去襲擊某個國家,但它對中國國家安全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一支強大的海軍,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是顯示國家尊嚴的強有力的戰略工具。”我們不知道,僅僅作為海軍大國的標志和顯示國家尊嚴的一種工具,中國會不會造航空母艦。 。
熱心網友
好像沒有,但一定會有的。
熱心網友
中國有航母,但中國海軍沒有航母。
熱心網友
有在大連就有,如果你不信的話,你可以去看看,但不是作為軍用的!就算我國造出一到兩艘航母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畢竟不能和美國抗衡.
熱心網友
有,但是不能告訴你在那個地方,我可以肯定告訴你有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大連的 瓦亮格號算不算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沒啊,五年內也不會有。
熱心網友
中國有航母,是舊的,供旅游用的.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沒有
熱心網友
有,不過都是蘇聯(俄羅斯)大鼻子的爛貨,停在那里搞什么旅游項目,好象現在那個旅游公司也破產了.
熱心網友
中國的軍事力量以保衛祖國為基點,從大陸起飛的飛機有足夠的作戰半徑,所以目前沒有建造航母的計劃.
熱心網友
那有
熱心網友
我想這是個軍事秘密,不過我相信中國還是有的.祝中國海軍好運!!!!!!!!!!!
熱心網友
沒有有關的報道,也沒有證實中國有航母載服役。不過,用作其他用途的航母到有兩艘,一艘明斯克號,在深圳,還有一搜基輔號,在天津。
熱心網友
我國先后有過四艘航母1980年代購買過澳大利亞海軍"墨爾本"號,后拆除解體1990年代相繼購入蘇聯海軍"明斯克""基輔"和"瓦良格"號"明斯克"改造后更名為"明思克",停泊在深圳沙頭角供游人參觀"基輔"號改造后停泊在天津漢沽八卦灘供游人參觀"瓦良格"號至今仍在北方某船廠,改造之后用途不詳網絡盛傳的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訓練)艦就是改裝"瓦良格"號目前此消息沒有得到最終證實我們自行建造的航母的消息目前也是沒有依據但可以肯定我們已經作了大量的條件和技術儲備工作如培養"飛行艦長",建設大型軍港,先進鋼材,技術論證等附圖分別是明思克(上)和基輔(下)的旅游紀念章
熱心網友
目前沒有.樓上說財力不夠?你的軍事知識不夠是真的!
熱心網友
目前還沒有,不過將來一定會有的,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熱心網友
中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航母的.按照中國現在的財力來說,是不可能養的起這樣一艘航母的....
熱心網友
我國目前還沒有用于做戰的航母,不過我們都想信將來一定會有的
熱心網友
就目前來說只有一艘,但不是中國自己造的,而是買俄羅斯的棄獲然再改裝的。不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是會有的。
熱心網友
這還是個秘密,不過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是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