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巴基斯坦著名試飛員NADIM BAHAD中校最近在《航空俱樂部》雜志接受采訪,對中國J8II飛機作出評論。他曾試飛中國殲8II飛機并對該飛機作出評估,在他和其他飛行員的建議下,一向有購買中國武器傳統的巴基斯坦最終沒有購買殲8II。 他說,我知道殲八Ⅱ和它的改進型至今都沒有一個國家購買。我們為什么寧可要不斷改進的殲七M也不要J8II,我認為是理性的選擇。因為我們不僅要做政治的考慮,也要做軍事的考慮。我不否認殲八II的高空高速性能優秀,迄今仍是世界上超音速飛行阻力最小的一種戰機。但是我認為這已經沒有實戰意義。F-16、幻影-2000裝備先進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和射后不管導彈,即使殲八Ⅱ在最大速度與最高升限超出它們,也很難擺脫導彈的追蹤。 令人費解的是,J8II使用純三角翼,既沒有修形,也沒有其他措施,常規三角翼已不再是發展方向。純三角翼適于高空、高速飛行的截擊機,而機動性與使用經濟性很差,不是多用途空優戰機的選擇。三角形機翼必須得到修形或象幻影2000那樣采取放寬靜穩定度才能成為優秀戰斗機。J8II還不如中國成都飛機公司由殲七改進而來的雙三角翼帶前緣襟翼的J7MG或J7E。 由于沿用純三角翼,造成J8II機身非常非常細長。我很奇怪,中國人說他們的飛機細長時透露出非常自豪的口氣,我知道他們把它叫做“天空中英俊的男人”,這讓我很難理解。因為現在飛機的發展趨勢是尺寸小而推重比大,尤其突出的是中、低空性能和機動格斗能力。你知道,J8II是世界上細長比最大的戰斗機,但它的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7。8噸,低于蘇-27的20。6噸,F16的最大起飛重量是23。1噸,歐洲陣風、臺風戰斗機和F16差不多,但蘇-27和F16都要比J8II短。通過對比,我們認為J8II的空重和最大起飛重量與其身長不成比例,這就好比一個修長的人并不說明他是強壯的。 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們認為一是發動機推力小,中國現有的WP-7或WP-13發動機都是50年代蘇聯的P11、P13渦噴發動機仿制品,比渦扇發動機推力小、噪聲大、油耗高;二是機翼形狀和增升設計不合理;三是復合材料很少,機內油箱體積很小,有效空間很少;四是缺乏優化設計和修形,包括操縱系統、掛架布局、起落架收放形式,座艙太低,風擋視野不好,腹鰭太大,機翼的翼刀,水平尾翼有防振顫配重;五是武器載荷不高,主要是一門23毫米雙管炮,2-4枚格斗導彈,2具火箭發射巢或4-10枚炸彈,這些武器并不比J7多;六是火控雷達不夠先進,我沒有見到中國的J8II攜帶精確制導武器和反艦武器的情況,那意味著我們的對手可以輕易地攻擊我們,而我們只能挨打。 我們不愿購買它的理由,還因為80年代末,根據中國和美國達成的“和平典范”計劃,中國曾經把這樣的飛機送給美國人進行非常詳細的研究。我們的研究顯示,美國人把它拆解后做了非常細致的研究,然后又重新組裝,美國人甚至還自己仿造了一架,所以我們認為它對整個世界而言已經沒有任何技術秘密可言。這樣的武器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是有巨大風險的。中國軍隊可以接受這樣的武器,但我們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總體上我認為J8II是世界上最后一種第二代戰斗機,它不僅落后于米格-23,和F-104,F-5、F-4、幻影Ⅲ、幻影F1、Saab-37相比也處于下游。 我知道中國人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和金錢,但我不認為它是一架成功的先進戰斗機。如果非要對J8II進行改進的話,我想可能是徹底的改進,重點在于翼型改進、縮短機身、換裝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前移、抬高加大座艙、改變腹鰭、改變主落架支柱、縮短機身、改變垂尾形狀。但這樣的改進等于重新設計一架飛機。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其他的選擇,JF-17(CF-1梟龍)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