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我

熱心網友

給你晶瑩透亮的一夏(專題征稿)作者:未知  常聽到有朋友抱怨:“生在宜昌這地方真是倒霉。冬天生冷,不像北方有暖氣;夏天悶熱,不像南方空氣潮濕。”是啊,宜昌東接江漢平原,西鄰四川盆地,地勢以丘陵為主,冬冷夏熱,真夠人受的。不過,細想起來,卻又覺得有一絲安慰:生在這塊土地,夏天,有絕好的口福,是其他地方的人享不到的。  清清爽爽的涼蝦  春末夏初,氣溫剛剛回暖,宜昌的大街小巷就會擺出了或大或小的涼蝦攤,那透明容器里,清亮的涼開水中游曳著一尾尾雪白的小魚小蝦,初來宜昌的人,都會驚詫:這到底是什么東西?看著宜昌人一碗碗吃得爽透了心的模樣,也會忍不住來上一碗,等喝到了嘴中,那感覺,又涼又滑,冰涼到了心底,然后就記住了這小吃形象貼切的名字——涼蝦。  這可愛的小魚小蝦,其實就是用大米做的。不過,做起來很費功夫,而且,想做好也是很需要技術的,否則,吃到嘴里就會覺得粉粉的,沒有韌勁兒,口感不好。做涼蝦,材料要準備齊全:大米,鐵鍋,鑿出小眼兒的木瓢,當然,也可用漏勺代替,但老人們說不用木瓢,涼蝦的味道就變了,所以,還是要有耐心,尋一個上好的木瓢,鑿出均勻的小眼兒,才能保證吃上原汁原味的涼蝦。  原料備好了,就可以開始操作了:  第一步,用涼水浸泡大米一夜;  第二步,將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漿;(最好也用手推磨)  第三步,鐵鍋燒開水;  第四步,用有眼的木瓢舀起米漿,米漿順著小眼滴入水中,瞬間凝固,形成一尾尾小魚小蝦。  第五步,冷卻,備用。  涼蝦做好了,吃起來也是很有講究的。一定要吃甜的,而且一定要用紅糖水,或者蜂蜜水,琥珀色的水中游來游去的白色小魚小蝦,在你還未入口時就已經誘人三分了,喝時再放上一點冰水,好了,猛喝一口,涼爽到心的感覺,驅除了夏日的暑氣。  在各種冷飲泛濫的今天,涼蝦,以它的獨特、樸實,吸引了男女老幼,占據了一方天地。聰明的宜昌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所以,現在已經有了金黃色的小魚,那是玉米漿做的,青黛色的小蝦,那是蕎麥漿做的,一尾尾的漂在晶亮的水中,加上造型獨特的容器,讓人爽心悅目,也給宜昌增添了一道奇異的風景。  如果你在夏天來到宜昌,游玩了葛洲壩、三峽大壩、西陵峽、車溪、石牌……欣賞過土家歌舞,一定不要忘了喝一碗涼蝦,不貴,五毛錢一碗,卻會給你留下更好的宜昌印象。