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銀河買的國債 現在辦理了 銀證通 錢在建設銀行的帳戶里 當然買國債的時候才把錢從銀行帳戶轉到銀河的資金卡上 我想知道這樣是不是會安全些{比較幼稚的想法是銀河不會挪用我們債民的錢呢}是不是在證券公司買和銀行買在安全上的差別不大 我現在想在銀行開個 證券卡 是不是沒有必要

熱心網友

有同感:銀行的柜臺記帳式國債品種太少,沒有可選擇的余地。并且買賣差價太大,無法進行差價操作。

熱心網友

呵呵,不和券商簽協議也有風險的雖然去年底四部委文件說個人證券交易結算保證金全額收購,其他個人金融債權10萬以下全額收購,10萬以上9折收購,但是如果在券商處有交易保證金20萬,突然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需要一次提現去購買,但是券商或被托管或沒被托管,大額提現需要預約并設置了很多條件,結果沒能及時、足額地做那項投資,潛在的收益沒拿到,這是不是風險?再說了,雖然10萬以下的個人金融債權會被全額收購,但是收購款是不會立即到手的,其中的精力、機會成本的損失是不是風險?今天的1元錢比一年后的1元錢值錢!什么是風險?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說回來,通過券商買交易所債券的優點是品種較多,但是最好通過創新試點類券商購買銀行的柜臺記帳式國債品種較少,而且買賣報價都是銀行定的,但是四大的信用目前要好于任何一家券商是毋庸置疑的

熱心網友

只?簧桃慌燦貌⒌貢站兔皇裁捶縵?

熱心網友

對一般個人投資者來說沒什么風險,但要注意千萬不能隨便和券商簽定什么協議之類的東西!

熱心網友

一般說來,錢(即客戶保證金)存在銀行或證券公司都沒有被挪用的風險,除非你的錢超過10萬而證券公司又垮了臺。風險是你買成國債后被證券公司拿去做回購!銀證通也保不了這個險,除非你在銀行柜臺買債。

熱心網友

銀證通:顧名思義就是銀行管現金-保證金,證券公司管交易。但事實上,買國債的人現金很少,絕大部分都捂在國債里吃利息,而恰恰是這絕大部分掌握在券商手中,很容易的會被其挪用,風險還是有的:許多上市公司、保險公司應此而蒙受的損失還無處上訴!幸好還未波及個人投資者,否則真金融風暴的可能。在銀行開個證券卡,買賣部分柜臺交易的記帳式國債也不錯啊:一來可以分散風險、二來可以用作私房錢,還有洗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