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音寺的蜘蛛 這不是一個神話的故事,而是為了使大家領悟一個道理。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經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么真知灼見。怎么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到:"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后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 幾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后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鐘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后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于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徹大吾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深的抱著…… 大家有什么好的故事可以分享嗎?

熱心網友

貧女一燈 福報無盡 阿阇世王 燃燈供佛在《阿阇世王授決經》中,記載一段貧女布施一燈,得佛授記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在羅閱只國耆阇崛山。當時,阿阇世王恭請佛陀吃飯,飯后,佛陀回到祇洹精舍。阿阇世王與只婆商議道:‘現在我們已經供養過佛陀吃飯,以后再做些什么事,表示對佛陀的恭敬呢?’只婆就建議:‘燃燈供佛!’于是,阿阇世王命大臣具備百斛麻油膏,從宮門點至祇洹精舍,連續不斷,煞是美觀。 貧女難陀 乞錢燃燈當時,有一位貧窮的少女,名叫難陀,生成好像對佛陀有顆恭敬的心,她雖然常想供養佛陀,但卻苦于沒有錢財。這一天,她看到阿阇世王這么大的布施,點燃了萬燈供佛,心里非常歡喜。于是,她將乞得來的一個銅錢,到賣麻油的商店,請求店主賣給她油膏,也想燃燈供佛,店主一看,告訴她說:‘你這樣貧窮,為什么不用乞得來的錢去買食物,而買麻油膏做什么呢?’難陀說道:‘我聽說生值佛世,是百劫一遇的難事,現在,我幸能恭逢佛世,但卻沒錢布施。今天,我看到大王點燃油燈,做大功德,心里非常歡喜,雖然我很貧窮,也想能點燃一燈供養佛陀,請你賣給我一些油膏吧!’賣油膏的店主知道了難陀的心意,很受感動。本來一個錢僅能買到兩合油膏,店主卻多給了她三合。難陀女歡喜的拿著油膏到佛前點燃了一盞燈。 眾燈皆熄 一燈獨明難陀女知道這盞燈油膏不多,將點不到半夜就會熄滅了,但是,她虔誠地遙向佛陀合掌頂禮,發愿道:‘我愿世世生生能作佛事,請求佛陀加被此燈當通夕光明不滅。’靜靜的夜晚,大地籠罩著一片黑暗,但佛子的油燈,希望點亮了眾生的心光。是夜,阿阇世王所點的油燈,有的已經熄滅,有的燈光微弱,只有難陀女所燃之油燈光明不絕,膏亦不盡,通夕不滅,直至天明。天明時,難陀女又來頂禮佛足。這時,佛陀告訴目連尊者道:‘天已大明,可滅諸燈。’于是,目連尊者次第熄滅諸燈,惟難陀女所燃一燈,滅之再三,卻仍光明熾盛。目連尊者拿起袈裟揮煽,燈光卻更明朗;又以威神引強風吹之,貧女的燈光不但不滅,反而更加光亮,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目連尊者感到非常奇異。 佛陀授記 貧女成佛佛陀看到目連的舉止,便說道:‘好了!好了!這是當來佛的光明功德,并非你的威神所能毀滅。難陀女的信心,可滅除無量劫的罪業,如果今后再發心以經法教化人民,再過三十劫,此難陀女功德圓滿,當能作佛,號須彌燈光如來,其世界不須要日月光明,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宮室眾寶光明相照,如忉利天。’難陀女聞佛授記,心生歡喜,即時舉身騰入虛空,離地約百八十丈,后躍下向佛作禮而去。阿阇世王聽到這件事情后,問只婆道:‘我所做的功德這么大,為什么佛陀不為我授記?難陀女才點燃一燈,卻能蒙佛授記,這是什么道理呢?’只婆答道:‘大王所作雖多,因心有分別,故功德即有大小,難陀女因能發愿回向注心于佛,故得蒙佛授記,其心已和法施相應,法施無邊,故功德其大無比。’貧女難陀以能誠心之故,因燃一燈的功德,蒙佛授記,當來作佛。由此可知,功德不在于大小,只在于吾人之用心是否專誠!。

熱心網友

您好,暫時沒有故事,所以現在只有以上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