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治療就是抗過敏.服用抗組胺藥物,必要時服用激素,但必須是短期服用.
熱心網友
網上很多呀。樓上說得對!
熱心網友
蕁麻疹是過敏,服用抗組胺藥物+鈣制劑即可。
熱心網友
1.皮膚要保持清潔,干燥,預防繼發感染。2.孩子的指甲要剪短,對于較大孩子應盡量說服其不要用手去抓癢。3.皮膚癢時可以涂一些止癢藥物,例如白色洗劑或爐吠洗劑等。4。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與起尊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發物”。多吃青萊及碳水化合物類食品。5.如有明顯的誘因應作去因療法,如積極治療細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但用藥要慎重,...
熱心網友
1.皮膚要保持清潔,干燥,預防繼發感染。2.孩子的指甲要剪短,對于較大孩子應盡量說服其不要用手去抓癢。3.皮膚癢時可以涂一些止癢藥物,例如白色洗劑或爐吠洗劑等。4。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與起尊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發物”。多吃青萊及碳水化合物類食品。5.如有明顯的誘因應作去因療法,如積極治療細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但用藥要慎重,不少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也是過敏原,所以最好用中草藥。
熱心網友
麻疹俗稱“出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在麻疹疫苗應用之前常呈流行發病。多見于7個月至5歲小兒。冬春季節發病率高。自從小兒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預防接種后,小兒麻疹發病率明顯降低。 麻疹在疹子未出之前,和感冒癥狀相似。表現為發熱;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發紅流眼淚。孩子發熱2~3天后,在口腔頰粘膜,見有灰白色斑點,周圍有紅圈,這是麻疹粘膜斑,它是麻疹早期...
熱心網友
麻疹俗稱“出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傳染性很強,在麻疹疫苗應用之前常呈流行發病。多見于7個月至5歲小兒。冬春季節發病率高。自從小兒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預防接種后,小兒麻疹發病率明顯降低。 麻疹在疹子未出之前,和感冒癥狀相似。表現為發熱;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發紅流眼淚。孩子發熱2~3天后,在口腔頰粘膜,見有灰白色斑點,周圍有紅圈,這是麻疹粘膜斑,它是麻疹早期的一個特殊表現。發病3~5天后皮膚開始出疹,先自耳后、頸部,漸及面部、軀干和四肢。大約3天疹子出齊。出疹時高熱、咳嗽、流淚、流鼻涕等癥狀更加明顯。疹出齊后,體溫逐漸下降至正常,其他癥狀也明顯減輕。皮疹按出疹的順序消退。皮膚可見脫屑和棕褐色色素沉著,色素沉著經2~3周完全消退,不留痕跡。整個病程約10~14天。有經驗的人把麻疹發病過程概括為“燒三天、出三天、回四天”,這是有道理的。 臨床也可見到不典型的麻疹。病兒表現體溫不高,麻疹粘膜斑不典型,只是頰粘膜粗糙發紅,皮疹出得少,總的病程也短,這種輕癥主要見于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注射過丙種球蛋白的病兒。 家庭護理要點 1.孩子得了麻疹如無并發癥應在家中隔離。隔離時間為5天,有并發癥者需延長至10天。由于麻疹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很快就會喪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就可以達到空氣消毒的目的。家長接觸病兒后,只需在戶外逗留20分鐘,即可不傳染他人。病兒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曬1~2小時就可達到消毒目的。 2.臥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癥狀消失。為了使病兒休息好,應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居室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濕潤,經常要開窗通風,但要避免穿堂風,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病兒身上,要避免強烈光線刺激病兒的眼睛,窗戶拉上窗簾,燈泡用燈罩罩住。給病兒穿衣蓋被要適當,穿蓋過多,捂得全身是汗,見風反而容易感冒著涼,而引起肺炎。 3.食物給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多喝水或熱湯,這樣不但有利于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利于退熱,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皮疹容易發透。疹子消退,進入恢復期,及時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膩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兒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后,不但使皮膚出疹子,同時還使眼結膜、口腔、鼻腔粘膜產生分泌物,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時清洗,分泌物長時間地刺激皮膚粘膜,使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給病毒繼續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做好病兒皮膚粘膜的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熱的護理。麻疹病兒如果沒有并發癥,發熱不超過39℃,不必采用退熱措施,發熱在39℃以上的,需采取一些退熱措施,如按醫生的指導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并發癥。麻疹的并發癥多而且比較嚴重。常見的并發癥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腦炎等。 肺炎表現為咳嗽加重、氣喘、呼吸困難、面色發紺。喉炎表現聲音嘶啞、吸氣性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像狗叫聲的哮吼性咳嗽。心肌炎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慌氣短。乏力多汗。腦炎表現為嗜睡或煩躁、頭痛、劇烈嘔吐甚至驚厥昏迷,如果發現上述表現,應立即請醫生診治,防止發生嚴重后果。 注意事項 1.單純出麻疹,孩子無其他并發癥,一般沒有危險,家長不要慌張,按醫生囑咐在家對病兒進行細致護理,可順利恢復腔康。需要時家長可以請負責本地段的保健人員到家里來訪視,指導治療與護理。不要帶孩子到處去看病,這樣萬一著涼,疹子出不透,就容易發生并發癥。或再感染上其他疾病。同時也會把麻疹傳染給別人。 2.急性期病兒有高熱時,如按醫生的吩咐吃少量退熱藥,或用溫水給病兒擦浴等,都可以使體溫下降,但必須注意,退熱不要退得太快、太低,出汗過多,可能會造成病兒“虛脫”,或者疹子沒有發透,役決就回去了。一般退至38℃左右就行。 3.自從小兒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預防接種以來,城市小兒麻疹發病明顯減少,但在學齡期或青年期往往出現了較多病例,這就需要在適當的年齡階段進行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