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印象派 又稱“印象主義”。這個名詞,原是巴黎一家報刊的記者杜撰出來的,因為他對1874年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號舉行獨立畫展的一批青年畫家的作品十分不滿,便從其中莫奈的一幅標題《印象·日出》杜撰出“印象派”這個名詞。當時這批對保守的學院派繪畫強烈不滿、迫切要求創新的青年畫家,覺得“印象派”這個名詞正好標明他們的藝術是與眾不同的,便采用了這個名稱。其畫派從1874年至1886年,先后舉辦了八次畫展。印象派 繪畫的產生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進一步發展。因為這一畫派的作品,多取材于畫家親身感受的自然風景和現實生活。他們強調要描繪視覺的真實印象,特別是大自然的光色變化。因此,他們的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對景寫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幾百年來畫家在畫室作畫的傳統習慣。為了更好地描繪物象在陽光下的真實而微妙的光色變化。他們在油畫技法上改進了某些色彩單調的傳統畫法,而采用一種符合光學原理的“色彩并列法”,即將原來應當調和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并列起來,讓觀眾的眼睛自己去起調色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色彩的明度,使色彩顯得更加燦爛。他們的藝術實踐進一步證實了物體的色彩并不是“固有的”,它受著光線和環境的影響,這就是色彩應用中的“條件色”的基本原理。但是,印象主義繪畫的不足之處,在于它過分強調視覺的直觀性,以致將光和色作為繪畫表現的主要目的,表現出一種重藝術形式輕內容的創作傾向,這對后來西方現代主義美術有很大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印象派繪畫也可以說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開端。后印象派又稱后印象主義,過去曾誤譯為“后期印象主義”。這是英國美術批評家對19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世紀初的一種新的藝術傾向的稱呼。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畫家塞尚和高更,以及荷蘭畫家凡·高。這三位畫家與印象主義畫家有著密切的關系,塞尚還參加過第一次印象派畫展。但是,他們共同的藝術傾向是反印象派的。印象畫派是以光線來客觀地再現自然;而后印象派畫家追求的則是他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感受和藝術形式的探索。正由于這樣,所以,這三位畫家又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個性。他們的這種創作傾向是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真正的開端。故有人將塞尚稱為“西方現代主義繪畫之父”。去這里看看 。

熱心網友

印象派,跟我有點關系,就選樓上的吧,不錯,我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