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出委托理財,讓員工存款,利息是銀行的3.3倍,不知可靠嗎?委托理財協議.doc
熱心網友
我認為不妥。目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和財政部發布《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收購意見》(2004年9月30日)的有關規定,對風險金融機構進行處置時,為了保護自然人的債權,由國家對個人債權進行收購,可以保證90%的本金可以收回,這其中包括個人委托理財。但是如果是按照協議的操作辦法,有可能會變相成為機構名義個人委托理財,對這樣形成的債權國家是不予保護的。而且作為工作也不具有籌集資金的權利,如果將來資金到期無法償付反而被認定為非法集資的話,按照國務院247號令的規定,國家不予保護,政府不予代償,就會血本無歸了。我感覺這也是你們所在的單位缺乏流動資金,所有與銀行聯合在一起是用你們的資金作為為企業貸款的變相質押,不是適當的形式,請你好好考慮清楚。希望你滿意。 我在你的另一個提問中也回答了,供你參考。
熱心網友
好象不妥。如果你們公司效益好、規模大、信譽好、可信度高,沖著6%的回報是可以試試的,但連流動資金都緊張,會降低它的可信度吧。總之,你最了解自己的公司了,這件事從法律上、理論上是不妥的,就看你對公司的信任度了。我們公司多年前搞過,是公司擔保,借給別的公司搞建設。我們公司效益、規模、信譽都不錯,所以大家都交了,沒出問題。
熱心網友
這是個信托協議,但問題是銀行有這個業務嗎?如果沒有,非法經營,可以到銀監會舉報。 一般而言,這種信托風險應該不大,主要是銀行作為信托方放心一點,估計是放高利貸,但銀行資金有點問題,所以找這么個方法來籌資。 您判斷這個項目有沒有普,一個重要的方式就看是不是單位強制性的,如果是,那多半是有問題的,這種項目反而不敢投入,如不是,那項目還是可信的。
熱心網友
這屬于非法集資,是不可靠的。
熱心網友
你是公司的員工,對公司的情況應該了解.譬如,公司的前景如何?公司的領導人能力,人品如何?等等.
熱心網友
我們公司也干這事,我們公司現效益好,所以我們也沾光,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吧
熱心網友
沒意思,6%一年,把人套牢捆死了,而且協議極其簡單,對債權人的保護幾乎看不到,如果不是為了保留工作,盡量不要干現在做些安全幾乎無風險的投資,如短債基金等一年有2.5的收益,內部集資3.5的風險溢價是不夠的
熱心網友
這是公司內部集資,本人所在公司也做過,7%-10%不等,時間一年,若是大公司、形勢好、一把手人品好可以搞一點,但不要太多.
熱心網友
一般來說都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