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呀。

熱心網友

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在幫助建立新中國方面功勞很大,所以我們投桃報李。把他樹為民族英雄,這和乾隆把袁崇煥樹為民族英雄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袁崇煥雖然主觀上反清,但他殺死皮島大帥毛文龍,致使遼事糜爛,客觀上幫助了滿清。客觀上來說,張學良就是一個公子哥,比他父親差得太遠。而張學良上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殺死了奉系重臣楊宇霆。要我說,楊宇霆才是民族英雄。當日本人向張作霖施壓,要求東北獨立的時候,楊宇霆一次次阻止了日本人的野心。日本關東軍非常仇恨楊宇霆,視楊為占領東北的最大障礙,千方百計欲置楊于死地而后快。楊宇霆被殺的直接原因,是為了加強東北防務,抵抗日本侵略,從捷克進口了3萬條步槍,而張學良卻認為楊宇霆有異心,下令把他槍決。張學良在這個問題上于家于國,都是罪無可恕,盡失東北人心,暴露出他公子哥的本性。張學良不懂什么民族大義,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勢力。“9·18”事變后,他跑得比兔子還快,主要是怕自己的部隊被日本人打散。其實日本關東軍當時只有1萬多人,而東北軍卻有10幾萬,本土作戰又有3000萬父老的支持,國際社會都在譴責日本,如果認真抵抗,是完全能夠守住東北的。現在我們為張學良找托詞,說是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的,這并非歷史事實。實際上,當時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和汪精衛的廣州國民政府都數次通電嚴令抵抗,從無哪個中央對張學良下過什么逃跑的命令,是張自己怕死而已。客觀來說,蔣介石也無任何通電不抵抗的理由。東北軍又不是他的嫡系,就是被打光他也不心疼。更何況當時外有李宗仁閹錫山,內有胡漢民汪精衛,一起倒蔣。蔣的位置當時很不穩,隨時可能被趕下臺。又怎么敢做出惹怒全國人民的事情?所以東北淪喪之責,只能由張學良一個人承擔,張學良逃跑之時,還一一和自己的情人話別,故時人有“嬌妾重于愛國”之譏。最后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所謂民族大義也是一個漂亮的借口。因為當時蔣派東北軍去打紅軍,是想讓紅軍和東北軍自相殘殺,誰輸了都對他有好處。就像后來蔣調劉湘的川軍去打日本人一樣。張學良又為了保護自己的勢力,才發動了西安事變。而西安事變使得國民黨抗戰的計劃被打亂,對抗戰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據說張學良晚年也對此非常悔恨,懺悔不已。張作霖戎馬半生,晚年得子,未免疏于管教,使得張學良沾染上了很多不良的品性。張學良如果是了普通人,最多也就一個不良少年而已。可惜他是張作霖的兒子,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一次次暴露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一次次置國家安危和民族大義于不顧,實在讓人心疼啊。。

熱心網友

厲害呀,大家。對歷史人物我們固然要一分為2的看,但最后還是要有個總說吧。我認為不管他做過什么,或者不是他主管辦成或想做的。但他發動‘西安政變’對人民來說還是有功的,因此他也能算個功臣吧。

熱心網友

千秋功罪,各有評說,各說不一。

熱心網友

我覺得要抱著歷史的態度看待歷史的人物。公與過不能枉下斷論。而且角度不同,評價的結果也不同。

熱心網友

是千古功臣

熱心網友

張學良既不是功臣也不是罪魁,而是千古傻瓜。1。輕信老蔣2。誤信老共3。不信自己這都是史有明言的,如果他少玩女人,少吸毒,多把精力用在文武之道上,問鼎中華唾手可得。曾經有好多千載難逢的機會放在他的面前,可惜他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傻的事莫過于此,如果再有機會的話,他一定也不會抓住。如果一定要給這些機會加個次數,那就是無數次。

熱心網友

是非功過后人評說哦

熱心網友

當然是功臣!!我想說他不好的人應該是站在蔣光頭失天下的角度。很佩服他的膽量。 現在還有人重新看待汪精衛了,摟主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精衛鳥是怎樣評價張學良的

熱心網友

當然是千古功臣!

熱心網友

當然是千古功臣!沒有他,哪來新中國?早就成了“日本九州省”了!這份功,難道還不夠彌補他的過?

熱心網友

張學良既不是罪魁也不是千古功臣.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一個人,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世事變遷,順應歷史潮流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