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糾錯是個什么東東? 計算機中經常提到這個問題,它到底起個什么作用?

熱心網友

我們來看看ECC(糾錯技術),在普通的內存上其實也會使用查錯技術——同位檢查碼,同位檢查碼被廣泛地使用在偵錯碼上,它們增加一個檢查位給每個資料的字元或字節,并且能夠偵測到一個字符中所有奇偶同位的錯誤。但同位檢查碼有一個缺點,當計算機查到某個Byte有錯誤時,并不能確定錯誤在哪一個位,也就無法修正錯誤。  基于上述情況,產生了一種新的內存糾錯技術,那就是ECC,ECC本身并不是一種內存型號,也不是一種內存專用技術,它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是一種指令糾錯技術。ECC的英文全稱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對應的中文名稱就叫做“錯誤檢查和糾正”,從這個名稱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發現并糾正錯誤”,它比奇偶校正技術更先進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僅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糾正這些錯誤,這些錯誤糾正之后計算機才能正確執行下面的任務,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運行。  而且ECC并不是指內存型號,因為它并不是影響內存結構和存儲速度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到不同的內存類型之中,就象以前講到的“奇偶校正”內存,它也不是一種內存,最開始應用這種技術的是EDO內存,而ECC內存主要是從SD內存開始得到了廣泛應用。  但是ECC內存只能同時檢測和糾正單一比特錯誤,但如果同時檢測出兩個以上比特的數據有錯誤,則無能為力。針對這一情況,IBM開發了一種新的糾錯技術——Chipkill技術,但是這種技術現在還沒有大量普及,只在少部分的高端產品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