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電視上狂打廣告 愛普泰克網e拍物美價廉嗎? ■DV8600拍攝的樣片 日前,有讀者陸續給編輯部來電,聲稱購買了在全國各地電視臺打廣告最瘋狂的數碼產品———愛普泰克網e拍,但使用效果卻與廣告上宣傳的大相徑庭,希望編輯部能夠答疑解惑。正巧記者有個對數碼設備一竅不通的朋友買了一臺價值近2000元的愛普泰克網e拍中的高端產品———DV8600,本編輯部特意借來這個集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數碼錄音機、可移動磁盤、電視回放多種功能于一身的高端機型來好好試了一下。其結果雖然并沒讓我們感到意外,但是仍然達到了“大跌眼鏡”的程度。 初看到DV8600還真感覺不錯———一個MiniDV的樣子,可拿到手里卻發現和想象的相差甚遠。首先重量很輕,和常見的DV幾乎差一個數量級;再就是機身上的功能鍵很少。為什么會這樣呢?那還是先將其和我們常說的DV做個對比,在其中尋找答案吧。 我們常說的DV一般是指Sony三星等廠商使用MiniDV帶的民用數碼攝像機,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記錄動態的圖像,不論從鏡頭的選擇、對焦系統的設置和CCD感光度的調節上均有大量的針對性設計。這些特性不是所有的數碼影像設備都具備的,也就是這些特性使DV的價格相對較高。而愛普泰克這款號稱為DV的8600由于沒有采用有光學變焦的鏡頭,也沒有對焦的機械系統,所以重量很輕,這種優點可能會帶來什么就不言而喻了吧;另外由于設計簡單,所以機身上的功能鍵很少,使初學者很容易上手,當然就是想讓它做得難用一點也是有不小的難度的,因為也確實沒有什么可難用的功能可使用了。 攝像時間、圖像連續性、聲音,與普通DV相差甚多 對于一般DV來講其能記錄的影像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兩個方面:電池的壽命和DV帶的多少,如果不考慮電池的問題,可以通過換DV帶來持續的記錄影像,但為了比較方便,我們以三星的VP-D20i使用普通的60分鐘的MiniDV帶和DV8600兩種不同的配置來做個對比。 在圖像連續性上,這款產品并不出色。DV8600攝像可以達到640×480/24fps(640×480分辨率,24幀/秒,接近500線),從數字上看似乎已經達到了一般DV的水平(520線)。但是這只是最高的性能,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達到的,攝像內容的色彩和層次較多、變化較大的話可能只有15幀/秒左右,例如我移動拍辦公室的場景在進行回放時畫面有很明顯的跳躍的感覺,仔細查看屬性時發現實際的幀數都低于15。 另外不得不說明的是,廠商有意無意地漏掉了另外一個參數:聲音,攝像是對聲畫都有要求的,PAL制VCD的標準是44k,16位的雙聲道立體聲,而DV8600的聲音格式是8k,4位的單聲道,就聲音的格式而言,相差十多個等級。這跟其處理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此款機器上使用的處理器不支持MP3的壓縮算法,只能不進行壓縮錄制,要是采用很高標準音質的話會占用很大的空間,當然這和簡易的麥克風有很大關系。再者,就算其畫質和聲音都達到了一般DV的要求,也無可避免的會遇上容量的問題。 經過壓縮的動態圖像質量有很大損失 一般DV機數碼記錄的原理是影像的光線通過鏡頭照到CCD感光器件上并轉化為電流信號,進行處理轉換為數碼信號,最后記錄在磁帶上面。SP指正常錄像模式,LP指慢錄模式,DV格式的情況是60分鐘DV數碼攝像帶用LP模式能使用90分鐘,LP的記錄畫質與SP的沒有差別,只是用LP記錄的帶子不能夠后配音,兼容性能也比較差而已。這些記錄到DV帶的信號是進行了無損壓縮的,也就是說處理和記錄形成的畫面和在CCD上攝取的畫面是沒有差別的,所以DV帶上記錄的數碼信息的量是巨大的。 而DV8600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它可以采用兩種壓縮方式:一種是MotionJPEG技術,另一種是MPEG4。MotionJPEG的工作原理是將原來的靜態影像,以一定的分辨率和幀速進行連續播放。由于每一幀影像是JPEG格式獨立播放,并沒有再經過精密算法壓縮,每秒所創造的數據流量非常高。和傳統的MotionJPEG動畫格式相比,最新的MPEG4動畫壓縮格式采用先進的壓縮技術,能夠為用戶提供高畫質動畫拍攝的同時縮小每秒的流量,從而縮小占用的空間,所以一般情況下一定會選用MPEG4作為壓縮方式的,上表也是采用MPEG4情況下的數據。 然而這些信號的處理是進行的有損壓縮,也就是說處理和記錄形成的畫面和實際攝取的畫面是有差別的,并且這種差別是肉眼很容易識別出來的,這也就是很多人說愛普泰克DV8600采用高壓縮比的MPEG4的畫面慘不忍睹的原因了。即便如此記錄高品質影像的時間也需要很大的空間,從對比表中可以看出一般配置的幾乎不能長時間的錄制高品質的影像,即使使用最高的配置(和一臺真正意義上的DV一個價錢)也才能達到一盤DV帶記錄的影像時間。雖然我們也可以更換DV8600使用的CF卡來實現更長時間的攝像功能,但CF卡的價格是一盤DV帶的幾十倍,除非我們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隨時進行數據的交換,但這樣和攝像頭加筆記本有什么區別?我們能得到什么實惠呢? 功能只相當千元左右的數碼相機 數碼相機(DC)與數碼攝像機(DV)在工作原理方面雖然不盡相同,但是也有相似之處,數碼相機現在基本都有拍攝短片的功能,并且也可以不限時的拍攝短片,但只不過作為DC的一項輔助功能,雖然在效果方面與DV有一定差距,確實也有它的用處,能實現一小部分的DV的功能。