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作羽絨服翻新比較好?要面料多\手工好的,或著哪里能買道羽絨服的面料?
熱心網友
近一兩年,許多消費者都面臨過如此尷尬:一件六七成新的羽絨服,感覺不太保暖了,丟棄了吧,太可惜,穿著吧,又覺得冷,那能不能翻新一下呢?順著消費者的愿望,一些服裝加工小店打出翻新招牌,然而它們能勝任翻新羽絨服的重任嗎?發生在下面幾個城市的事,讓人不得不在心中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北京:翻新羽絨服 質量無法保證 住在北京亞運村的呂大媽最近請小區里的小裁縫店翻新了一件羽絨服,穿了一陣總覺得有味兒,洗了一遍還是有味兒,大媽忍無可忍去找小店理論,小店態度倒挺好,又重新做了一遍,這次的確好多了,沒什么味兒,可因為反復修改有點掉毛,而她實在不想再改了也就將就穿了,大媽告訴周圍的人這翻新羽絨服的質量讓人心里沒底。 無獨有偶,京城一媒體也報道一個小區里一家翻新羽絨服的小店為了怕掉毛,竟在羽絨服里加了一層塑料膜,用戶發現后找店主重新修改,誰知再去取衣服時,店主和衣服均不知去向。看來呂大媽還是幸運的。 翻新羽絨服這項業務是今年冬天開始的,開展這項業務的大多是小區里或街邊的服裝加工小店,數量并不少,每個小區幾乎都有,《中國質量報》記者在鼓樓通往北新橋這條不足1000米的街上就看到3家,生意都不是太忙,店里掛著幾件已完成的成品,屋角堆著所謂羽絨。翻新一件羽絨服按長短價格在150~200元不等,羽絨每增加100克要加約40元,一般翻新羽絨服要200元左右,加工一件新的要300~400元,并不比店里的成品便宜多少。顧客多是對式樣沒什么要求的老人和對質量要求不高的外地人。 據了解,羽絨服一般壽命也就五六年,并且隨著穿著和清洗次數的增多,保暖程度就會逐漸降低,即使翻新時添加了部分新的羽絨,也難以達到原有的質量和保暖性能。另外,羽絨這種材料對衛生、清潔指標要求較高,一般服裝小店都難以做到,再加上個別小店以次充好及技術水平低,因此在小店翻新訂做羽絨服質量難以保證,消費者還是盡量到商店里買品牌貨質量較有保證。 沈陽:羽絨服翻新店卷走客戶押金 去年,家住沈陽市沈河區的王女士氣憤地告訴《遼沈晚報》記者,她在大西電子市場附近一家南方人開的羽絨服以舊換新店將自己的羽絨服換面,誰知當她幾天后去取時,這家店已人去樓空,不但羽絨服沒剩下,連押金也被卷走。 王女士告訴記者,這家店給羽絨服換新是120元錢,押金50元,當時她兜里只有30元,所以只交了30元,約好數天后來取??僧斔齺砣r卻發現該店大門已上鎖,店主不知去向。隔壁一家發廊的人告訴她,這家店兩天前就搬走了,人也不知道去了哪了。王還告訴記者,當初她來時,就看到這家店里門上貼著一張紅紙,紅紙上寫著羽絨樣品打折處理,50元一件,現在看來這家店早有走的打算。而像她一樣被騙的還有二三十人,每天都有很多被騙的人來這里詢問南方人的去向。 記者來到沈河區萬壽寺街155號這家店鋪原址,見到大門已緊鎖,透過門玻璃看,一間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片狼藉,屋內沒有留下任何聯系方式,門上寫有打折的紅紙還沒來得及撕去。隔壁發廊的一名男子告訴記者,這家店鋪是夜里搬走的,當時來了一個大卡車,車上有很多人,看樣子是與來沈陽做此生意的同鄉一起走的。這幾天已經有20多人來問他們的去向了。 沈河區消協一位姓孫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類似的事件已經構成詐騙,應到公安機關報案。 南京:羽絨服“以舊翻新”商家使出“調包計” 近日南京大幅降溫,羽絨服翻新生意火爆,一些財迷心竅的商家竟然在羽絨服翻新充絨時玩“調包計”,消費者不得不防。 日前,南京大廠區卸甲甸消協分會處理了一起羽絨“調包”糾紛。據《揚子晚報》報道,幾天前,該區周女士拿著一件舊的男式“鴨鴨”牌羽絨服來到某個體羽絨服加工點,準備為女兒改制成一件新羽絨服。周女士在現場親眼看著原先的“鴨鴨”羽絨充進了新服裝內。充好絨后,幫工讓她過一天來取。周女士本以為“親眼所見”不會有假,但當周女士把新服裝拿回家清洗的時候感覺不對勁,衣服里的東西一點都不像羽絨。周女士攜羽絨服到加工點當場打開,里面充的全是人造絨。在消協人員的監督下,加工點老板承認自己“偷梁換柱”,當場退還了周女士加工費60元,并賠償人民幣200元。 看來,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要么,你就別翻新了,買件新的算了;或者,您到正規商場的服裝加工店去翻新,他們的質量是有一定保證的。
熱心網友
沒見過好的,在鼓樓東大街有幾個小店不太貴,但很平常的外地人做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