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你有什么有見地的解釋嗎

熱心網友

看江水萌生的一種灑脫之情,詩人雖已是亡國之君,榮光富貴一去不回,二兩對比的反差讓詩人心情壓抑這可從詩的前幾句可知,但這二句卻是奇峰突轉,作者豁然開朗,問君能有幾多愁,還不是一江、春水向東流走,時間,悲傷跟水一樣東去不回,何必庸人自攏,時間代謝自有它的道理,且看云起云落,它終歸不可挽留而去,詩人能在這種境地淡出如此開闊心情,后人當有不少啟示:)

熱心網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愁只能自問自答,因為實在無人與他“對泣新亭”,足見作者的孤寂”。“春水 ”帶點花瓣,有形有聲有色,把“愁”字立體化了。一個“向東流”,含義更深了,東流之水可理解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會成“眼淚匯入長江”之意,可謂“千古一愁”。春水東流,流逝的是一心一意的深情;春水東流,流逝的是莫可名狀的無奈……

熱心網友

愁何人沒有,多也很是平常。但能向作者說成“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么唯美和浪漫確是不多見的!在唯美和浪漫中也是更可貴的是還有作者的一份灑脫。這種灑脫真是作者要向讀者傳遞的信息!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到了秋天就有了收獲。作者把憂愁在春天播種下去,期待在秋天收獲到一份灑脫的心情!

熱心網友

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