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首先必須知道是哪一種貧血。貧血可分為:血細胞減少和血紅蛋白減少兩種,前者多見于流血過多或長期少量流血;造血功能減退等等。后者多見于營養不良;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鐵等等。找到病因,再對癥治療,應該可以治愈。

熱心網友

治療貧血效果,取決于病因的性質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清除,貧血也可得到治療,若難治療的病因只能采取對癥治療,根據不同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原則如下:   1、出血:出血是貧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給予適當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經過多可用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再予以原因治療。   2、營養缺乏:營養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

熱心網友

治療貧血效果,取決于病因的性質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徹底清除,貧血也可得到治療,若難治療的病因只能采取對癥治療,根據不同病因給予不同的治療。原則如下:   1、出血:出血是貧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給予適當止血措施是很重要的,月經過多可用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再予以原因治療。   2、營養缺乏:營養缺乏引起的造血原料不足而發生的貧血,例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豆芽細胞貧血,分別給予營養來補充,貧血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引起營養缺乏的原因如不去除,療效常不夠理想,即使一時見效,但停止予營養素補充,貧血很快復發。   3、慢性疾病:感染或癌癥能夠控制,貧血就能夠減輕。內分泌疾病給予矯正,貧血就可以減輕。慢性腎衰竭、肝硬化、晚期癌癥及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造成之貧血,因為基本疾病之療效很差,除了輸血,貧血是很難減輕的。   4、藥物繼發之溶血性貧血,在患者停止與藥物接觸之后,貧血大多能很快或逐漸減輕甚至消失。但某些藥物引起的再生不良性貧血,即使病因明確,患者也未再接觸之,也很難恢復或治療。這時如果以骨髓移植可以獲得治療。   治療貧血方法一般有藥物治療、輸血、脾臟切除術及骨髓移植法,根據不同類型之病因,采用一種或多種療法來進行治療。 貧血的發病率極高,最常見的是缺鐵貧血,尤其多發于兒童, 我國7歲以下小兒貧血發生率為40%。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注意調整,貧血是可以預防的。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在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約需鐵1毫克,生育期婦女每天需鐵1.5-2毫克, 妊娠和哺乳期需鐵量更多。   因此,平時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豬肝、蛋黃及海帶、發菜、紫菜、木耳、香茹豆類等。要注意飲食的合理配合,如餐后適當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能促進鐵的吸收。而餐后飲用濃茶,則因鐵與茶中的鞣酸結合生成沉淀,影響鐵的吸收。另外,用鐵鍋烹調食物,對預防貧血大有益處。 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質。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類、豆類及肉食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肉類及肝、腎、心等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 但經高溫烹調后,可使50%以上的葉酸和10—30%的維生素B12遭到破壞。因此, 生活中既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又要講究烹飪技術,盡量避免過度蒸煮食物。  要保護好“造血工廠”。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鏈霉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疾病 藥物、抗風濕藥(如保太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B12、γ射線、中子等,均可損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敵。因此,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還應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  失血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對各種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痔瘡、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應積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