但由于兩種產品設計理念的不同,一個用于靜態成像,另一個用于連續動態成像。DC的像素目前能達到上千萬像素,而DV目前民用產品不過多一百萬像素左右,并且DV能輕易實現DC上幾乎無法實現的數十倍光學變焦。從這方面講,愛普泰克網e拍DV8600雖然宣稱其主要的功能是DV,但實質上應該說它除了樣子上像DV以外更像只具備有聲短片攝制功能的DC。 那么為什么愛普泰克要將其定位為DV呢?一方面DV的價格較高,由于技術難度較大能自行生產DV的廠家也不多,而DC的競爭很激烈,價格一路下滑,利潤空間很小;另一方面DV8600作為DC來講也是低端產品,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靜態成像質量不如同價位數碼相機 讓我們來看看這款產品的拆解圖,發現其使用的是ChipWrights 的CW4512芯片,其目標應用是數碼相機,能夠實現數字相機中,包括圖像處理算法、內存控制以及其他日常任務管理功能,這些都是利用一片VLSI(超大規模整合)芯片完成的。能夠實現CIF級MPEG-4 編碼,速度超過30 幀/秒;VGA 級編碼,速度為15 至24幀/秒;JPEG 壓縮,速度超過2000 萬像素/秒。這和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電路板極其簡單,估計就是采用ChipWrights的參考設計。在板子上的用料十分一般,并且在一款上市機型上竟然還有飛線存在。從其使用的器件來看其成本應該不超過40美元。 CMOS和CCD一樣都是可用來感受光線變化的半導體。因為CMOS結構相對簡單,與現有的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工藝相同,從而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從原理上講,CMOS的信號是以點為單位的電荷信號,而CCD是以行為單位的電流信號,前者更為敏感,速度也更快,更為省電。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容易出現噪點, 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的設計使CMOS在處理快速變化的影像時,由于電流變化過于頻繁而會產生過熱的現象。所以目前消費級數碼相機還是主要以CCD為影像傳感器的,只有一些低檔的數碼相機會采用CMOS作為感光器件。而愛普泰克網e拍DV8600恰恰是這么一臺數碼設備。現在將DV8600和同樣采用CMOS的數碼相機聯想V30C、同等價位的CCD的數碼相機柯達DX4530列表對比一下。 從表中可以看出就是比DV8600便宜一倍的V30C的配置也要比它強很多,就更別說和它相同價位的DX4530了。不管參數如何了,再讓我們看看實際拍攝的效果吧。共兩組圖片,上面的圖為DV8600,下面的為采用CCD的數碼相機的拍攝效果。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差距,不論是從色彩還原還是清晰程度上效果幾乎無法忍受。原因有很多,廉價的鏡頭、CMOS感光器件、低下的后期圖像處理,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任何的對焦功能(定焦)。像DV8600這樣的產品并不具備任何對焦功能,但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拍攝出較為清晰的畫面。首先講一下“景深”的概念:因為“清晰”并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所以,對焦點前后一定距離內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這個前后范圍的總和,就叫做“景深”。對于短焦距、小光圈的鏡頭景深比較大,人們就稱對焦點前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離為超焦距。一些低檔數碼相機,就利用了短焦鏡頭在一定距離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較清晰成像的特點(超焦距),省去了對焦功能,降低了產品成本。 是多功能一體機還是炒作 “DV8600是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數碼錄音機,可移動磁盤,電視回放多功能數碼攝像機”,這是愛普泰克宣傳的亮點,但果真如此嗎? 數碼錄音機:DV8600的聲音格式是8k,4位、單聲道、沒有壓縮。這種功能的數碼錄音機也只可能是玩具———那種在街邊10塊錢一個的錄音鑰匙鏈而已。 可移動磁盤:一般的數碼相機和MP3等數碼設備在連接到計算機時都會認定為一個移動存儲設備,這是數碼相機將其照片和影片轉移到計算機上的基本功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幾十塊錢的CF讀卡器。 電視回放:一般的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等數碼設備都可以連接電視等設備進行影片和圖像的回放,這也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單把它作為功能列出來確實有些好笑。 愛普泰克網e拍物美價廉嗎? 。

熱心網友

那東西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